荔殼湯

LI KE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8%
肺經 18%
心經 12%
胃經 12%
肝經 9%
大腸經 6%
腎經 6%
膽經 3%
三焦經 3%
脾經
肺經
心經
胃經
肝經
大腸經
腎經
膽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荔殼湯方劑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止痛: 荔殼湯主治濕熱蘊結所致的腹痛、腹瀉等症。木香性溫,味苦,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能疏肝理氣,緩解因濕熱阻滯而引起的腹痛。
  2. 燥濕健脾: 木香亦具燥濕健脾之效,可幫助脾胃運化水濕,改善濕熱所導致的腹瀉,配合荔枝殼的清熱利濕功效,共同達到祛濕止瀉的效果。

荔殼湯中加入丁香,主要基於其溫中散寒、降逆止嘔的功效,與方劑整體作用相輔相成。

荔殼湯以荔枝核為君藥,性溫,擅長溫中散寒、止嘔,適用於脾胃虛寒、寒邪犯胃所致的呃逆、嘔吐等症狀。丁香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降逆止嘔的功效,與荔枝核相輔相成,加強溫中散寒、止嘔的作用。

此外,丁香還具有芳香闢穢的作用,可有助於消除因胃寒所致的惡心、嘔吐等不適。因此,丁香的加入,既能加強方劑溫中散寒、降逆止嘔的功效,又能起到芳香闢穢的作用,使治療效果更加顯著。

荔殼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一、 調和藥性: 荔殼性寒,甘草性甘,味平,能緩解荔殼的寒性,避免其過於寒涼傷胃。

二、 增強藥效: 甘草味甘,能調和脾胃,促進藥物的吸收和發揮藥效。同時,甘草還能和荔殼相輔相成,共同起到清熱解毒、利濕止瀉的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荔殼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緩解熱毒:荔殼性寒,擅長清熱解毒,但其寒性較烈,容易傷脾胃。白芍性微寒,味甘酸,入肝脾經,能緩解荔殼的寒性,避免損傷脾胃,同時還能滋陰養血,調和藥性,使清熱解毒之效更為溫和。
  2. 收斂止痛:白芍具有收斂止痛的功效,能緩解荔殼所致的腹痛、腹瀉等症狀,使清熱解毒之效更為全面,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荔殼湯中加入人參,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扶正固本:荔殼湯以清熱利濕為主,但對於體虛患者,僅清熱利濕恐傷正氣。人參性溫,味甘,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的功效,能扶助正氣,避免因清熱利濕過度而損傷脾胃,增強患者的抵抗力。
  2. 調和藥性:荔殼湯中以荔枝核、滑石等寒涼藥為主,人參的溫性可以中和藥性,避免寒涼之氣過甚,降低藥物對身體的刺激,使藥效更加溫和有效。

荔殼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活血: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荔殼湯本身偏於清熱利濕,加入當歸可平衡藥性,避免藥性過寒傷脾胃,同時也能補益氣血,改善因濕熱侵襲導致的氣血瘀滯。
  2. 調和藥性:荔殼湯中包含多味寒涼藥材,如荔枝核、滑石等,當歸性溫,可中和藥性,避免寒涼之氣傷及脾胃。

總之,加入當歸既可補血活血,又能調和藥性,使荔殼湯的療效更加全面,更好地達到清熱利濕、止痛消腫的效果。

荔殼湯中加入陳皮,主要是利用其理氣燥濕、降逆止嘔的功效,以助於治療脾胃氣滯、濕阻中焦所致的食積腹脹、嘔吐、腹痛等症狀。

陳皮味辛、性溫,入脾、肺經,可行氣消積,燥濕化痰,並能降逆止嘔。荔殼則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消腫的作用。兩者合用,相輔相成,可有效疏通氣機,化解濕邪,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荔殼湯中加入茯苓,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利濕:荔殼湯主要功效為利水消腫,而茯苓性味甘淡平,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滲濕止瀉之效。其利水作用可助荔殼等藥物更好地排泄水濕,減輕水腫症狀。
  2. 益氣安神:荔殼湯中有些藥物可能帶有較寒涼的特性,茯苓的甘平之性可以中和藥性,避免過於寒涼傷脾胃。同時,茯苓亦具有益氣安神之效,有助於緩解水腫病人的疲乏虛弱、心神不寧等症狀。

茯苓的加入,使荔殼湯的功效更加全面,有利於治療水腫病症,同時兼顧了脾胃和心神。

荔殼湯方劑中含有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厚朴行氣消積: 荔殼湯主要治療濕熱蘊結、脾胃不和所致的腹脹、腹痛、嘔吐、食慾不振等症狀。厚朴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積、燥濕止瀉的功效,可以疏通脾胃氣機,消除濕熱積滯,緩解腹脹、腹痛等症狀。
  2. 厚朴配合荔枝核: 荔殼湯以荔枝核為君藥,其性寒,味甘酸,入脾、胃、腎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厚朴性溫,與荔枝核寒性相配,寒溫並濟,可以更好地消解濕熱,達到治療目的。

主治功效


荔殼湯,又稱「方劑」,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具有獨特的治療功效。荔殼湯的主要成分包括木香、丁香、甘草、白芍、人參、當歸、陳皮、茯苓、厚朴等,每種藥材皆具備不同的藥理作用。

荔殼湯的主要成分:

  •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 丁香:性溫、味辛,歸脾、胃、肺經,具有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的功效。
  • 甘草:性甘、味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白芍:性微寒、味苦酸,歸肝、脾經,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
  • 人參:性微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益氣、生津止渴、補血、健脾胃等功效。
  • 當歸:性溫、味甘辛,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厚朴: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

荔殼湯的功效:

痘瘡長了 6-7 天了,還不化膿

荔殼湯的用法:

將以上藥材研成細末,每次取 10~15 克,水煎服,每日 1~2 次。

荔殼湯的禁忌:

  • 孕婦慎用。
  • 瘡已化膿者禁用。

總結: 荔殼湯是中藥方劑之一,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具有獨特的治療功效,主要用於治療痘瘡長了 6-7 天了,還不化膿的症狀。但在使用荔殼湯時,應注意其禁忌,以免對身體造成不利影響。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荔殼湯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因此孕婦、月經期間的女性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痤瘡麻疹

相同名稱方劑


荔殼湯, 出處:《痘疹仁端錄》卷十四。 組成:荔殼、木香、丁香、甘草、白芍、人參、當歸、陳皮、茯苓、厚朴。 主治:痘瘡6-7日尚不灌膿。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