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交湯

SHEN JIAO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辨證錄》卷四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偏熱 (1.13)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19%
脾經 18%
肺經 16%
心經 14%
肝經 14%
胃經 10%
大腸經 2%
心包經 2%
腎經
脾經
肺經
心經
肝經
胃經
大腸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2-20

方劑組成解釋

神交湯中包含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氣益血,扶正固本: 人參味甘性溫,入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養血、生津止渴的功效。神交湯多用於治療氣血虛弱、元氣不足、神疲乏力、面色蒼白等症狀,而人參的補氣益血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體質,提升抗病能力。
  2. 提高免疫力,促進康復: 神交湯的應用場景較為特殊,多用於治療一些難以用藥物直接治療的疾病,例如精神疾病、神經衰弱等。人參具有增強免疫力的功效,能幫助患者抵抗疾病,加速康復。

神交湯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滋陰潤肺: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清心除煩的功效。神交湯常用於治療陰虛燥咳、心煩失眠等症,麥門冬可滋養肺陰,潤燥止咳,緩解患者的燥熱症狀。
  2. 養心安神:麥門冬亦可養心安神,緩解心悸、失眠、心煩等症狀。神交湯中常加入麥門冬,可協同其他藥物,增強安神定志的功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使其心神安寧。

神交湯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廣泛應用於調理身體和改善健康的一系列問題。這方劑中包含巴戟天,這是由於巴戟天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具有強壯補腎、益精的效果。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與人體的生長、發育和生殖等功能密切相關。若腎虛,可能導致疲倦、精神不振、性功能下降等問題。巴戟天性溫,味甘,入腎經,能有效補充腎氣,扶助陽氣,調和身體的陰陽平衡。

此外,巴戟天還被認為有助於提高免疫力和增強抵抗力,這對於改善整體健康狀況及防治各種疾病具有重要意義。神交湯的組成中加入巴戟天,正是為了強化其補腎的效果,使整個方劑的療效更為全面,特別是在調理情緒和精神狀態方面,能夠達到更好的效果。因此,巴戟天的使用不僅針對身體的需求,也關注到心理和情緒的整體健康。

神交湯中加入柏子仁,主要基於其安神定志的功效。柏子仁味甘性平,入心、腎經,具有養心安神,潤腸通便的功效。

方劑中以柏子仁配伍其他安神藥物,如酸棗仁、遠志等,共同發揮滋養心脾、寧心安神的作用,從而達到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心悸怔忡等症狀。此外,柏子仁還可潤腸通便,有助於緩解因心脾不和、氣機鬱結所致的便祕。

神交湯中加入山藥,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脾益腎,固本培元: 山藥味甘性平,入脾、腎二經,具有健脾益氣、補腎固精的功效。神交湯多用於治療腎虛精虧、脾氣虛弱所致的各種症狀,而山藥可補益脾腎,改善體質,從根本上治療疾病。
  2. 滋陰潤燥,和中調氣: 山藥性平,兼具滋陰潤燥之效,能緩解因腎虛精虧所導致的燥熱症狀,如口乾舌燥、腰膝痠軟等。同時,山藥亦能和中調氣,使藥物更易於吸收和發揮作用,提高療效。

神交湯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了芡實。芡實,作為一種常見的中藥材,主要來源於水生植物的種子,具有非常重要的藥用價值。首先,芡實性平而味甘,具有健脾止瀉的功效,能有效改善因脾虛導致的食慾不振和腹瀉問題。這一特性對於神交湯的作用非常契合,因為該方劑主要用於心神失調、氣血虧虛等症狀,強化脾胃功能能夠促進身體對藥物的吸收與利用。

此外,芡實還具有補腎固精的效果,能夠增強腎氣,進一步平衡體內的陰陽,有助於提升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這對於需要強化身體基礎的神交湯來說,無疑是一種重要的輔助效果。因此,芡實的加入不僅豐富了方劑的功能,還可以使其在調理心身方面更加綜合有效,有助於增強整體治療效果。

神交湯中加入玄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涼血消腫: 玄參性寒,味甘苦,入心、肺、腎經。其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功效,可有效緩解因熱毒上炎引發的各種症狀,如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目赤腫痛等。
  2. 滋陰降火,養心安神: 玄參入心經,可滋陰降火,養心安神,對於心火亢盛、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具有顯著的療效。

神交湯中加入玄參,正是利用其清熱解毒、滋陰降火的功效,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神交湯中加入丹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化瘀: 丹參性寒,味苦,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止痛的功效。神交湯主要用於治療心悸、失眠、健忘等症,這些症狀往往與心血瘀阻、氣血運行不暢有關。丹參能夠活血化瘀,改善心血循環,從而緩解心悸、失眠等症狀。
  2. 清心安神: 丹參不僅活血化瘀,還能清心安神,鎮靜止痛。神交湯中加入丹參,可以幫助患者安神定志,改善睡眠質量,緩解精神緊張,達到清心安神之效。

神交湯中加入茯神,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安神定志,寧心安神:茯神性味甘平,入心、脾經,具有安神定志、寧心安神之功效。神交湯多用於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心悸怔忡等症,茯神可緩解精神緊張,改善睡眠質量,有助於達到心神安寧之效。
  2. 健脾益氣,增強體質:茯神亦有健脾益氣之效,可改善脾胃運化功能,增強體質。神交湯中常配合其他補益藥材,茯神可協同作用,促進藥效的發揮,使患者能夠更好地吸收藥力,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

神交湯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了菟蕬子,這是由於菟蕬子具有顯著的醫療功效。菟蕬子,或稱為菟蕬,具有補腎壯陽、安神定志的作用,這使其在治療神經系統疾病及精神衰弱方面頗具價值。神交湯主要用於治療腎陰虧虛所引起的心神不安、健忘失眠等症狀。而菟蕬子的加入,能夠增強方劑的鎮靜和安神效果,尤其對於因腎虛而導致的心神不寧情況,能有效調節身心平衡,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此外,菟蕬子還可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免疫力,進一步加強神交湯的綜合療效。因此,菟蕬子在神交湯中的運用,不僅符合其治療目的,還彰顯了中醫方劑理論中藥材相互配合的智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神交湯主治功效分析

神交湯出自《辨證奇聞》及《辨證錄》,由清代名醫陳士鐸所創,主治健忘,症見心腎兩虧、對人說話,隨說隨忘,人述其言,杳無記憶,如從前並不道及。

治療原理

古代文獻指出,健忘之症,乃因「心腎兩開」所致。中醫理論認為,心主神明,腎藏精,心腎相交,則智慧生;心腎不交,則智慧失,導致健忘。心火旺盛,則腎水畏懼而不敢與心火相交;腎水虧虛,則心火因缺乏滋養而不肯與腎水相交,如同夫婦關係疏離,更遑論與他人相處,故而善忘。

神交湯的治療原理在於「大補心腎,使相離者相親,自相忘者相憶」。方中用藥,重在心腎同治,以期達到心腎相交的目的。

組成及功效解析:

  • 人參:大補元氣,補益心氣,安神益智,為君藥。
  • 麥門冬:滋陰潤燥,養心清熱,使心火不致過亢。
  • 巴戟天:溫補腎陽,益精填髓,使腎水充盈。
  • 柏子仁:養心安神,潤腸通便,可助心神安定。
  • 山藥:健脾益胃,補益肺腎,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健運則心腎得養。
  • 芡實:固腎澀精,補脾止瀉,可防腎精流失。
  • 玄參:滋陰降火,清熱涼血,可制約心火。
  • 丹參:活血化瘀,通經活絡,可助心血運行。
  • 茯神:寧心安神,健脾利水,可助心神安定,並可祛除體內濕濁。
  • 菟絲子:補益肝腎,固精縮尿,可助腎氣封藏。

正如原文所言:「此方似乎重於治心,而輕於治腎。不知夫婦之道,必男求於女,而易於相親,重於治心者,正欲使心之先交於腎也。」方中用藥雖看似重於治心,實則通過補益心氣、清降心火,促使心陽主動下交於腎陰;同時,通過溫補腎陽、滋養腎陰,使腎水上承於心火,最終達到心腎相交、水火既濟的狀態。

綜上所述,神交湯通過補益心腎、交通心腎的配伍,達到治療健忘的目的,使其「相離者相親,相忘者相憶」。此方配伍精妙,標本兼顧,實為治療心腎不交所致健忘的良方。

傳統服藥法


人參1兩,麥冬1兩,巴戟天1兩,柏子仁5錢,山藥1兩,芡實5錢,玄參1兩,丹參3錢,茯神3錢,菟絲子1兩。
大補心腎。
水煎服。連服10劑,即不忘矣,服1月不再忘。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神交湯, 出處:《辨證錄》卷四。 組成:人參1兩,麥冬1兩,巴戟天1兩,柏子仁5錢,山藥1兩,芡實5錢,玄參1兩,丹參3錢,茯神3錢,菟絲子1兩。 主治:大補心腎。主治:健忘。心腎兩開,對人說話,隨說隨忘,人述其言,杳無記憶,如從前並不道及。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