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運動的現代中醫經絡系統導讀(24節氣經絡養生)

- 最後更新:2023-03-21首次發表:

雲端中醫團隊累積超過10年以上的時間,從大量現代人的經絡數據中建立經絡模型,持續發佈基於24節氣,符合多數人的經絡運行變化規則。

這種基於大數據的規則不一定適用於每一個獨立個體,因此觀察自己的經絡數據,可以找出符合自己的運作規則,依照這個規則來順勢調整,就是非常精確的個人化養生程序。

雲端中醫從2023年初發表「圓運動」數據相關文章,這就像一張清楚的養生地圖,可以清楚理解每一個月份經絡是怎麼樣變化的,面對每個節氣所出現的疼痛、症狀與疾病將不會疑惑,本文提出系統的導讀介紹。

北半球人類經絡的季節性變化現象

人體內建了一個「生理時鐘」,每天隨著太陽升起,亮度提高,人類的思緒與專注力就開始提升。隨著陽光逐漸轉弱,到了下午自然開始感到疲倦,到了沒有日光的夜晚,腦子就會想要休息。

每日是這樣,季節也是如此。近代醫學界發現一種「季節性情緒障礙」(SAD)現象,人類的情緒與健康會依照季節而產生各種變化,雖然原因不明,不過初步推斷與太陽的日照時間長短有關。

許多專業人士在幾十年前,嘗試運用「良導絡經絡檢測系統」於臨床中。在多數的時候,並無法理解這些經絡數據所代表的意義,多數人在過程中都已經放棄了。

然而,大約在2018-2019年附近,雲端中醫開發團隊在某次機緣下,分析了會員提供在過去10年數萬筆數據之後卻發現,這些經絡數據竟然存在一定的運作的規則。

四季的經絡依照一定規則變化
四季的經絡依照一定規則變化

團隊於2019年公布這些規則之後,並且發佈「經絡檢測個人版」,隨著使用者持續增加,新的數據也不斷印證這些經絡運作規則依然不變,證明北半球人類經絡的季節性數據變化現象,存在著一定的運作規則

也因為在這種季節性的經絡變化,同樣是頭痛、頭暈,每個季節所造成的原因卻是不一樣的,這就不能運用一成不變的方法來處理。

因此,開發團隊於提出一個假設,如果能針對每個季節的經絡規則來找出應對方法,就是最精確的個人化養生程序,也是預防疾病最完美的模式。

由於這些運作規則解釋起來相當複雜,雲端中醫整個網站與系統規劃,也就是依照這個精神來持續建構出來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一套與季節連動性的自動化經絡養生系統

關於基本的理論及數據,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太陽曆24節氣的循環現象

既然經絡依照著季節在變化,提到季節就一定要提到中國人運用千年以上的「節氣」理論,節氣是依照太陽的運行規律(太陽曆)所制定的,與太陽密切相關。

二十四節氣的命名反映了季節和氣候的變化,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又稱八位,是區分公轉運動對於地球影響的八個關鍵節點。

雨水、驚蟄、清明、穀雨、小滿、芒種、小暑、大暑、處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等十六個則反映了四季中更細微的氣候變化。

基於節氣升浮降沉的經絡養生系統
基於節氣升浮降沉的經絡養生系統

由於「節氣」是依照「陽曆」來建立的,因此可以依照每個月份來探討節氣與經絡規則的關係,雲端中醫每個月會在更換節氣的當天,更新該月的節氣介紹文章。

每個月份的頁面連結如下: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五運六氣與圓運動

提到節氣,就不得不提到從《黃帝內經》就很開始提到的「五運六氣」,一直到清朝彭子益所撰寫的《圓運動的古中醫學》一書,都還是在強調這個概念。

這本書試圖運用24節氣,結合五運六氣的圓運動,再結合漢朝的《傷寒雜病論》的方劑及其用法,定位為古中醫學。一些人認為該書有許多牽強附會,或解讀錯誤,因此在中醫界有不少爭論。

雲端中醫不去探討這本書的演繹推論是否對錯,因為中醫理論每個人都可以自己說一套,每個人都認為自己那一套是對的,基於自己的立場而「自是他非」,過去的中醫界一直都是這樣。

然而,基於太陽曆的節氣數據模型是客觀事實,若能結合經絡數據的觀察,結合有用的改善方法,就可以建立出一套確切可行且有效的預防醫學系統。

直到今日為止,五運六氣依然是一種抽象的概念,雖然從經絡數據,似乎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但依然是艱澀難懂,針對這個議題雲端中醫提出了專文可參考。

單經絡導讀頁面

在2022年進入冬季之後,在12月初時某位會員很興奮地傳了一封電子郵件來,內容是分享一個他們實際觀察公司的三位同事,長年都是肝經實證,但是在進入壬子(大雪)之後,肝經實證就消失了。

而事實上,這種經絡現象就是基於經絡節氣變化與所造成的結果。在肝經的圓運動現象之中,就可以清楚看到每年在進入12月之後,肝經能量明顯降低,而這三位會員都同時印證了這個現象。

每年進入12月之後肝經能量突然降低
每年進入12月之後肝經能量突然降低

這種依照節氣而產生變化的經絡現象,不是只有存在於肝經,每一條經絡都有不同的運行規則。

善於養生的人,如果不能掌握這些經絡在每個月的變化,就沒有辦法精確擬定每個月的養生策略。特定經絡能量在某些月份必須要「瀉」,在某些月份必須要「補」。

為了方便大家查詢,雲端中醫針對每條經絡都提出一個專屬頁圓運動的頁面,讓大家可以輕鬆查詢這些經絡在每個月份的能量變化,連結如下:

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

多經絡連動與經絡型態

單一經絡於每個月個能量變化,這還算是單純的現象,由於經絡之間彼此都有一定的能量連動性,因此多條經絡可以組成一些常見的經絡型態。

例如,每年在進入春季之後,肝經的能量開始提升,許多人的胃經能量也會同步提升,就會形成肝經+胃經同時實證的一種經絡現象。三焦經與大腸經很容易同時出現虛證的現象。

基於這些多條經絡的經絡連動性,就會共同組成特定的「整體性經絡型態」,雲端中醫大部分的文章都在探討這種整體性的經絡型態與健康的關係。

絕大多數的會員在多年觀察自身的經絡之後,只會持續印證一件事實真相:除了太陽節氣的強大力量之外,經絡型態是難以被改變的

也因為這樣,大家必須要學習順應節氣,順應大自然的養生模式,千萬不要逆天而行。

由於每個月的多經絡現象都是不同的,出現的機率也都是不一樣的,因此每個月的經絡型態也有一些變化。

因此將這些經絡型態專屬頁面,依照月份顯示,至今更新了三個頁面,完整內容在2023年底會全部公布完成。

1月/2月/3月/

圓運動經絡數據與應用

絕大多數的社會大眾,對於這些數據是沒興趣的,或者是根本看不懂。對他們而言真正有意義的事情是:我該怎麼做?該吃什麼藥?按摩哪個經絡穴道?

基於北半球大量經絡數據所出現的經絡數據模型已經呈現。然而,如何詮釋的角度,依然可以因人而異。在一定的數據模型之下,依然可以產生不同的派別。

在這個架構之下,可以結合各種中醫派別(傷寒、溫病...等),更可以單純結合經絡療法(針灸、刮痧、拔罐、拍打...等)。單純的經絡數據模型本身,並不屬於哪一種中醫派別。

雲端中醫過去幾年間發布的文章內容,主要也是基於「傷寒派」結合一些簡單的「經絡對應」、「經絡拍打」相關內容,提供給社會大眾養生參考。

基於經絡模型可以產生各種不同應用
基於經絡模型可以產生各種不同應用

由於這些經絡數據的內容,是基於「大數據」的概念來產生的,而每一個人都存在著差異性,雖然有一定比例的人會依照這樣的運行規則來產生變化,但是不代表全部的人都是這樣。

有些人一年四季不斷無論是春夏秋冬,都幾乎會呈現一樣的經絡型態。對他們而言,檢測1次經絡與檢測100次是根本沒有差別的。

一套適用於解釋大眾的經絡模型,依然沒有辦法完全適應在每一個人身上,所以雲端中醫只能開發個人化養生系統,讓每個人自己去觀察自己的模型,找出改善自己健康的方法。

套一句彭子益所說的話:「中醫是圓的,是活的,不是死的!」、「學知二十四節氣,須用功夫,一點不可含糊。務必於事實上,隨時隨地找出憑據,欲找憑據,須在病人身上去找。」

真正完美的中醫理論在哪裡?存在於在每一個人的身上,只能往自己身上去找,每個人都終將無法例外!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