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火熱病毒流感導致肺熱、肺陰虛,現代人必學!

- 最後更新:2025-11-10首次發表:

自從2020年新冠病毒開始流行以來,許多人至今已經歷過數次感染。一些會員在長期觀察中發現,現代病毒的攻擊目標相當明確。

一旦感染之後,病毒首先影響肺部,讓人感覺「肺在燒」「咽喉乾痛」,這與中醫所說的「肺熱」或「肺陰虛」的症候十分相符。

由此推測,在可預見的未來,病毒的特性恐怕不會出現太大變化。因此,學習如何因應這類病毒、調養身體以適應現代環境,已成為每一位重視養生的人都應具備的基本常識。

現代流感病毒具備火熱特性

自2020年以來,許多會員透過實際觀察後發現,現代流感病毒確實極易引發中醫辨證中的「肺熱」與「肺陰虛」證候。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理解這一現象:

一、中醫角度分析

1.流感病毒的「邪氣」屬性

在中醫理論裡,流感被歸類為「時行感冒」或「溫病」。造成這類疾病的外在因素,被稱為「溫邪」或「疫戾之氣」。

這種邪氣帶有明顯的「熱性」,屬於陽性的病邪。陽邪容易損傷人體的陰液,而且通常是從口鼻進入體內,首先影響到肺。因為中醫認為「肺開竅於鼻」、「肺主皮毛」,是身體抵禦外邪入侵的第一道防線。

古人發現疫戾之氣偏向於溫熱
古人發現疫戾之氣偏向於溫熱

2. 「肺熱」的形成機制

當溫邪侵入肺部與人體表層時,身體的正氣會立刻展開反抗。正氣與邪氣交戰的過程中,體內的熱能被積聚起來,鬱積不散,最終轉化為內熱,形成所謂的「肺熱」症。這時常見的症狀包括:

  • 咳嗽、氣喘(因為肺氣上逆)
  • 痰液呈現黃而黏稠的狀態(表示熱邪使體內的津液被煎熬成痰)
  • 喉嚨腫痛與口乾(是因熱邪上攻、耗損津液所致)
  • 鼻息發熱以及胸口悶塞(顯示肺部積熱過盛)。
  • 頭皮瘙癢,頭部為「諸陽之會」,是所有陽經經氣匯聚的地方,容易積熱發癢。肺熱上攻,燻蒸頭皮造成更癢。

許多人在感染初期沒有及時清解這股熱邪,隨著病情發展,體內的陰液被消耗,往往會進一步出現「肺陰虛」的狀況。

肺部火熱的人,會感到極度口渴
肺部火熱的人,會感到極度口渴

3. 「肺陰虛」的形成機制

在病情進入中後期或康復階段時,雖然高燒已經退去,但體內的陰液已受到損傷。熱性的病邪就像火一樣,會持續消耗人體的津液。

由於肺是屬於「嬌嫩」的臟腑,喜歡滋潤而怕乾燥,當津液被過度消耗後,就會出現「肺陰虛」的情況。這時常見的症狀包括:

  • 乾咳但痰少,且痰黏難以咳出
  • 口乾、喉嚨乾燥,喜歡喝冷飲
  • 聲音嘶啞(因喉嚨失去滋潤)
  • 下午或傍晚時容易出現潮熱,手心、腳心會發熱(這種現象稱為「五心煩熱」)
  • 舌頭顏色偏紅、舌苔少(這是陰虛內熱的典型表現)。
  • 嗅覺味覺異常:肺大腸影響到鼻子,肺陰虛的人很容易出現嗅覺或味覺異常。

二、現代醫學角度印證

從現代醫學角度,也可以提出相對應的解釋:

  • 病毒複製與組織損傷:流感病毒侵入呼吸道黏膜上皮細胞後大量複製,造成細胞壞死與脫落,破壞呼吸道屏障功能,導致嗅覺異常。
  • 免疫反應與炎症:身體啟動強烈免疫反應(白血球、巨噬細胞等),釋放大量炎症因子(如白介素、腫瘤壞死因子),引起發燒、肌肉酸痛,同時導致肺部充血、水腫與滲出,這正對應於中醫所謂的「熱象」與「痰濕」。
  • 高代謝與體液流失:發燒使基礎代謝率升高,水分蒸發加快(透過皮膚與呼吸),造成津液流失。
  • 呼吸道黏膜損傷:病毒與炎症破壞黏膜,使其分泌與保濕功能下降,出現乾咳、喉痛等症狀。
  • 細胞因子風暴:在嚴重感染中,過度免疫反應會進一步加重組織損傷與液體流失。

實際觀察流感肺熱陰虛

2025年11月,某會員親身經歷了一次典型的「流感肺熱」案例。他發現從2020年之後,感冒的狀況明顯與過去幾十年不同。

以這次為例,一開始他只是偶爾覺得喉嚨癢,像是想咳嗽,但症狀不明顯。然而,這種想咳嗽的感覺越來越頻繁,直到某天晚上,全身開始酸痛,覺得似乎有點發燒,但體溫卻不高。

當時他剛好看到雲端中醫發表一篇關於「柴胡桂枝湯」的文章,於是服用。結果隔天起床,原本的酸痛與發燒感幾乎消失。

依照他過去的經驗,服用《傷寒論》中的經方,感冒往往能輕鬆且快速痊癒。然而,現在的流感病毒讓他發現「後座力」卻特別強。

隔天開始好戲才開始,喉嚨變得異常乾燥,咳嗽也更嚴重。他發現自己口渴得厲害,尿液顏色深黃,胸口一片發熱,甚至悶痛。尤其是他發現自己的頭皮癢到不行,幾乎每次流感病毒感染時都是這樣。

他觀察到經絡圖出現一種特殊的現象,就是原本他的「心包經」是不會出現虛證的,但是在這個時候心包經竟然出現嚴重虛症,可見「溫病派」提到熱入心包是真的!

體內有肺熱的人,心包經容易出現虛證
體內有肺熱的人,心包經容易出現虛證

同時,原本容易腹瀉的他,這次卻出現便秘的情況。他清楚感受到體內熱氣極盛,必須設法盡快把這股熱清除。

不過,他也知道自己屬於「寒性體質」,即使胸口熱得發燙,雙腳仍冰冷,這種「上熱下寒」的狀況讓他十分難受。

儘管如此,肺部的火熱必須先處理,正所謂「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此時他只想著如何能「秒速降火」,最好能在一天之內完全緩解,因為若讓肺熱持續,後續一定會引發更多問題。

他長期閱讀雲端中醫的文章,於是根據自身狀況,制定且執行了一套「全方位的處理策略」:

  1. 瀉下法快速瀉肺火:因為肺與大腸相表裡,透過瀉下法可快速清瀉肺火,迅速確實。他在服用「大柴胡湯」腹瀉後咳嗽緩解一大半,覺得這個是最快速的方法,所以列為第一個。
  2. 服用清熱瀉火中藥:交替服用魚腥草與黃連解毒湯。他曾經運用過一次「麻杏石甘湯」,明顯感覺胸口舒暢許多。但是怕麻黃太熱,只服用一次。
  3. 服用滋陰中藥:搭配「麥門冬湯」潤肺,但後來發現其中的半夏可能加重燥熱感,認為「沙參麥冬湯」會更合適,只是家中沒有現成的藥材。
  4. 飲食調整:停止喝咖啡,改喝蜂蜜檸檬汁、綠茶與薄荷茶。他發現咖啡會讓肺火更重,而蜂蜜檸檬汁最能緩解症狀。
  5. 穴位放血:在肺經與大腸經的井穴(手指甲旁)放出少量血液,以助清熱。
  6. 按摩心包經:他發現在按摩心包經之後,咳嗽與胸悶立刻緩解一大半。但是隔天之後心包經非常痛,不能繼續按了。
  7. 食療輔助:持續食用白蘿蔔與梨子,有助於緩解肺部火熱。
  8. 飲食禁忌:那幾天絕對避免辛辣、油炸、燒烤及溫補類食物,如羊肉、辣椒、人參、當歸、薑母鴨、麻辣鍋等,以免「火上加油」。
  9. 早睡休息:平常常熬夜的他,特別要求自己當天一定要早睡,讓身體有時間修復並生成陰液。
  10. 補充水分:多喝溫水或電解質水,避免含糖飲料,這是降火與保護津液的關鍵。

他分享的這套方法,不僅自己實際體驗有效,事實上許多其他會員也有相似的正面回饋。因此,他認為這可以作為面對現代流感時,一個值得參考的「基本處置方案」。

面對現代流感病毒的心態

經過幾年的觀察,可以初步確認,現今的流感病毒與以往確實大不相同。病毒似乎不再讓人經歷傳統的「感冒~發燒~痊癒」過程,而是直接以強烈的火熱之勢攻擊最脆弱的肺部。若處理不當,後果極為嚴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從經絡體質的角度來看,無論是哪一種體質,都必須面對這類火熱型病毒的挑戰。

即使體內偏於陰寒,也不代表能輕鬆應對,因為病毒仍可能使人陷入「上熱下寒、寒熱錯雜」的難受狀態。

其中,最需要特別警惕的是「鐵三角化熱極致經絡體質」的人。這類體質平時體內火熱已盛,胸部心包經虛證,一旦感染這種火熱病毒,情況會更加危險。

鐵三角化熱極致經絡體質的人,要特別注意肺熱
鐵三角化熱極致經絡體質的人,要特別注意肺熱

若出現高燒不退、呼吸困難、胸痛、意識模糊等症狀,必須立即就醫,有時候運用中藥已經來不急了。

若病情仍在可控範圍內,可以參考一些會員的做法,透過養生與調理來緩解症狀。此時可採取「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原則,必要時使用極度陰寒性的現代消炎藥,也是有效且不需拘泥於中藥的方法。

然而,若運用《傷寒論》中的中藥方劑應對火熱症狀,可能會出現矛盾,因多數經方偏熱。不過,根據實際案例顯示,其改善效果依然強大,關鍵在於「後遺症」調理必須更換策略

真正的重點在於預防與處理改善「肺陰虛」的現象,這是現代醫學相對薄弱,但中醫極具優勢的部分

每個人如果可以了解自己的經絡體質,在疾病不同階段選擇正確的改善與養生方法,並配合適當的飲食與調養,才能有效緩解症狀、促進康復,並避免久咳不癒等後遺症的發生,正確應對人生每一次經歷的病毒感染。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