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雲端中醫會員中回報最多的症狀,肩頸酸痛絕對是前三名。而這種最常見的症狀,其實是受到季節性的影響,只要透過觀察經絡的能量,就可以清楚看出來背後的原因。
實際觀察通往肩頸部位最常見的兩條經絡,三焦經、大腸經,就可以破解背後的秘密。
透過本文深入分析為什麼在秋末初春會出現三焦經與大腸經能量爆減,並導致肩頸痠痛的連帶原因。
肩頸痠痛與季節密切相關
從大量現代人的經絡數據中發現,造成肩頸酸痛的主要原因,與「三焦經」與「大腸經」這兩條經絡關係最為密切。
這兩條經絡不僅能量連動性最高,也最容易受到氣候與溫度變化的影響,對天氣冷熱特別敏感。
每年秋末進入冬季時,氣溫驟降,三焦經與大腸經的能量也會隨之急速下降。
從經絡能量的角度來看,這段期間正是最容易突然出現肩頸酸痛的季節。
從下圖的三焦經、大腸經圓運動數據中,可以清楚看到此時能量呈現明顯的「爆減」現象。
因此,每到秋末初冬,多數人的三焦經與大腸經能量下降,最輕微的表現就是肩頸與脖子出現輕微的酸痛;而情況嚴重者,甚至可能出現落枕、疼痛難耐。
這個現象其實非常容易印證。以2025年底為例,一位會員在開會時明顯感到肩頸痠痛,一直在按摩肩膀。
回家檢測後發現,原本在夏季能量強勁的三焦經與大腸經,果然在這段時期顯著下降。
秋末初春為何是引爆點?
現代醫學對中醫的一些概念其實還不太能理解,像「寒氣」這個詞,對多數人來說就很抽象。
那到底什麼是寒氣呢?其實可以很簡單地理解成「冷的感覺」。
每年到了霜降之後,北半球氣溫明顯下降,很多人都會開始覺得冷,這股「冷意」就是中醫所說的寒氣。
當寒氣變強、氣溫驟降時,人體的運作也會跟著調整。中醫認為這是一種「氣機由放轉收」的過程。
夏天身體的能量是向外發散的,而到了秋冬,就會開始往內收斂。
寒氣屬於「陰邪」,它的特性是讓身體的氣血變得凝滯、不流暢,經絡也會收縮。這時候,人體為了保暖,毛孔會自動收緊,氣血的流通受到阻礙。
寒氣的概念,在過去是完全觀察不出來的,現在運用經絡檢測系統,可以輕輕鬆鬆地看到。
寒氣會讓陽氣(身體的熱能與防禦力)下降,三焦經的運作就會變得遲滯,連動大腸經能量大幅下降。
同時,秋天乾燥、氣溫變化大,肺部也容易受影響。肺氣如果無法順利下降,就會牽連到與之相表裡的大腸,使得腸道的蠕動變弱,出現便秘或腹瀉等情況。
當三焦經(主管氣的流通)與大腸經(主管津液與排泄)都受阻時,氣血自然無法順利通過肩頸部位,於是肩頸痠痛的情況就會明顯加劇。
經絡連帶引動的現象
以上的分析,只是肩頸酸痛的基本核心經絡,在現實的生活中,人體的經絡通常比這個還要複雜,還有以下幾種可能性:
1.肺、大腸、三焦經連動虛證
在傳統良導絡分析中,一直有一項重要的觀察:當一個人的肺經、大腸經與三焦經同時呈現虛證時,往往容易出現感冒的症狀。經過十餘年的臨床觀察與驗證,這項現象確實屬實。
因此,在秋末初冬時節,若觀察到大腸經與三焦經的能量明顯下降,就可將其視為感冒發生的核心徵象之一。
大家都知道,感冒時常伴隨肩頸酸痛,而這正是上述經絡能量失衡所導致的根本原因。
2.膽經與胃經連動虛證
雖然前面提到三焦經與大腸經能量下降可能導致肩頸酸痛,但實際上,大多數人並不容易觀察到這種變化。
這是因為一般人三焦經與大腸經的能量通常偏旺,在經絡圖上很少會出現虛證(除非情況相當嚴重)。
實際上,這種變化多半是由夏季的「嚴重實證」轉為秋冬的「較輕實證」,若不透過「單一經絡平衡指數」的長期趨勢分析,是很難察覺的。
有時候,能量下降反而讓經絡數值回到正常範圍(呈現綠色),因此使用者往往誤以為沒有異常。
此外,觀察圖表會發現,膽經與胃經的能量也會同步下降。事實上,在秋末初冬時期,人體的「少陽經」(三焦經、膽經)與「陽明經」(大腸經、胃經)能量都呈現整體下滑的趨勢。
正因如此,雲端中醫將這四條經絡設定為「寒熱指數」的核心依據。當你發現寒熱指數下降時,也就代表肩頸酸痛、受寒不適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3.長期氣滯血瘀、經絡不通
現代人幾乎都有肩頸經絡不通的問題,撇開寒熱等外在因素,最主要的原因,其實是「壓力」。
當人承受壓力時,身體會自然產生防禦反應就是不自覺地聳肩。長時間維持這種緊繃姿勢,肩頸的肌肉就會變得僵硬,氣血循環受阻,經絡也因此不暢。
那麼,如果一個人能在巨大的壓力下仍然保持放鬆,他的肩頸還會僵硬嗎?其實不會。確實有人做得到。
雲端中醫某會員是公司主管,工作壓力極大,每天工時超過12小時,他所承受的精神負擔遠超一般人。
但因為他長期練習「站樁」,這種功法強調全身放鬆、氣沉丹田,所以即使在高壓狀態下,他的肩頸肌肉依然能保持鬆軟通暢。
此外,他也非常注意保護肩頸部位不要受寒,數十年下來,他從未出現過肩頸痠痛的問題。
然而,大多數人並沒有這樣的訓練。當肩頸經絡因壓力而受阻,一旦遇上天氣變化,氣血流動更易受影響,經絡不通的症狀就會立刻表現出來,這也正是肩頸痠痛反覆發作的主要原因。
每個人只要觀察自己的經絡,可以用肉眼看到秋末初春期間,特定的經絡能量開始下降,就可以清楚知道自己身體將出現哪些疼痛、症狀與疾病,這是完全可以預測,所以也可以預防的。
雲端中醫編輯組
雲端中醫開發團隊由一群對中醫充滿熱情的軟體工程師組成,專長於 Python,SQL,NoSQL,Node.js,各種 AI 框架及雲端平台開發。目標是推動自學中醫及五術,讓更多人能以簡單易懂的現代化方式理解中醫,進而傳承中國古老而深遠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