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期間,受到國際關稅戰重擊,台灣股市在短短一個月內暴跌約6000點,隨後又暴漲。這場劇烈震盪,是許多人一生中從未經歷過的衝擊,不少人財富迅速縮水,身心也因此受創,出現各種身體不適。
本文透過中醫經絡與季節變化的關聯,結合臟腑理論,深入探討「市場崩盤焦慮症」對身體的影響及應對之道,提供給關注養生的人士作為參考。
什麼是「股災症候群」?
事實上並沒有「股市崩盤症候群」這個名詞,但心理學界普遍認為,金融壓力可以引發一系列焦慮症狀、憂鬱傾向,甚至影響日常生活與健康。
黃軒醫師在2025年4月就透過臉書發文指出,研究顯示股市單日下跌1%,精神疾病住院率增加0.36%。
台灣研究亦證實股價指數每下降1000點,精神疾病住院人數上升4.71%。這反映財務壓力已不只是心理層面,而是真實影響生理健康。

他進一步解釋,這現象與「損失厭惡」心理機制有關。人類對損失的痛苦遠大於獲利的快樂,股市大跌時,大腦易觸發恐慌反應,從緊張迅速升級為極度焦慮。
長期處於此種壓力下,會出現以下個心理症狀:
- 極度焦慮與恐慌:情緒高度不穩,對未來充滿絕望感,誇大損失的後果,覺得自己「完了」、「要破產了」。持續刷股市app、看財經新聞,持續無法放鬆。
- 悔恨與自責:不停責怪自己決策錯誤、懊悔錯失賣出的機會,責怪自己「太貪心」、「太蠢」。
- 失眠:想到損失就睡不著,或半夜突然驚醒查看美國股市。
- 逃避現實:完全不敢打開交易軟體或帳戶,假裝損失不存在,自我封閉。
- 衝動交易:情緒主導交易決策,不停追高殺低,愈賠愈多。
- 憤怒與指責:將怒氣發洩在他人或市場上,出現怪罪政府、企業、他人等行為。
- 憂鬱感:對生活失去興趣,覺得努力無意義。
- 社交退縮:與朋友、家人疏遠,沉浸在自己的壓力裡,加重家庭關係衝突(情緒失控、經濟壓力)
- 極端情況:有些人在金融危機中出現自我傷害或自殺傾向(歷史上在1929年、1997年、2008年都有案例)

當壓力荷爾蒙(如可體松)分泌增加,長期會損害記憶、免疫系統,甚至心血管健康,可出現以下生理症狀:
- 失眠/多夢:晚上睡不好,腦中一直重播股市波動的畫面。
- 心悸、呼吸急促:出現類似恐慌症,情緒緊張引發心跳加快,心臟病風險增加
- 頭痛、胃痛、肩頸僵硬:壓力造成肌肉緊繃、消化系統失調。
- 記憶損傷:記憶力與專注力大幅下降
- 腸胃不適:壓力造成胃痛、食慾不振,或反過來暴飲暴食,飲食習慣失控。
- 免疫力大幅降低:長期焦慮容易讓身體變虛弱、容易感冒,所以任何疾病都有可能出現。
從經絡與臟腑理解「股災症候群」
最近有幾位正在投資的會員反映,他們出現了「股災症候群」相關症狀。透過觀察他們的經絡變化,我們可以迅速找出市場情緒對身體帶來的影響。
實際觀察後發現,「股災症候群」與其他疾病一樣,並不存在單一固定的經絡型態。
雲端中醫從大量現代人經絡數據中也發現,不論是疼痛、症狀或各類疾病,背後往往都可能對應到多種經絡型態,只是某些型態出現的機率較高。
尤其是4月發生股災期間,症狀加劇的情況更為明顯,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1.股災發生的季節
每年進入4月之後,雲端中醫都會提醒大家,一年之中「三焦經」與「大腸經」最為虛弱的季節正是四月,特別是「寒性陽虛經絡體質」的人,更容易在此時發病。
首先,最常見的便是「憂鬱症」的問題。當這兩條經絡出現虛證時,人體容易陷入極度疲勞、精神萎靡,並伴隨憂鬱情緒。
以四月為例,即便沒有股災事件,自然季節變化也可能引發憂鬱情緒;若再遇上股災衝擊,更容易誘發憂鬱症的發作。
事實上,確實有一位會員回報,在股災發生後憂鬱症爆發。他自春季以來,經常出現「一派陽虛」的經絡型態,感到精神極度低落,而在市場崩盤後,情況更是急轉直下,陷入嚴重失落。
2.寒性體質發病
每年在進入春季之後,就是屬於一年之中最陰寒的季節,經常會有寒流,伴隨下大雨。
因此,雲端中醫每年反而是在春季,討論更多一派陽虛體內陰寒的相關症狀,比冬季還要頻繁。
尤其是進入春季之後,腹部陰寒的人,很容易出現嚴重的腰痛,陸續都有會員會報,而在股災期間也沒有例外。
某股市重災戶會員,在連續幾天股市下跌之後,回報嚴重腰痛,痛到很難受,這很可能就是股災情緒影響,降低免疫力降低所以發病了。
由於他長期觀察自己的經絡,確認屬於「寒性陽虛經絡體質」,所以他很清楚知道如何自己解決。
他分享自己透過服用「麻黃附子細辛湯」,並且進行經絡拍打按摩,就改善了一大半,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3.從五臟六腑角度
卻對絕大多數的人而言,從五臟六腑來理解是最容易的,股災對於五臟六腑的影響可簡述如下
- 肝臟:肝主疏泄,調節情緒和氣機。股市劇烈波動、情緒緊張,最直接影響的就是肝。有機會出現「肝氣鬱結」、「肝火上炎」、「肝血虧虛」。
- 心臟:心主神明,負責精神意志。重大財務壓力會傷心神,導致「心神不寧」、「心血虧耗」或「心火亢盛」。
- 脾臟:脾主思,過度思慮、焦慮財務損失,直接損傷脾氣,導致「脾氣虛弱」、「脾虛生痰」
- 腎臟:腎主恐,恐懼過度,會損傷腎氣,導致「腎氣虛損」,長期巨大壓力下,容易出現「腎虛」的現象,特別是中老年投資者更明顯。
從中醫角度探討「股災症候群」,可以發現其根本關鍵在於「肝主疏泄」,負責調節情緒與氣機。
當股市劇烈波動、情緒緊張時,首先受到影響的就是肝。此外,心臟因壓力而心神失養,脾因過度思慮而虛弱,腎因長期恐懼而氣虛。
整體而言,這是一種肝氣鬱結、心神不寧、脾虛氣陷、腎虛精虧的綜合表現。
從經絡型態來看,「鐵三角經絡型態」就是肝、脾、腎三者虛損交織的狀態,最容易在股災期間爆發各種身心問題。
實際上,就有一位屬於這種體質的會員,在這次股災中損失金額達到七位數。他發現自己的注意力無法集中,工作出錯率明顯上升,甚至連簡單的吃飯、點餐都頻頻出錯。
尤其是晚間睡眠極差,常被驚醒查看美股,早上起床時精神萎靡,並且伴隨明顯的肋痛、胸悶感。
更特殊的是,他早上起床後喝了一大杯水,竟然立刻嘔吐,完全無法大量飲水。
經觀察,他本身的經絡型態長期以「鐵三角型」為主,脾經虛證明顯,基本體質以「肝氣鬱結」為主。

後來,經過服用「四逆散」+「五苓散」加「香附」調理後,症狀得到明顯改善。同時,配合持續進行腹式呼吸,情緒與身體的不適也逐漸獲得舒緩。
改善「股災症候群」方法
既然知道股災對身體的影響,就只要順勢改善相關經絡臟腑,以下提出一些簡單的方法:
1.按摩「厥陰經」及四關穴
雲端中醫曾經撰寫專文提到,造成心因性的經絡異常,最主要的經絡,就是「厥陰經」(心包經、肝經)。
許多會員在按摩或拍打上、下臂的心包經之後,都會感到心情舒緩的感覺。配合按摩內關穴、神門穴。
此外,持續按摩兩手兩腳的「四關穴」(太衝穴、合谷穴)也是基本的穴道,都可以舒緩心情。
受到股災影響的人們都可以試看看按摩「四關穴」,通常是非常疼痛的,只要經常按摩就可以緩解這邊的經絡阻塞。
2.服用相關中藥
由於「股災症候群」並沒有特定的經絡型態,所以並沒有一種特效藥可以治療這種病。
然而,只要找到屬於自己的經絡型態,順勢改變異常的現象,就可以舒緩很多的症狀。
例如寒性體質的人,這樣服用一些「溫陽」的中藥,或是經常泡熱水、溫泉,就可以讓自己放鬆。
鐵三角經絡體質的人容易「肝氣鬱結」,只要服用疏肝解鬱的中藥(逍遙散、加味逍遙散、柴胡疏肝湯、越鞠丸),就可以改善症狀。
3.練習放鬆呼吸法
長期以來,無論是從新聞報導還是部分會員的實際經驗來看,運用深呼吸結合冥想來穩定情緒,確實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
有些較有經驗的會員發現,當冥想進入狀態後,會產生一種與現實切割的感覺,就像是以局外人的角度觀看自己,連賠錢這件事都彷彿變得與自己無關,情緒因此得以大幅緩解。

當然,若沒有養成這種調適習慣的人,或已出現失眠、憂鬱、恐慌發作等明顯症狀時,尋求專業心理諮詢協助,也是非常重要且有效的途徑。
4.切換時空頻率
許多專家建議,投資時不要只看短期波動。如果是自有資金操作、沒有融資或槓桿壓力,只要不賣出股票,其實並不算真正的虧損。
建議可以將看盤軟體的設定調整為「週線」或「月線」模式,拉長觀察的時間軸,換一個更長遠的視角來看待市場,就不會被眼前的劇烈波動所困住。
畢竟,崩盤通常是短暫的,市場跌得越快,往往反彈得也越猛烈,一切回復正常就只是時間問題。

在股市投資中,盈虧本就是常態,保持平常心非常重要。不要因一時的得失患得患失,把投資當成人生的一場修煉。
資產的波動,可以在未來逐步恢復,但如果因為焦慮而導致身心崩潰,才是真正最大的損失。
從長遠來看,能夠持續觀察自己的經絡體質,並隨著人生不同階段適時調整養生策略,才能真正穩定心身,迎接每一個挑戰。這,才是最有價值的人生投資。

雲端中醫編輯組
雲端中醫開發團隊由一群熱愛研究中醫的軟體工程師所組成,專長: Python,T-SQL,NOSQL,Node.JS,TensorFlow,Pytorch,各種Javascript框架,各種雲端架構AWS,Google,Azure,立志推廣中醫及五術科學化,以延續傳統中國人博大高深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