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絡體質,探討中醫「治肝三十大法」的戰略!

- 最後更新:2024-10-23首次發表:

常常有人在問,經絡檢測結束之後,如何直接看經絡圖來判斷開中藥?系統為什麼建議這麼多中藥,不知道選哪一個?

這是因為從中醫治療的原理及經絡型態的變化的角度來看,找中藥處方根本沒有絕對的答案,源自於開藥者心中不同的戰略觀點。

本文從清代名醫王泰林提出的「治肝三十大法」,理解為治肝方法的複雜多樣性,結合經絡體質的角度,提供中醫養生人士參考。

所有經絡體質都與肝有關

許多人會認為自己沒有肝病,因為去醫院驗血時,肝功能完全正常,所以不需要治肝。

事實上,生活中的許多小症狀都屬於肝病,例如頭暈、口苦、口渴、食慾不佳、背痛、心情鬱悶、容易生氣、腹瀉腹脹、噁心嘔吐、月經不調、陰部發癢...等等。

這就是為什麼大家去中醫診所治病時,醫生總是說你肝不好,因為從中醫理論的角度來看,多數疾病的根源就是中醫的「肝臟」(不是西醫的肝臟)。

所以就算你自己認為沒有肝病,中醫師開的中藥也多數是在幫你治肝。

雲端中醫研究現代人的經絡數據,發現核心的「經絡體質」只有少數幾種,每一種體質的肝經都是異常的

最主要的兩大經絡體質,就是以「肝經實證」為核心的「鐵三角經絡體質」,以及以「肝經虛證」為核心的「寒性陽虛經絡體質」。

綜合經絡體質是「鐵三角經絡體質」+「寒性陽虛經絡體質」,是以「肝經實證」為核心。

中醫的肝病遍及各種經絡型態
中醫的肝病遍及各種經絡型態

「上虛下實」經絡體質的人,普遍出現以肝經與胃經實證為主的經絡現象,所以是以「肝經實證」為核心。

這些以肝經為核心異常經絡的經絡型態,整組都算是肝病。所以,從經絡數據的角度來看,無論哪一種體質,如果從肝下手治療,都可以達到某種程度的改善

治肝的方法變化多端

古人沒有經絡檢測系統,依然可以運用脈診及診斷法,觀察到肝病的複雜性。

古代有許多名醫治病都是從肝下手,清代名醫王泰林就是治肝名醫,他將精力集中於內科雜病的研究,特別是在肝病治療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古代醫師認為肝病最雜而治法最廣
古代醫師認為肝病最雜而治法最廣

他在書上就提到,「肝病最雜而治法最廣」,在著作《西溪書屋夜話錄》中,將複雜的肝病化繁為簡,提出「肝氣」、「肝風」、「肝火」三個主要分類,加上肝寒及肝虛,建立「治肝三十大法」,分析非常詳盡(註1)。

為什麼古人治肝的方法會這麼的複雜?從現在的經絡體質,也可以觀察到其中的複雜性。

可別小看這些治肝的方法,小到疑難雜症,大到幾乎所有的現代流行疾病、慢性病,都可以透過治肝來改善。

為什麼治肝需要戰略?

肝病為什麼複雜?如果從經絡圖的角度來看,肝病可不是單純一條肝經異常所造成的,最嚴重的肝病其實是12經絡全部異常

你認為肝火旺,那就瀉肝啊,那還不簡單?2024年10月期間,天氣突然炎熱起來,某會員一直覺得自己火氣很大(口臭、口苦、便祕),而且經絡圖上肝經也是嚴重實證。

結果有一天,他在路上青草店看到在賣「苦茶」,據說可以降肝火,他馬上就去買了一大罐來喝。

剛開始喝的時候眼睛一亮,身體馬上覺得很舒服也不口渴,覺得真的是神藥!喝了2天之後就覺得身體開始發冷,有點胃痛且頭暈。

綜合經絡體質,經常肝火旺但本質虛寒
綜合經絡體質,經常肝火旺但本質虛寒

這是因為他是屬於「綜合經絡體質」,雖然有肝火,本身卻是寒性底子。雖然肝火降了,寒底依然沒消失,所以治療起來就會開始複雜了起來。

因此,要治療他的肝火,還要考慮到脾胃虛寒,還要考慮到各種其他的異常經絡與各種狀況,這時候治療起來就需要擬定戰略。

治脾胃也是在治肝

中醫最難讓人理解的就是,明明這個人是肝病啊,但是卻可以不治肝。

這源自於漢朝的傷寒雜病論上提到:「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運用五行的力量,只要某一個五行能量增強了,另外一個五行就會虛弱,不需要直接去治肝。

後代學者也發現,王泰林並不是全部都在治肝,而是基於臟腑辨證,以有治療其他臟腑一起治(註2)。

「治肝三十法」中非常重視脾胃,他認為不論是肝氣、肝風或肝火,都會「侮脾乘胃」,造成脾胃的障礙,所以治療脾胃的本身也是在治肝。

肝經異常的時候,脾經胃經也會連動異常
肝經異常的時候,脾經胃經也會連動異常

這個概念從經絡數據來觀察是最明確不過了,有大量的經絡數據都可以證明,肝經出現實證的時候,連動脾經虛證,胃經實證,這幾乎已經是固定的物理現象

而調和這些經絡現象本身就有一些戰略,例如你可以溫柔地對待肝(疏肝理氣、疏肝通絡、柔肝、緩肝、散肝),同時增強脾胃的健康,「逍遙散」就是最典型的方劑。

當你覺得肝氣橫逆犯胃,對肝感到很不爽,這時候也可以對肝凶一點,運用瀉肝、清肝、抑肝和胃的方法。

治肝也要治腎、治心肺

基於五行的角度,肝為風木、腎為寒水,水可以生木,所以這是母子關係。所以治腎也是治肝,這叫做「補母」。

所以在「治肝三十法」中有提到運用「六味地黃丸」之類的中藥滋補腎水,以滋養肝,這才不會造成陰虛火旺。

許多人觀察自己的經絡體質,會發現自己的肝經實證、腎經虛證,或者是肝經、腎經兩個都是虛證,這都是常見的。

滋補腎水可以滋養肝臟
滋補腎水可以滋養肝臟

所以這個時候,除了治肝也要治腎,而大家也會發現中醫的治腎藥,裡面也會包含脾胃藥。

任何一種經絡型態,發展到極致,都會發現心經與心包經,連動肺經虛證,所以同時治肝也要治心肺,也一種很重要的戰略。

例如,中國大陸就有學者研究,從心肝下手治療女性的閉經,也會有產生一定的效果(註3)。而這種現象在新冠病毒流行之後需求性逐漸提升。

最根本的治肝方法

既然古人提出治肝有至少30種方法, 看到這個多數人就覺得根本學不會,乾脆直接放棄!古人的觀察是符合現實的,所以醫學才會這麼複雜。

如果從「經絡體質」的角度來看中藥為什麼難學,是因為根本就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經絡狀態隨時都是在變動的

因為,若去觀察一個人的「經絡體質」,會發現有時候嚴重程度變高,有時候又會減低。

有時候會發展到最極致的嚴重狀態,有時候又回到最原始輕微的狀態,但是不論怎麼樣的演變,核心模型都是不變的。

有些人會問,有沒有可能完全都不學中藥,卻依然可以治肝呢?這依然是有可能的!

治肝的核心方法,必須從生活與情緒下手
治肝的核心方法,必須從生活與情緒下手

這是因為,治肝的方法歸類於「臟腑辨證」,臟腑不調往往根源於不良生活習慣(例如熬夜)與情緒(例如壓力)造成的,所以在不改變的前提之下,任何治療方法都只是治標不治本

就算是一個人的「臟腑辨證」能力很強,有些疾病是感冒傷寒造成的,還要學習運用「六經傷寒辨證」, 這是不同思維的角度。

雖然學習中藥很困難,不少會員花費多年時間印證一個簡單的事實:只要連續幾天睡眠充足,經絡型態就可以完全恢復正常,完全不需要吃藥。

所以,治肝的核心方法,還必須從生活與情緒根本下手,不得已需要「治標」的時候,再來好好研究應該運用哪一種戰略

身為一個自學中醫者,只要長期觀察自己的異常經絡變化模式,具備基本中醫知識,結合「治肝三十法」的知識,就具備治肝的能力。

平常的時候,還是要保持正確的養生生活習慣以及快樂的情緒,這才是最根本的治肝方法。


註1:面對「肝氣證」之中,提出疏肝理氣、柔肝、瀉肝等八法。「肝風證」中,創息風和陽、息風潛陽等五法。「肝火證」中,立清肝、瀉肝等六法。「肝寒、肝虛之中」,補三綱之遺,列溫肝、補肝等十一法。

註2:劉帆,and魏鳳琴."基於臟腑關係的王旭高“治肝三十法”研究."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46.06(2022)

註3:吳宏進,and張曉丹."從心肝論治閉經淺析."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11.06(2009)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