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身體情緒疼痛地圖」,找出自己真正生病的原因!

- 最後更新:2025-04-22首次發表:

許多人在生病的時候持續找不到原因及改善方法?因為造成疾病的背後原因其實是相當複雜的!核心的原因確實不是單純透過藥物可以改善的,根源於情緒與環境。

日本醫師在《身體情緒疼痛地圖》一書中提出健康的心靈及物理架構。雲端中醫從大量現代人的經絡數據以及會員的回報,也印證了這套架構,提供給追求全人健康的人參考。

人類的身體與心靈狀態息息相關

《身體情緒疼痛地圖》一書由日本針灸師石垣英俊與小岩信義共同撰寫。他們不僅擁有針灸背景,也具備現代物理治療、另類療法以及現代醫學的專業知識。

書中首先探討「腦部」與身體之間的密切關聯。所謂的「身心靈」概念中,「心」的中樞便是大腦,它時時刻刻調節著全身的「自律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以及「免疫系統」。

這三大系統共同維持體內平衡,應對各種突發變化。然而,導致身體不適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壓力」

壓力是一種對身體與心理的刺激,會直接影響身心健康。根據來源不同,壓力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 物理性壓力:如噪音、溫度變化、濕度等;
  • 化學性壓力:如藥物、酒精、放射線;
  • 心理社會性壓力:如人際衝突、不安、憤怒、社會角色的壓力;
  • 生物性壓力:如疲勞、病毒感染、睡眠不足等。

綜合來看,若一個人長期處於嚴峻的氣候環境、人際關係惡化、持續負面情緒,或過度忙碌導致身心疲憊,這些壓力便會在「心」中累積,最終反映到身體上,自然就容易生病。

壓力對身心會直接造成影響
壓力對身心會直接造成影響

所對的「壓力」,是對身體施加的刺激,直接對於「身心」造成影響,分為以下幾種:

  • 物理性:噪音、溫度、濕度;
  • 化學性:藥品、酒精、放射線;
  • 心理社會壓力:人際關係、不安、憤怒、社會性功能;
  • 生物學性壓力:疲勞、病毒感染、睡眠不足。

總合以上,如果一個人處於嚴峻的天氣,人際關係惡化,長期處於負面情緒,過度忙碌造成疲勞,心的狀態會反應在身體上,就很容易生病!

從經絡觀察情緒與身體的關係

書中特別強調脊椎與身體健康之間的密切關係。若你看到一個人整天彎腰駝背,幾乎可以斷定他身體狀況不會太好。

這是因為人體的「自律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與「免疫系統」都與脊椎有著深層連動。

當體內五臟六腑出現問題,也常會反映在背部或全身的經絡與穴道上,而這一切的根源,最終仍指向「心」。

雲端中醫自2020年起持續觀察並指出,當「手三陰經」出現虛證,很可能就是情緒壓力在身體上的具體展現

許多會員反映,在感到焦慮不安時,檢測結果往往顯示「手三陰經」為虛,且狀況會持續一段不短的時間

2025年4月間,有一位會員再次印證了這項發現。他自2024年10月起開始進行經絡檢測,經常顯示出「上虛下實」的經絡型態。

為了改善體質,他積極實踐各種養生方法,包括氣功練習、經絡拍打、推拿按摩,以及針對胸部經絡沾黏的疏通等等。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的經絡圖逐漸恢復正常,整體健康明顯改善。然而,即便狀況大幅好轉,在圖中仍能隱約見到「手三陰經」虛證的痕跡(見下圖)。

某會員非常努力的進行養生,「手三陰經」依然虛證
某會員非常努力的進行養生,「手三陰經」依然虛證

最後,他的心得是:「手三陰經」出現虛證,真的很可能與情緒有關,因為他幾乎所有該做的養生方法都嘗試過了。讓他感到意外的是,對他影響最大的竟然是「精油」。

他提到,有好幾次在使用精油之後,經絡檢測的結果大幅改善,竟然直接獲得「最佳養生典範」,令他驚喜不已,這個經驗讓他重新認識了精油療法的潛力,分享於下圖:

運用精油療法之後,竟然取得最佳養生典範
運用精油療法之後,竟然取得最佳養生典範

有趣的是,精油本身就是一種以促進身心平衡為目的的自然療法,其核心理念在於「氣味與情緒的連動」,當嗅覺受到特定氣味的刺激時,訊號會直接傳遞至大腦。

因此,氣味不僅能改變心情,還能深層影響自律神經、內分泌甚至免疫系統的運作。這就是情緒影響身體健康的明顯證據。

過去幾年來,陸續有會員回報精油對他們的影響很大,可見經絡異常時,可以運用精油來改善也是一個方向。

由他們的案例也可以清楚看出,經絡檢測可以找出自己疾病的根源,也可以找出自己疾病為什麼治不好的根源!

觀察「時、地、人」三大面向造成身體不適

在書中提到一個地圖架構,會造成一個人身體不適的原因,可以從以下三大面向來探討:

1.「時」WHEN?

所謂的「時」,所指的是「季節、天氣、時期、時間」等無法以個人意志控制的外在環境因素。

當身體出現不適時,回溯「不舒服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其實非常重要。客觀地確認發生的時機,有助於找出病因並進行調整。

舉例來說,日照變化或濕度急遽上升與下降,往往會讓身體一時無法適應而產生疾病反應。

四季之中,春季溫差大、夏季酷熱潮濕、秋季乾燥、冬季寒冷且日照不足,這些氣候條件都可能引發不同身心症狀。

此外,像病毒流行、洪水、颱風、火山爆發等突發事件,也會對身心造成壓力與負擔。

甚至在一天當中,不同的時段也可能影響身體狀況。例如下午申時,有些人會特別感到不適,這與體內能量運行的節奏有密切關聯。

對於這樣的觀點,雲端中醫師完全認同,並且已透過大量數據驗證這些現象。

事實上,整個雲端中醫的養生系統,正是建立在「節氣」運行規則的基礎之上。

人體的每一條經絡,在不同季節中能量狀態會隨之變化,這些變化可以在「經絡圓運動」的數據頁面中清楚觀察到規律。

人體的經絡現象,實際上深受天氣、溫度、濕度與節氣的影響,因而產生不同的能量虛實變化。

節氣運行變化,深刻影響著身體的健康
節氣運行變化,深刻影響著身體的健康

例如2025年4月這段期間台灣多雨,幾乎每逢下大雨,就會有會員回報身體不適,常見症狀包括胸悶胸痛、關節疼痛、腹瀉等,而在雨停之後,這些症狀通常會自然緩解。

這些案例再次印證了大自然與人體間的密切互動,也提醒我們調養身體時不可忽略環境因素的力量。

2.「地」WHERE?

書中也提到,職場、家庭、學校、社區、工作場所,乃至於整個生活環境,都可能對身體健康產生影響。

例如,夫妻之間的衝突、親子關係緊張、與鄰居之間的不和,甚至住宅本身的結構或氛圍問題,如果讓人連在家中都無法放鬆,那麼身心自然容易失衡。

對學生而言,在校園中若遭遇霸凌、受到階級壓力、成績競爭或社團與課外活動的過度負荷,也會帶來沉重的心理負擔。

而進入社會後,職場的人際關係也充滿挑戰。包括上司與部屬的相處、對外的溝通與交涉、績效壓力、團隊氣氛不合,以及對未來的不確定感等。

如果無法找到合適的方法來突破困境,就容易導致身心俱疲,甚至引發疾病。

工作環境壓力,往往是造成疾病的原因
工作環境壓力,往往是造成疾病的原因

甚至連居住的地區文化、風俗習慣,如果與個人的價值觀或生活方式差異太大,也可能造成無形的壓力。

所以,主動意識到自己壓力的環境因素,改變這種環境的本身,也是一種治療的方法

有一位會員曾分享,他的父親罹患了一種罕見的腦部疾病,而這段病程的開端,竟可追溯至某次與人激烈爭吵之後才開始嚴重。

雲端中醫的會員之中有一些大老闆,他們的經絡現象也都可以看到情緒壓力的影子,因為他們的工作本身就是籠罩在龐大的壓力之下。

3.「人」WHO?

書中最提到的「人」,這是指年齡、性別、遺傳、個性,基於自己的習性與習慣所帶來的影響。

由於年齡階層所產生的疾病不同,家庭病史也會對身體造成影響,生活習慣與體質傾向,都會造成疾病。

性格、思想偏重所造成的影響,最重要的是「依靠」的力量。例如有些人從小到大都依靠「媽媽」,結果媽媽突然間往生了之後,他/她可能就會徹底崩潰。

經濟的力量也是一種「依靠」,如果一個人突然失去經濟的能力,通常會開始擔憂,身心都會導向負面的狀態。

隨著年齡增長,各種疾病出現機率大增
隨著年齡增長,各種疾病出現機率大增

「年齡」是影響疾病的重要關鍵因素,許多慢性疾病都是要到一定的年齡以上才會出現。

雲端中醫從大量現代人的經絡數據中,也可以印證這個現象,幾乎所有的會員,到了中年以上,經絡體質就定型了,熵值低下,代表一年四季變化性很少。

事實上,一個人要塑造成為穩定的經絡體質,至少要累積30-50年以上的功力才有辦法達成,這是需要時間慢慢累積的!

透過經絡數據,也可以明顯看出所謂的遺傳現象,原來經絡型態也是會遺傳的。

追求全人整體身心靈修煉

書中提到,當一個人身體不舒服時,要開始從「時、地、人」這三大因素探索原因,找出改善方法。

  • 人:最近是不是完全沒有運動?長期間坐姿,呈現肌肉緊繃狀態
  • 地:最近是不是工作壓力比較大?不安緊張煩躁,造成呼吸太淺,導致內臟功能低下。
  • 時:最近是不是季節天氣溫度變換期間,溫差太大造成身體的變化?

最後,可以放鬆鎖骨下方的肌肉,放鬆肩膀的筋膜,伸展身體與肩胛骨。

導致疾病的原因往往非常複雜,並非單一因素所能解釋。大多數時候,人們面對的問題既難以掌控,也難以解決。

在過去幾年中,我們觀察到許多會員一開始都非常積極投入中醫養生,但隨著時間過去,他們逐漸發現身體改善的幅度有限,「經絡體質」始終沒有根本改變,最終不少人感到挫敗,甚至選擇放棄。

然而,事實是:只要經絡體質的型態沒有改變,就沒有人有真正的理由可以放棄。因為即使你選擇放棄,經絡體質也不會自然變好

真正的問題,往往出在情緒壓力長期無法釋放,以及生活環境難以改變,使得個人長期陷入一種停滯的狀態,無法突破

這些真實且殘酷的經驗提醒我們,真正的健康,絕對不僅僅是「身體」的概念,而是一種「身、心、靈」的整體平衡。

真正的健康,是身心靈都健康的全人健康境界
真正的健康,是身心靈都健康的全人健康境界

經絡拍打、針灸推拿按摩或服用中藥固然有幫助,但若沒有面對內在的情緒壓力、生活困境與心靈狀態的調整,改善就會非常有限。

可以說,多數慢性疾病的本質,其實是一種「無藥可醫」的狀態。這不是說藥物無效,而是這些病根深植於整體生命系統中,需要的是長期的、自我覺察與修煉的整合療癒之道。

真正的轉變,從來都不是外在施予,而是內在的蛻變。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