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疹精詳》~ 卷二 (9)

回本書目錄

卷二 (9)

1. 中痰

毒火上騰氣道壅,喉中作聲是痰鳴,攪涎先用鴨毛入,二陳湯藥服之平。

釋:發熱之時,毒火薰蒸,痰涎壅盛,不能言語,狀同中風,但喉內痰鳴,是中痰也,急以生薑汁灌下。若不能進藥,須用鴨翅毛透入喉中,攪出痰涎,然後以加味二陳湯治之。

加味二陳湯

錄方:麥冬,前胡陳皮半夏茯苓,栝蔞仁,枳殼桔梗杏仁黃芩甘草,生薑(引)

水煎服。

2.

痘初微汗本為順,但慮太過則亡陽,毒不可閉毋驟止,不復發表即無傷。

釋:初熱之時,身有微汗,其毒乃出。有汗則不宜發散,然有自汗,有盜汗,自汗者,不發而汗自來,乃腠理不秘也;盜汗者,汗出不自知,乃表虛也。痘未出時,縱有自汗盜汗,皆不可驟止,恐閉其毒氣也,但不敢復發以傷其表耳。

3. 寒戰咬牙

初熱寒戰與咬牙,或因毒火或風邪,總宜清熱兼解表,治用羌活湯不差。

釋:初熱而寒戰咬牙,或因素受風寒,毒出而寒邪亦出,故如此;或因毒火留於經絡,邪正相爭,欲出不出所致,總宜清熱透表,不可誤投辛熱之劑,以羌活湯主之。

羌活湯

錄方:羌活,防風當歸(各八分),川芎(七分),薄荷(六分),膽草,山梔(各五分,炒),淡竹葉甘草(各三分,生),生薑(三片)

同煎服。

4. 吐蛔

蛔居脾胃本自安,毒火薰蒸故上鑽,吐少猶覺無妨事,滾滾而出治之難。

釋:蛔蟲在脾胃之間,消化食物,初熱毒火扇動,蛔不能安,故逆上胃口。或因吐甚而觸動其蟲者,但出少無妨。若滾滾而上,則火灼內傷,脾胃已壞,不能療矣。痘後臟之寒涼,蛔亦不安,皆不可治,故曰口吐蛔蟲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