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腰脊強」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腰脊強

腰脊強是中醫的一個病症,主要表現為腰部強硬,不易活動,疼痛劇烈,甚至不能站立。

腰脊強的病因多為外感風寒、濕邪,或內傷勞損、腎虛等。外感風寒、濕邪侵襲人體,會導致腰部經絡受阻,氣血不通,從而引起腰脊強。內傷勞損、腎虛則會導致腰部肌肉、筋骨失去濡養,從而導致腰脊強。

腰脊強的治療方法,以中醫中藥治療為主。常用藥物有獨活、威靈仙、桑寄生、川牛膝、杜仲等。此外,針灸、推拿、按摩等治療方法,也有一定的療效。

腰脊強的預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 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 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
  • 適當鍛鍊,增強腰部肌肉力量。
  • 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
  • 避免久坐不動。
  • 定期進行腰部檢查。

如果出現腰脊強的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桂枝湯

  • 1.《重訂靈蘭要覽》:「今考樓英、孫一奎二家立法,分晰最善,乃明乎冒、傷、中三者,權輕重而用藥,其重者,即太陽病、頭項痛、腰脊強,治以桂枝湯。謂之傷風。其輕者,四時皆有,為感冒,即冒風也,治以九味羌活湯加柴胡,為各經活套法也。其極重者,即三陰中寒症,及六經卒中症,治以辛熱溫中法也。
  • 2.《赤水玄珠》:「仲景《傷寒論》謂:有汗,惡風,脈浮數,為傷風。外有六經之形症。太陽症,頭項痛,腰脊強,以桂枝湯治之。後若傳經,當究仲景、節庵治法治之。其餘不過感冒耳,四時皆有之,以後法按治。

麻黃湯

  • 1.《黃帝素問宣明論方》:「夫傷寒之候,頭項痛,腰脊強,身體拘急,表熱惡寒,不煩躁,無自汗,或頭而痛,肌熱鼻乾,或胸滿而喘,手足指末微厥,脈浮數而緊者,邪熱在表,皆麻黃湯發汗之證也,或天水散之類,甚佳。
  • 2.《傷寒六書》:「浮緊有力,無汗惡寒,頭項痛,腰脊強,發熱,此為傷寒在表,宜發散,冬時麻黃湯,春、夏、秋皆用羌活沖和湯。
  • 3.《醫學綱目》:「又云:在皮者汗而發之,謂汗之急,表之表也。急汗者太陽,緩汗者少陰,是臟腑之輸應也。假令附子麻黃細辛湯,是少陰症始得,發熱脈沉,里和無汗,故漬形為汗。今麻黃湯,是太陽症,頭項痛,腰脊強,脈浮無汗,里和是也,在皮者汗而發之可也。經曰:治主以緩,治客以急,此之謂也。
  • 4.《普濟本事方》:「有人病傷寒脈浮而長,喘而胸滿,身熱頭痛,腰脊強,鼻乾不得臥。予曰:太陽陽明合病證。仲景法中有三證,下利者葛根湯,不下利嘔逆者加半夏,喘而胸滿者麻黃湯也,治以麻黃得解。
  • 5.《身經通考》:「浮緊有力則無汗惡寒,頭項痛,腰脊強,發熱,此為傷寒,在表宜發散,冬時用麻黃湯,餘三時用羌活沖和湯,有渴加石膏、知母。
▼ 展開更多

平胃散

  • 1.《扁鵲心書》:「太陽寒水,內屬膀胱,故脈來浮緊,外證頭疼發熱,腰脊強,惟服平胃散,至六七日,出汗而愈。蓋胃氣不虛,傳遍經絡自愈也。仲景以為陽證,乃與涼藥隨經而解,反攻出他病,甚者變為陰證,六脈沉細,發厥而死,急灸關元,乃可復生。如本經至六七日發戰者,欲作解而陽氣少也,服姜附湯出汗而愈。

瓜蒂散

  • 1.《普濟本事方》:「庚戌年避地維揚界,有一家病傷寒七八日,身體洞黃,鼻目皆痛,兩髀及項頸腰脊強急,大便澀,小便如金。予曰:脈緊且數,脾元受濕,暑熱蘊蓄於太陽之經,宿谷相摶,鬱蒸而不得散,故使頭面有汗,至頸以下無之。若鼻中氣冷,寸口近掌無脈則不療。急用茵陳湯調五苓散與之,數服瘥。

九味羌活湯

  • 1.《醫學集成》:「浮緊為傷寒,其證惡寒,無汗面慘,頭身痛,腰脊強,通體發熱,寒傷太陽經也,春秋:九味羌活湯,夏:正柴胡飲,冬:麻黃湯。若衰老虛弱,而傷風傷寒,難於用散,輕以理陰煎,重以大溫中飲。
  • 2.《醫學原理》:「凡傷寒傳經之症,初得太陽經,病惡寒,發熱,頭項痛,腰脊強,無汗,急用東垣九味羌活湯表之而愈。或諸惡悉除,亦不惡寒,但發熱不解,或微汗濈濈然出,此乃挾虛之症,宜以補中益氣湯為主加減。有汗加桂枝、芍藥。如汗未通,脈尚浮緊,加羌活、蒼朮、防風、葛根,倍升麻、柴胡。

大羌活湯

  • 1.《成方切用》:「(潔古),治兩感傷寒。(內經曰:傷寒一日,巨陽受之,太陽經脈,循腰脊,經頭項,故頭項痛,腰脊強。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俠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疼,而鼻乾,不得臥。三日少陰受之,少陽主膽,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四日太陰受之,太陰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