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十七·心小腸部 (8)
卷之十七·心小腸部 (8)
1. 久衄
〔世〕久衄。炒糯米為末,水調服神妙。(詳見衄。)
〔垣〕,黃耆芍藥湯,治鼻衄血,面多黃,眼澀多眩,手麻木。張彥明男衄血多歲,不效,用此方。
黃耆(一兩),甘草(炙,二兩),升麻(一兩),葛根,羌活(各半兩),白芍藥(二錢),
上為粗末,每服半兩,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二十五帖而愈。
六脈細弦而澀,按之空虛,其色必白而夭不澤者,脫血也。此大寒證,以辛溫補之,以養血。以甘溫潤之劑佐之,即愈。此脫血傷精氣之證也。六脈俱大,按之空虛,心動面赤,善驚上熱,乃手少陰心之脈也。
此因氣盛多而亡血,以甘寒鎮墜之劑,瀉火與氣,以墜浮氣。以辛溫微苦,峻補其血,再用三黃補血湯。
三黃補血湯
熟地(二錢),生地(三錢),當歸,柴胡(各錢半),白芍藥(五錢),川芎(二錢),牡丹皮,升麻,黃耆(各一錢。補之,治血溢者上竭。)
上為粗末,每服半兩,水二盞,煎五沸,去渣溫服,食前。兩手脈芤,兩頭則有,中間全無而虛曰芤。血至胸中,或衄血吐血,以犀角地黃湯主之。
〔羅〕,地黃散,治衄血往來久不愈。
生地,熟地,枸杞子,地骨皮(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蜜湯調下,日三服。
〔世〕治鼻血常發者,於發時,用生薑杵碎,合額上一日,如癢就搔之,永不再發。
〔《肘》〕治人少小鼻衄,小勞輒出。桑耳無多少,炒令焦搗末,每衄發以杏仁大塞鼻中,數度可。
大病瘥後,小勞便鼻衄。牡蠣一分,石膏五分,搗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四服。亦可蜜丸,如桐子大服之。
白話文:
[對於長期流鼻血]
世傳的療法是將炒過的糯米磨成粉末,用水調和服用,效果極佳。(詳細內容請參考對鼻血的治療)
李東垣的黃耆芍藥湯能治療鼻血不止、面色黃、眼睛乾澀、頭暈目眩、手部麻木。有一名叫張彥明的人,長年鼻血不止,使用各種方法都無效,最後使用這方子治好了。
所需材料:黃耆(30克)、炙甘草(60克)、升麻(30克)、葛根、羌活(各15克)、白芍藥(6克)。
將以上材料磨成粗粉,每次取半兩,加入兩杯水煎煮至一杯,去渣溫服,連續服用二十五帖就能痊癒。
脈象細弱、弦滑且帶有滯澀感,按下去感覺空虛,皮膚色澤差,這是大量失血的現象。這屬於極寒症狀,應該使用辛溫的補品來養血,同時使用甘溫的滋潤藥物輔助,即可痊癒。這是因失血而導致精氣受損的症狀。脈象均顯得大,但按下去卻空虛,心跳加速、臉色紅潤、易驚嚇、上身燥熱,這是手少陰心脈的現象。
這是因為氣血過剩導致大量出血,應該使用甘寒的沉降藥物來降火和控制氣血,使飄浮的氣血沉降。再使用辛溫帶點苦味的藥物,強烈補血,並再次使用三黃補血湯。
三黃補血湯:
熟地(6克)、生地(9克)、當歸、柴胡(各7.5克)、白芍藥(15克)、川芎(6克)、牡丹皮、升麻、黃耆(各3克)。
將以上材料磨成粗粉,每次取半兩,加入兩杯水煎煮至五沸,去渣溫服,飯前服用。
兩手脈象虛弱,兩端有脈搏,但中間卻沒有,這種情況被稱為芤脈。血液到達胸部,可能出現鼻血或吐血,應使用犀角地黃湯。
羅氏的地黃散能治療鼻血久治不愈。
生地、熟地、枸杞子、地骨皮(等量)。
將以上材料磨成細粉,每次取6克,用蜂蜜水調和服用,每日三次。
世傳治療經常性鼻血的方法,當鼻血來時,將生薑搗碎敷在額頭上一天,如果感到癢可以輕輕搔抓,這樣以後就不會再發生了。
肘後方記載,小孩稍微勞累就會鼻血不止。桑耳不限量,炒至焦黑後磨成粉末,每次鼻血來時,將相當於杏仁大小的粉末塞入鼻中,多次使用即可。
大病初癒後,稍微勞累就會鼻血不止。牡蠣3克,石膏15克,磨成粉末後,以酒送服一小匙,每日三至四次。也可以製成蜜丸,如桐子大小服用。
2. 產後衄
〔《大》〕產後口鼻黑氣起,及鼻衄者,名曰胃絕肺敗,此證不可治。遇有此疾,急取緋線一條,併產婦頂心發兩條,緊繫中指節,即止。
治產後鼻衄中風。以荊芥為末,童便調下,神驗。(此方氣虛人勿用。)
白話文:
【產後流鼻血】
在產後如果出現口鼻周圍有黑色氣色,以及鼻孔出血的情況,這被稱作是胃功能衰竭、肺部受損,這種情況基本上無法治療。若不幸遇到這樣的病症,應迅速拿一條紅色的線,加上產婦頭頂的兩縷頭髮,緊緊綁在中指的關節上,這樣可以止血。
對於產後因中風導致的鼻血問題,可將荊芥研磨成粉末,用小孩的尿液調和後服下,效果神奇且驗證有效。(但此方法不適用於體質虛弱的人。)
3. 吐血
〔丹〕治吐血。以人參一味為末,雞子清投新汲水,調下一錢服之。(《千金方》)
〔垣〕,人參救肺湯,治吐血亦用。
人參,升麻,柴胡,歸梢,蒼朮(各一錢),熟地,白芍藥,黃耆(各二錢),陳皮,蘇木,甘草(各五分),
上為粗末,作一服,水二盞,煎一盞,去滓,稍熱食前服。
〔《局》〕,必勝散,治血妄流溢,或吐或衄。
小薊(並根用),人參(去蘆),蒲黃(炒),當歸,熟地,川芎,烏梅(去核。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煎七分,溫服,不拘時。
〔《保》〕,雞蘇散,治虛損氣逆,吐血不止。
雞蘇葉,黃芩,刺薊,生地,阿膠,黃耆(各一兩),當歸,赤芍藥(各半兩),伏龍肝(二兩),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姜三片,竹茹彈子大,水同煎。
〔丹〕朱富六因辛苦吐血或衄,夜間發熱口乾,身疼食少,當作虛勞治。
白朮(六錢半),人參,青皮(炒),生地,芍藥,陳皮,歸尾,甘草(炙,半兩),川芎(三錢),紅花(五分),
分十帖,水二盞,煎至三之一,食前稍熱飲,下保和丸十四粒,與點丸十粒。
一婦人年五十餘,嘗吐血,今又作面黃,身蠕動,食少。
青皮(半兩),人參(三錢半),白朮,陳皮(各三錢),白芍藥,木通(各二錢),黃連(炒),乾薑,黃芩(炒),川芎(各錢半),黃柏(炒一錢),生甘草,生地(各錢半),歸頭(二錢),
分七帖,水二盞,煎至三分之一,去滓,入藕汁半盞,再煎沸,通口飲之。
夫口鼻出血,皆系陽盛陰虛,有升無降,血隨氣上,越出上竅。法當補陰抑陽,氣降則血歸經也。
大補血丸,治陰虛吐血。
當歸(一錢),生地(一錢半),
上以杜牛膝汁浸三日,取起,酒洗淨,入臼內杵千杵,為丸桐子大,白湯下。
〔梅〕治吐血神效方。生地黃汁一升二合,白膠香二兩,以瓷器盛入甑,蒸令膠消服,妙。一方,獨用生地黃汁半升,飲之立止,神妙。
〔云〕,五神湯,治婦人熱毒上攻,吐血不止。
生藕汁,刺薊汁,生地汁(各二盞),生薑汁(半盞),白蜜(一盞),
上和,煎三兩沸,無時以一小盞調炒麵一錢,食前服。(《聖惠》治心熱吐血口乾,獨用刺薊,搗絞取汁一小盞服。)
〔《大》〕,四生丸,治吐血衄血,陽乘於陰,血熱妄行。
生荷葉,生艾葉,生柏葉,生地黃(各等分),
上研爛,丸如雞子大。每服一丸,水三盞,煎一盞,濾過溫服。(《經驗》治吐血咯血,一味荷葉焙乾為末,米湯下二錢匕,亦佳。又《山居》治吐血,一味側柏葉研細,酒調服妙。)
〔丹〕經血逆行,或血腥,或吐血,用韭菜汁服,立效。
〔《簡》〕治吐血咯血。蒲黃一兩,搗為散,每服三錢,溫酒或冷水調服,妙。治吐血。茜草一兩,生搗羅為散,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七分,放冷,食後服。
白話文:
[吐血]
- **[丹]:**治療吐血,將人參磨成粉末,用雞蛋清加入新打的水調和,每次服用一錢。
- **[垣]:**人參救肺湯,也可以用來治療吐血。 藥方組成:人參、升麻、柴胡、當歸尾、蒼朮各一錢,熟地、白芍藥、黃耆各二錢,陳皮、蘇木、甘草各五分。 用法:將上述藥材磨成粗末,每次取一份,加兩碗水煎煮成一碗,去除藥渣,稍微溫熱後在飯前服用。
- **[《局》]:**必勝散,治療血不正常地流溢,可能是吐血或流鼻血。 藥方組成:小薊(包含根部)、人參(去除蘆頭)、蒲黃(炒過)、當歸、熟地、川芎、烏梅(去除核),各取等量。 用法:將上述藥材稍微搗碎,每次服用四錢,加一碗水煎煮成七分,溫服,不拘時間。
- **[《保》]:**雞蘇散,治療因虛弱導致氣逆,吐血不止。 藥方組成:雞蘇葉、黃芩、刺薊、生地、阿膠、黃耆各一兩,當歸、赤芍藥各半兩,伏龍肝二兩。 用法:將上述藥材磨成粗末,每次服用四錢,加入三片生薑、像彈珠大小的竹茹,一起用水煎煮。
- **[丹]:**朱富六因過勞吐血或流鼻血,晚上發熱口乾,身體疼痛食慾不佳,應該當作虛勞來治療。 藥方組成:白朮六錢半,人參、炒過的青皮、生地、芍藥、陳皮、當歸尾、炙甘草各半兩,川芎三錢,紅花五分。 用法:將上述藥材分成十帖,每帖加兩碗水煎煮至剩三分之一,飯前稍微溫熱飲用,並服用保和丸十四粒,與點丸十粒。
- 一位五十多歲的婦人,曾經吐血,現在又出現面色發黃、身體蠕動、食慾不佳的情況。 藥方組成:青皮半兩,人參三錢半,白朮、陳皮各三錢,白芍藥、木通各二錢,炒黃連、乾薑、炒黃芩、川芎各一錢半,炒黃柏一錢,生甘草、生地各一錢半,當歸頭二錢。 用法:將上述藥材分成七帖,每帖加兩碗水煎煮至剩三分之一,去除藥渣,加入半碗藕汁,再次煮沸,一次喝完。
- 一般來說,口鼻出血都是因為陽氣過盛、陰氣不足,導致氣往上衝,血跟著氣往上溢出。治療原則應該是滋養陰氣、抑制陽氣,使氣降下來,血自然就會回歸經絡。
- **大補血丸:**治療因陰虛引起的吐血。 藥方組成:當歸一錢,生地一錢半。 用法:將上述藥材用牛膝汁浸泡三天,取出後用酒洗淨,放入臼中搗碎成泥,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用白開水送服。
- **[梅]:**治療吐血的特效藥方。 藥方組成:生地黃汁一升二合,白膠香二兩。 用法:將上述藥材放入瓷器中,置於蒸籠裡蒸,直到白膠香融化,服用即可。另一個簡單的方法是用半升生地黃汁直接飲用,也能立刻止血,效果神奇。
- **[云]:**五神湯,治療婦女因熱毒上攻導致的吐血不止。 藥方組成:生藕汁、刺薊汁、生地汁各兩碗,生薑汁半碗,白蜜一碗。 用法:將上述藥材混合,煎煮三次沸騰即可,隨時取一小碗,加入一錢炒麵攪拌均勻,飯前服用。([《聖惠》]治療心熱吐血口乾,單獨使用刺薊,搗碎取汁一小碗服用即可。)
- **[《大》]:**四生丸,治療吐血、流鼻血,因陽氣過盛壓制陰氣,導致血熱妄行。 藥方組成:生荷葉、生艾葉、生柏葉、生地黃,各取等量。 用法:將上述藥材搗爛,做成雞蛋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加入三碗水煎煮成一碗,過濾後溫服。([《經驗》]治療吐血、咯血,單獨使用焙乾的荷葉磨成粉末,用米湯送服兩錢,效果也不錯。另一個[《山居》]治療吐血的方法是單獨使用側柏葉磨成粉末,用酒調服,效果也很好。)
- **[丹]:**經血逆流,或是血腥味,或是吐血,用韭菜汁服用,能立即見效。
- **[《簡》]:**治療吐血、咯血。 藥方組成:蒲黃一兩,搗成散末。 用法:每次服用三錢,用溫酒或冷水調服,效果很好。另一個治療吐血的方法是使用茜草一兩,新鮮搗碎磨成散末,每次服用三錢,加一碗水煎煮成七分,放涼後飯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