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尿閉」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尿閉
尿閉是指排尿困難,甚至完全不能排尿的一種症狀。中醫認為,尿閉的病因主要有三方面:
- 膀胱實熱:膀胱熱盛,膀胱氣化不利,導致小便不通。常見於外感熱邪、內生濕熱、飲食不節等情況。
- 膀胱虛寒:膀胱陽氣不足,膀胱氣化不利,導致小便不通。常見於久病體虛、年老體弱等情況。
- 膀胱氣結:膀胱氣機不暢,膀胱氣化不利,導致小便不通。常見於情志不遂、肝氣鬱結等情況。
尿閉的臨床表現主要有:
- 排尿困難,甚至完全不能排尿。
- 尿頻、尿急、尿痛。
- 尿色黃、混濁、有臭味。
- 腰酸、下腹部脹痛。
- 舌紅、苔黃、脈數。
尿閉的治療方法根據病因不同而有所不同。
- 膀胱實熱:可用清熱利尿、通淋散結的中藥治療,如三黃瀉心湯、五淋散等。
- 膀胱虛寒:可用溫陽利尿、補益肝腎的中藥治療,如真武湯、金匱腎氣丸等。
- 膀胱氣結:可用理氣化痰、通淋散結的中藥治療,如柴胡疏肝散、通關飲子等。
尿閉的預防方法主要包括:
- 注意飲食衛生,不吃辛辣刺激、油膩生冷的食物。
- 避免久坐、久站,保持良好的排尿習慣。
- 適當鍛鍊身體,增強體質。
-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
尿閉是中醫常見的一種疾病,如果出現尿閉的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治療。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桃核承氣湯
- 1.《皇漢醫學》:「求真按:「此尿閉,與桃核承氣湯者,為欲去瘀血之急迫也。用本方或八味丸者,為欲恢復尿道麻痹也,而期於利尿則一。」」
豬苓湯
- 1.《醫理真傳》:「實症小便量少、熱赤、頻急、而滴瀝不暢,甚至尿閉不通,小腹脹滿,或疼痛、口渴、便秘、苔黃膩、脈滑、數,宜清利濕熱,宜豬苓湯或八正散加減治之。虛症小便滴瀝不爽,排出無力,甚或不通,面白、腰冷、舌質淡、脈沉細,宜補腎溫陽通竅,以濟生腎氣丸加減治之。 」
柴胡桂枝乾薑湯
- 1.《皇漢醫學》:「《蕉窗雜話》曰:「某老人患尿閉證,一醫雖頻用八味丸料,然點滴不通。經數日,病人苦極,求治於余。余即用柴胡薑桂湯加吳茱萸、茯苓,得以頓愈。…唯左脅下拘攣而有動悸,是因水飲上逆,故成前證。」」
大黃附子湯
- 1.《皇漢醫學》:「求真按:「此尿閉,與桃核承氣湯者,為欲去瘀血之急迫也。用本方或八味丸者,為欲恢復尿道麻痹也,而期於利尿則一。」」
八正散
- 1.《幼科指南》:「小兒多因乳食停滯生熱,結於腸胃,以致二便秘結。其候口渴舌乾,唇赤面紅,熱積尿閉,小腹滿急,八正散主之。食積大便閉,腹脹痛者,用神芎丸主之。」
- 2.《醫理真傳》:「實症小便量少、熱赤、頻急、而滴瀝不暢,甚至尿閉不通,小腹脹滿,或疼痛、口渴、便秘、苔黃膩、脈滑、數,宜清利濕熱,宜豬苓湯或八正散加減治之。虛症小便滴瀝不爽,排出無力,甚或不通,面白、腰冷、舌質淡、脈沉細,宜補腎溫陽通竅,以濟生腎氣丸加減治之。 」
補中益氣湯
- 1.《雜病廣要》:「_妊婦尿閉_,懷妊之婦,每有小便不通者,此以胎氣下陷、溺孔被壓而然,多以氣虛不能舉胎所致,宜八珍湯、補中益氣湯之類主之。若臨盆之際,胎壓膀胱而小便不通者,宜以手指托起其胎,則小水自出。(《景岳》)」
導赤散
- 1.《大方脈》:「若尿閉不通,先用導赤散加牛膝、鬱金利之,利後仍服前散(見瀉火門)。至若血淋,乃熱傷陽絡之病,血、尿同出,莖中脹痛,症治載四卷淋症門。」
八珍湯
- 1.《雜病廣要》:「_妊婦尿閉_,懷妊之婦,每有小便不通者,此以胎氣下陷、溺孔被壓而然,多以氣虛不能舉胎所致,宜八珍湯、補中益氣湯之類主之。若臨盆之際,胎壓膀胱而小便不通者,宜以手指托起其胎,則小水自出。(《景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