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七制金鈴丸中包含川楝子,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驅蟲止痛: 川楝子性苦寒,入肝、脾經,具有驅蟲、止痛之效。金鈴丸主治小兒疳積、腹痛、蛔蟲病等症,川楝子可驅除腸道寄生蟲,並緩解腹痛。
- 清熱解毒: 川楝子亦能清熱解毒,對於因蟲積引起的發熱、口臭等症狀,具有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七制金鈴丸中加入川楝子,可達到驅蟲止痛、清熱解毒之目的,增強方劑整體療效。
中藥方劑「七制金鈴丸」的組成中,包含補骨脂是因為補骨脂具有補腎壯陽的作用。補骨脂能夠增強腎功能,改善由腎虛引起的症狀,如腰膝酸軟和精力不足。其主要作用是補腎壯陽,幫助方劑提升腎功能。補骨脂的加入能夠增強方劑的療效,使其對腎虛症狀的改善更為顯著。
中藥方劑「七制金鈴丸」的組成中,包含斑蝥是因為斑蝥具有解毒消腫的作用。斑蝥能夠有效清除體內的毒素,並且對於消除腫瘤有一定的效果。其主要作用是解毒消腫,幫助方劑改善相關症狀。斑蝥的使用能夠增強方劑的療效,使其在解毒和消腫方面效果更為顯著。
七制金鈴丸中包含巴豆,主要原因有二:
一、 攻毒拔毒: 巴豆性烈,為峻下逐瘀之品,能強力攻破積聚於體內之毒邪,並將其排出體外。此丸主治痰火鬱結所致之瘰癧、癭瘤、痰核等症,而巴豆的攻毒拔毒作用可有效清除病竈,促進病癒。
二、 引藥入深: 巴豆性辛、熱,能開通閉塞,引導藥力深入病竈,增強藥效。此丸中其他藥物如貝母、半夏等,性質較緩和,巴豆的辛熱之性可助其藥力直達病處,發揮更佳療效。
七制金鈴丸中添加茴香,主要原因有二:
一、 溫中散寒,理氣止痛: 茴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方中金鈴子性寒,容易造成脾胃寒涼,影響藥效。加入茴香可溫脾胃,助金鈴子發揮功效。
二、 協調藥性,增強療效: 方中金鈴子性寒,川楝子性苦寒,配伍使用容易造成寒涼傷胃。茴香性溫,可溫中散寒,協調藥性,避免寒涼之弊,增強藥效。
七制金鈴丸中添加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止痛: 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方中因金鈴子等藥材性寒,容易引起脾胃寒涼,導致腹痛腹脹等症狀。木香的加入,可以溫和脾胃,理氣止痛,緩解金鈴子寒涼對脾胃的影響。
2. 增強藥效: 木香能與方中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增強藥效。例如,木香的理氣作用可以促進金鈴子等藥材的吸收和利用,提高其治療效果。
七制金鈴丸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陽散寒,助藥力達腎: 肉桂性熱,味辛甘,具有溫陽散寒、補腎助陽、行氣止痛的功效。金鈴丸主治腎虛陽痿、精冷滑泄等症,肉桂能溫補腎陽,助藥力直達腎臟,增強藥效。
2. 溫通經絡,引藥上行: 肉桂能溫通經絡,促進藥物吸收和運行,使藥力上行至頭部,改善頭目眩暈、耳鳴等症狀,增強藥物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七制金鈴丸
中藥方劑「七制金鈴丸」,主要成分包括:
川楝子:具有舒肝行氣止痛、驅蟲的功效。可治療胸脅、腹脹痛,疝痛,蟲積腹痛等。
補骨脂:具有補陽、補氣、止瀉和健脾胃等多種傳統代功效。
斑蝥:具有破血消癥、活血化瘀、活絡止痛等功效。
巴豆:具有瀉下、驅蟲殺蟲、峻下逐水、清肺熱利咽、活絡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消食化積等功效。
茴香:性溫味甘,歸脾、胃、肝、腎四經。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驅蟲殺蟲、補腎壯陽、疏肝解鬱、活絡止痛、健脾益氣等功效。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肉桂: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主治功效:
外腎腫大,麻木、疼痛、堅硬,以及奔豚氣疝偏向墜落。
藥方組成介紹:
**補骨脂:**具有補陽、補氣、止瀉和健脾胃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可以刺激腎上腺皮質分泌激素,增加陽氣能量,起到補陽作用。此外,其富含營養成分,能促進能量合成,增強免疫,補充營養,從而補氣。補骨脂還含有生物鹼類物質,可以刺激腸道運動,促進蠕動,止瀉。另外,它性溫,味苦、辛,入脾、腎經,具有健脾益氣、溫腎壯陽的功效。
**川楝子:**性辛溫,歸肝、膽、小腸經,具有舒肝行氣止痛、驅蟲的功效。可治療胸脅、腹脹痛,疝痛,蟲積腹痛等。川楝子含有川楝素、香豆精、乙酸香豆精等成分,具有舒緩肌肉痙攣、改善膽汁分泌和促進腸胃蠕動之效。川楝子性苦、寒,入肝、脾、大腸經,能驅蟲、殺蟲、止痛,常與檳榔、使君子等同用。川楝子性苦寒,功能清肝火、泄鬱熱、行氣止痛,適用於肝鬱化火引起的各種疼痛。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木香主要用於治療胸腹脹滿、嘔吐腹瀉、腹脹滿痛、脾胃不和、氣滯血瘀、濕熱瀉痢、裡急後重、脾虛食少、消化不良、風寒咳嗽、哮喘、情志不舒、鬱鬱寡歡等證狀。
**肉桂:**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n\n對陽虛體弱、手足冰涼、陽痿宮冷、經血不暢、痛經、血瘀、血栓性疾病、寒痹腰痛、胸痹、陰疽、心腹冷癰、寒疝作痛、閉經、痛經、月經不調、陰道濕熱、脾胃虛寒、陽虛畏寒、腹痛吐瀉、月經不調、血虛萎黃、心腹冷痛等症具有良好的療效。
**茴香:**性溫味甘,歸脾、胃、肝、腎四經。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驅蟲殺蟲、補腎壯陽、疏肝解鬱、活絡止痛、健脾益氣等功效。茴香常用於治療消化不良、脘腹脹滿、噁心嘔吐、泄瀉腹痛、寒疝腹痛、睾丸偏墜、少腹冷痛、陽痿、早洩、遺精、肝氣鬱滯、脅肋疼痛、腰痛、小腸氣等症。
**巴豆:**具有瀉下、驅蟲殺蟲、峻下逐水、清肺熱利咽、活絡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消食化積等功效。傳統上用於治療寒邪食積、胸腹脹滿急痛、大便不通、泄瀉痢疾、水腫腹大、痰飲喘滿、喉風喉痹、癰疽、惡瘡疥癬、急性、慢性腸炎、慢性痢疾、急性闌尾炎、瘡瘍、腫毒、皮膚瘙癢等症狀。
**斑蝥:**具有破血消癥、活血化瘀、活絡止痛等功效。可治療癓瘕腫塊、積年頑癬、瘰癧、贅疣、癰疽不潰、惡瘡死肌等癥;瘀血腹痛、產後瘀阻、跌打損傷等;風濕痛、神經痛等;牛皮癬、顏面神經麻痹、劇烈頭痛等。斑蝥外用,療效顯著,但應注意其毒性,不可內服。
總述:
七制金鈴丸的主要成分包括川楝子,補骨脂,斑蝥,巴豆,茴香,木香,肉桂。具有溫裡溫中、溫經散寒、破血消癥、活血化瘀、活絡止痛、補腎壯陽、行氣止痛、消食化積、健脾益氣、疏肝解鬱等多種功效。主治功效為外腎腫大,麻木、疼痛、堅硬,以及奔豚氣疝偏向墜落。
傳統服藥法
川楝子(不蛀者)49個(去皮核,切片,分七制:七個用小茴香2錢5分慢火同炒,並用茴香;七個用破故紙2錢5分同炒,並用故紙;七個用黑牽牛2錢5分同炒,並用牽牛;七個用鹽1錢同炒,並用鹽;七個用斑蝥十四個先去翅翼同炒,去斑蝥不用;七個用巴豆肉十四個切作四段同炒,去巴豆不用;七個用蘿蔔子2錢5分同炒,去蘿蔔子不用),大茴香(炒)青木香2錢5分,南木香2錢5分,辣桂2錢5分。
打墜瘀血證,加元胡索半兩(略炒)、沒藥,為末,酒調下。
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食前鹽、酒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禁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七制金鈴丸, 出處:《夀世保元》卷五。 組成:川楝子(不蛀者)49個(去皮核,切片,分七制:七個用小茴香2錢5分慢火同炒,并用茴香;七個用破故紙2錢5分同炒,并用故紙;七個用黑牽牛2錢5分同炒,并用牽牛;七個用鹽1錢同炒,并用鹽;七個用斑蝥十四個先去翅翼同炒,去斑蝥不用;七個用巴豆肉十四個切作四段同炒,去巴豆不用;七個用蘿蔔子2錢5分同炒,去蘿蔔子不用),大茴香(炒)2錢5分,青木香2錢5分,南木香2錢5分,辣桂2錢5分。 主治:外腎腫大,麻木痛硬,及奔豚疝氣偏墜。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