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澤漆散中包含羌活,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疏散風寒,止痛消腫: 澤漆散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痺痛、關節腫脹等症。羌活性溫,味辛,具有疏散風寒、止痛消腫的功效,與澤漆散中其他藥物如澤漆、秦艽等協同作用,可有效祛除風寒濕邪,緩解痺痛和關節腫脹。
- 引藥入絡: 羌活具有通絡止痛的作用,可引導藥力深入經絡,改善氣血循環,促進藥物滲透到患處,提高藥效。
因此,羌活的加入,可以更好地發揮澤漆散的功效,達到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痺痛、關節腫脹的療效。
澤漆散中加入杏仁,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潤肺止咳: 杏仁味苦甘,性溫,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降氣化痰的功效。澤漆散主治肺熱咳嗽、痰多黃稠等症,杏仁的潤肺止咳作用可以緩解肺熱,幫助痰液排出,達到止咳化痰的效果。
- 輔助瀉肺: 澤漆散以澤漆為君藥,性寒,擅長瀉肺熱,但單用澤漆容易傷肺氣。杏仁性溫,可以溫潤肺氣,避免澤漆過寒傷肺,同時也能輔助澤漆瀉肺熱,提高藥效。
澤漆散中加入旋覆花,主要考慮以下兩點:
- 宣肺止咳:澤漆散主治痰多咳喘,旋覆花性溫,入肺經,具有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與澤漆散中其他藥物如白芥子、前胡等,共同發揮宣肺止咳的功效。
- 降逆止嘔:旋覆花還具有降逆止嘔的作用,可以緩解因痰濁上逆引起的嘔吐,與澤漆散中其他藥物如半夏、陳皮等,共同起到降逆止嘔的作用。
因此,旋覆花在澤漆散中,既能宣肺止咳,又能降逆止嘔,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治療痰多咳喘、嘔吐等症狀的效果。
澤漆散中加入川貝母,主要是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化痰: 川貝母性寒,味甘苦,入肺經,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澤漆散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為主要功效,加入川貝母可增強其清熱化痰之效,緩解因熱毒引起的咳嗽、氣喘等症狀。
- 潤肺止咳: 川貝母能潤肺止咳,對於肺熱咳嗽、痰多粘稠等症狀有較好療效。澤漆散在清熱解毒的同時,也需要兼顧潤肺止咳,加入川貝母可有效緩解肺部燥熱,促進痰液排出,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澤漆散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燥濕化痰:澤漆散主治痰濕阻肺之咳嗽,半夏味辛性溫,能燥濕化痰,且可降逆止嘔,協同澤漆等藥增強祛痰止咳的效果。
- 降逆止嘔:澤漆散中含有澤漆、大戟等辛辣之品,易傷胃氣,引起嘔吐。半夏善降逆止嘔,可緩和藥性,防止藥性過烈損傷脾胃,確保藥效的發揮。
澤漆散中包含豬苓,主要源於其利水滲濕之功效,與方劑整體治則相符。
澤漆散以澤漆為君藥,主治濕熱蘊結、水腫脹滿等症。豬苓性平味甘,入膀胱經,具利水滲濕之效,能協助澤漆消散濕熱,利水消腫。
此外,豬苓亦能健脾利濕,有助於改善因濕熱蘊結導致的脾胃不健,進一步增強利水效果,使方劑功效更加全面。
澤漆散中包含前胡,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化痰:前胡性微寒,味辛,入肺經,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澤漆散主要用於治療風熱咳嗽、痰多黃稠、胸悶氣喘等症狀,而前胡能有效清熱化痰,改善痰液黏稠狀態,使之易於咳出,達到止咳平喘的效果。
- 疏散風熱:前胡還具有疏散風熱的功效,可配合澤漆散中的其他藥物,如澤漆、紫蘇葉等,共同發揮疏風散熱、宣肺止咳的作用,從而更有效地治療風熱咳嗽。
澤漆散中包含大腹皮,主要基於其利水消腫、行氣止痛的功效。
大腹皮性寒味苦,入脾、胃、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消腫止痛的功效。澤漆散以澤漆為君藥,主治水腫,而大腹皮可輔助澤漆利水消腫,並兼具行氣止痛的功效,以緩解水腫伴隨的腹痛、脹滿等症狀。
此外,大腹皮與澤漆的配伍,可相互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利水消腫效果。
澤漆散中加入防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消腫止痛: 防己性味苦寒,入肝、膀胱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止痛的功效。澤漆散主治風濕痺痛、筋骨疼痛、肢體麻木等症,而防己的消腫止痛作用,可以緩解患者的疼痛,減輕炎症反應。
- 祛風濕: 防己能祛風濕,配合澤漆散中其他藥材,如澤漆、川芎等,共同發揮祛風濕止痛的效果,從根源上解決患者的病痛。
總之,防己的加入,不僅可以增強澤漆散的消腫止痛效果,更能協同其他藥材發揮祛風濕的作用,使藥效更加顯著。
澤漆散中包含桑白皮,主要原因如下:
- 宣肺利水:桑白皮性寒,味苦,入肺經,具有宣肺利水、止咳化痰之效。澤漆散以澤漆為君藥,性寒,善於瀉火利水,但容易傷肺氣,桑白皮可佐以宣肺,防止肺氣受損,且其利水功能可配合澤漆散利水消腫之效。
- 清熱解毒:桑白皮亦有清熱解毒之效,可輔助澤漆散治療濕熱蘊結、毒火上炎所致的癰腫瘡毒等症狀。
總之,桑白皮在澤漆散中起到宣肺利水、清熱解毒的輔助作用,與澤漆相配,可增強藥效,使藥物療效更佳。
澤漆散中加入葶藶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利水消腫: 葶藶子性寒,入肺、腎經,具有利水消腫之效。澤漆散主治水腫,而葶藶子可促進水液代謝,排除體內多餘水分,有助於消腫。
- 降氣止咳: 葶藶子亦可降氣止咳,對於因肺熱痰壅所致的咳嗽氣喘,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澤漆散中加入葶藶子,可增強其化痰止咳之效,進一步改善患者的呼吸道症狀。
澤漆散中加入橘皮,主要原因有二:
一、理氣消積:橘皮味辛、苦,性溫,歸脾、胃經。其具有理氣消積、化痰止咳之功效。澤漆散因其藥性較為峻烈,易傷脾胃,加入橘皮可起到理氣消積,緩解其對脾胃的刺激作用,並促進藥力吸收。
二、調和藥性:澤漆散中多為苦寒藥物,橘皮性溫,加入其中可起到調和藥性,避免寒涼之氣傷及脾胃,提升藥效,更安全有效地治療疾病。
主治功效
澤漆散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古文記載,澤漆散主治肺氣壅盛,攻頭面四肢,浮腫,胸膈痰逆,不下飲食。這反映了該方劑主要針對肺部問題引發的一系列症狀,包括體表的水腫、呼吸道的阻塞以及消化不良。
治療原理分析:
澤漆散的組成涵蓋了多種中草藥,其功效相互協調,共同發揮治療作用。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其治療原理:
- 宣肺降氣,化痰止咳:
- 方中杏仁、旋覆花、川貝母、半夏、前胡等藥物均具有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其中,杏仁潤肺化痰,旋覆花降逆氣、消痰涎,川貝母清熱解毒、鎮咳化痰,半夏燥濕化痰、和胃止嘔,前胡宣肺止咳。這些藥物共同作用,可有效緩解因肺氣壅盛導致的胸膈痰逆、咳嗽喘急等症狀。
- 利水消腫,通調水道:
- 豬苓、大腹皮、防己、桑白皮 皆為利水消腫的藥物。豬苓利水消腫、健脾益氣,大腹皮行水利尿,防己利水消腫、舒筋活血,桑白皮清熱解毒、利水消腫。這些藥物通過促進體內水液代謝,排出多餘水分,從而減輕頭面四肢的浮腫症狀。
- 疏風散邪,兼顧表裡:
- 羌活具有祛風除濕、止痛的作用,可疏散外邪,緩解表證。在本方中,羌活的作用可能在於協助其他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並針對某些伴隨的表證,如頭面浮腫等,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 溫服以助藥力:
- 古文記載該方劑需「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生薑具有溫中散寒、和胃止嘔的功效,與其他藥物一同煎煮,可以增強藥效,並有助於改善患者不下飲食的症狀。溫服也有助於藥物吸收,促進藥效發揮。
總結:
澤漆散通過宣肺降氣、化痰止咳、利水消腫、疏風散邪等多重作用機制,針對肺氣壅盛導致的痰阻氣逆、水濕停聚等病理狀態進行治療,從而改善患者的浮腫、喘咳、飲食不下等症狀。該方劑的組成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原則,針對病因病機,選用合適的藥物進行配伍,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傳統服藥法
澤漆半兩,桑根白皮1兩(銼),赤茯苓1兩半,木通1兩(銼),陳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紫蘇莖葉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大腹皮3分(銼)。上為散。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聖濟總錄》卷四十八)。《聖濟總錄》有紫菀一兩半。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宣肺利水、化痰止咳的功效,適用於肺氣壅盛、攻頭面四肢、浮腫、胸膈痰逆、不下飲食等症。但本方性味辛溫,有發散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澤漆散, 出處:《聖惠》卷四十六。 組成:澤漆半兩,桑根白皮1兩(銼),赤茯苓1兩半,木通1兩(銼),陳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紫蘇莖葉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大腹皮3分(銼)。 主治:咳嗽喘急,坐卧不得,面目浮腫。
澤漆散, 出處:《聖惠》卷六。 組成:澤漆1兩,羌活2兩,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麸炒微黃),旋覆花3分,貝母1兩(煨令微黃),半夏1兩(湯浸7遍,去滑),豬苓1兩(去黑皮),前胡3分(去蘆頭),大腹皮3分(銼),漢防己1兩,桑根白皮1分(銼),甜葶藶1兩(隔紙炒令黃色),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 主治:肺氣壅盛,攻頭面四肢,浮腫,胸膈痰逆,不下飲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