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鱉甲牛膝湯中加入鱉甲,主要是利用其滋陰涼血、軟堅散結的功效。
鱉甲味甘鹹,性寒,歸入肝、腎經。其性寒涼,能清熱解毒,尤其擅長治療血熱妄行引起的各種出血症狀,例如吐血、衄血、咯血等。同時,鱉甲也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能滋養肝腎陰液,緩解陰虛火旺引起的症狀。
另一方面,鱉甲的軟堅散結作用,可以幫助消散瘀積,促進組織修復,對於一些肝脾腫大、瘰癧等疾病也有輔助治療的效果。因此,在鱉甲牛膝湯中加入鱉甲,可以更好地發揮藥效,達到治療目的。
鱉甲牛膝湯中使用川牛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增強利水滲濕之力: 川牛膝性寒,入肝、腎經,具有利水滲濕、通經活絡的功效。與鱉甲、牛膝一同使用,可加強利水消腫的效力,針對濕熱下注、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起到更顯著的作用。
- 引藥下行: 川牛膝味苦,具有引藥下行的功效,可將鱉甲、牛膝等藥物的藥力引導至下焦,更有效地治療下焦濕熱、水腫等病症。
鱉甲牛膝湯中加入當歸,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滋陰補血: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補血養血之效。鱉甲、牛膝則以滋陰補腎為主,當歸的加入可平衡藥性,促進血行,使藥效更為全面。
-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 鱉甲牛膝湯以滋陰補腎為主,而當歸可調節氣血,使藥性更加溫和,避免單味藥性過於寒涼,進一步提高藥效。同時,當歸可促進鱉甲、牛膝的吸收利用,提升藥物療效。
鱉甲牛膝湯中加入陳皮,主要有兩方面的考量:
- 理氣健脾,助藥力達脾腎: 鱉甲、牛膝皆偏寒涼,入腎經,善於滋陰補腎,但可能影響脾胃運化。陳皮味辛、性溫,入脾胃經,能理氣健脾,燥濕化痰,可協同鱉甲、牛膝,使藥力更好地到達脾腎,避免藥性過於寒涼,損傷脾胃。
- 調和藥性,減少副作用: 鱉甲性寒,牛膝性微寒,長期服用可能引起脾胃虛寒,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狀。陳皮味辛溫,能中和鱉甲、牛膝的寒涼之性,減輕藥物的副作用,使藥效更加平和,更易於患者接受。
鱉甲牛膝湯是一張傳統中醫方劑,主要用於治療肝腎陰虛所致的各種症狀。此方中包含了鱉甲、牛膝等多種草藥,而加入柴胡這一成分主要是考慮到其疏肝解鬱、調和肝脾的功效。在臨床應用上,肝腎陰虛常伴隨著肝氣鬱結的情況,患者可能會出現胸脹不適、情緒波動等症狀。柴胡能夠疏暢肝氣,幫助改善這些不適,同時它還能協調其他藥物的作用,增強整體療效。此外,由於該方劑主要用於滋補肝腎,柴胡的存在可以防止藥物過於滋膩,有助於藥性的平衡與流通。因此,在鱉甲牛膝湯中加入柴胡,不僅能夠針對病機進行治療,還能調節體內氣血運行,從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鱉甲牛膝湯】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足厥陰瘧」,屬中醫瘧疾範疇,其病位在肝經,因肝經循行過腰腹、繞陰器,故見以下典型症狀:
- 肝經鬱滯:腰痛、少腹脹滿、小便不利如癃(排尿不暢),反映肝氣疏泄失職,水道不利。
- 肝氣抑鬱:意恐懼、易太息(嘆息),為肝氣不舒、情志失調之象。
- 瘧疾寒熱:先寒後熱,甚者面色蒼青如瀕死狀,屬肝經陰陽氣血失和,邪正交爭劇烈。
- 兼夾熱象:頭痛而渴,提示肝鬱化熱或暑邪未清。
此證屬「肝鬱血虛兼濕熱內阻」,故方藥組合以調肝、活血、清熱為主,兼顧利濕。
二、組成邏輯推理及治療原理
(一)基礎方組成與配伍思路
[鱉甲]
- 性味鹹寒,入肝經,滋陰潛陽、軟堅散結。
- 針對瘧疾「往來寒熱」之特性,能「截瘧」(止瘧),兼清肝經伏熱;「倍鱉甲」更強其退虛熱之效。
[牛膝]
- 性苦酸平,下行肝腎,活血通經、利水通淋。
- 治腰痛、小便不利,引藥下行,疏通肝經鬱滯,兼利濕熱。
[當歸]
- 補血活血,養肝體以助肝用,緩解肝鬱血虛之恐懼、太息。
- 脾胃弱者去之,恐其滑腸滋膩。
[陳皮]
- 理氣健脾,防滋膩藥滯氣,助運化水濕,解決少腹滿、瘧疾濕滯問題。
[柴胡]
- 疏肝解鬱、和解少陽,為治瘧寒熱往來之要藥,協同鱉甲調和肝經陰陽。
(二)加減法解析
熱甚傷陰(口渴):
- 加花粉、麥冬、知母,清熱生津,彌補鱉甲退熱力之不足,兼顧肺胃之燥。
脾胃虛弱(溏泄):
- 去當歸,加人參補脾氣,固護中焦以防肝病傳脾。
寒甚陽虛(指甲青黯):
- 加人參、薑皮、桂枝,溫補脾陽、散寒通脈,治肝經寒凝重證。
肺火忌參:
- 人參助熱,恐熱邪壅肺,故以原方疏肝為主,多服自效。
(三)治療原理總述
此方以「疏肝活血、清熱利濕」為核心:
- 調肝:柴胡疏泄氣機,當歸養血柔肝,鱉甲清熱軟堅,共解肝經鬱滯。
- 利濕:牛膝引濕下行,陳皮理氣化濕,改善小便不利、少腹滿。
- 和陰陽:針對瘧疾寒熱,柴胡和解,鱉甲清伏熱,加減法兼顧寒熱虛實。
輔以「先服三黃石膏湯」,乃因暑邪未清時,需急清表裏熱毒,待暑退後再調肝本,體現「急則治標,緩則治本」之層次。
此方結構嚴謹,標本兼顧,針對足厥陰瘧之病機「肝鬱、血虛、濕熱、寒熱錯雜」而設,展現中醫辨證之精妙。
傳統服藥法
鱉甲、牛膝、當歸、陳皮、柴胡。
熱甚而渴,倍鱉甲,加花粉、麥冬、知母;脾胃弱或溏泄,去當歸,加人參;寒甚寒多,指甲青黯,加人參、薑皮、桂枝;肺火忌用參,只多服本方。
先用三黃石膏湯以祛暑邪,次用本方。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鱉甲牛膝湯, 出處:《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五。 組成:鱉甲、牛膝、當歸、陳皮、柴胡。 主治:足厥陰瘧。腰痛,少腹滿,小便不利如癃狀,意恐懼,易太息,先寒後熱,甚者色蒼蒼如欲死,或頭疼而渴。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