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仙散

DI XIAN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本事》卷四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3%
脾經 16%
膀胱經 16%
腎經 16%
肝經 16%
心經 0%
胃經 0%
肺經
脾經
膀胱經
腎經
肝經
心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地仙散中包含地骨皮,主要有以下原因:

  1. 清熱解毒: 地骨皮味甘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效,可治療熱病發熱、口渴咽乾、盜汗、吐血、衄血等症狀。地仙散作為清熱解毒方劑,加入地骨皮可增強其清熱解毒之力。
  2. 滋陰潤燥: 地骨皮兼具滋陰潤燥的作用,可改善陰虛津虧所致的口乾舌燥、皮膚乾燥、五心煩熱等症狀。地仙散若有滋陰潤燥的功效,地骨皮的加入則可加強其效力。

地仙散中包含防風,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祛風散寒,止痛止癢:防風性味辛溫,具有祛風散寒、止痛止癢的功效。地仙散多用於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皮膚瘙癢、疼痛、麻木等症狀,防風能有效疏散風寒濕邪,緩解症狀。
  2. 配伍增效:地仙散中其他藥物如蒼朮、白芷、當歸等,也具有祛風散寒、止痛止癢的功效。防風與這些藥物配伍,相輔相成,增強藥效,提高治療效果。

地仙散中含有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保護脾胃的作用。地仙散中可能包含其他較為偏燥或寒涼的藥物,加入甘草可以緩解這些藥物的副作用,使藥性更平和,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2. 增強藥效:甘草本身也具有某些藥效,例如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緩解疼痛等。與其他藥物配合使用,可以增強整體藥效,使治療效果更顯著。

主治功效


地仙散

  • 地骨皮:味甘,性寒。歸肺、胃經。具有清虛熱、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
  • 防風:味辛,性微溫。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溼、解毒透疹的功效。
  • 甘草:味甘,性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主治功效

  • 骨蒸肌熱:指體內熱氣蒸灼骨骼和肌肉,導致骨頭和肌肉發熱疼痛的症狀。
  • 傷寒、伏暑後煩熱不安:指因傷寒或伏暑而引起的煩熱、不安、難以入眠的症狀。

方劑組成

  • 地骨皮:30克
  • 防風:10克
  • 甘草:6克

用法用量

  • 將地骨皮、防風、甘草洗淨,切碎,加水煎服,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服用。

注意事項

  • 服藥期間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 孕婦、哺乳期婦女慎用。
  • 兒童、老人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總結

中藥方劑“地仙散”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骨蒸肌熱、傷寒、伏暑後煩熱不安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清熱涼血、除煩安神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骨蒸肌熱和傷寒、伏暑後煩熱不安等症狀。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陰虛火旺。
  • 本方有出汗、口乾、便秘等副作用,如果出現這些症狀,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肺結核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骨質疏鬆症口乾口渴心情煩燥舌頭僵硬,活動不靈

相同名稱方劑


地仙散, 出處:《普濟方》卷二三六引《經驗方》。 組成:北地骨皮1兩,防風1兩,人參2錢半,雞蘇2錢半,甘草2錢半。 主治:骨蒸肌熱,一切虛煩。

地仙散, 出處:《衛生寶鑑》卷五。 組成:地骨皮1兩,防風1兩,人參半兩,甘草半兩。 主治:生津液。主治:心臟積熱口乾,或煩渴,頰赤,舌澀,及汗後餘熱。

地仙散, 出處:《得效》卷九。 組成:地骨皮2兩,防風(去蘆)1兩,甘草半兩,麥門冬1兩(去心)。 主治:生津液而清肺火。主治:骨蒸肌熱,一切虛勞煩躁。

地仙散, 出處:《本事》卷四。 組成:地骨皮(洗,去心)1兩,防風(去钗股)1兩,甘草(炙)1分。 主治:解一切虛煩躁,生津液。主治:骨蒸肌熱。傷寒、伏暑後煩熱不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