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主治功效
九味檳榔加吳茯湯
整體功效
清熱破結,散痞化積。
主治
心臟神經症,高血壓症,甲狀腺腫,心筋炎,胃腸炎,多發性神經炎,癲癇,皰疹,風濕痛,肺結核,疲勞病,貧血症,更年期障礙。腳氣,浮腫,動悸,短氣,腹痞積,氣血凝滯。
本方由檳榔、厚朴、桂枝、橘皮、紫蘇葉、甘草、生薑、木香、大黃、吳茱萸、茯苓組成。檳榔性味苦、辛、溫,入肝、胃、大腸經。具有破結消積、行氣導滯的功效。厚朴性味辛、苦、溫,入肺、大腸經。具有行氣寬中、燥濕化痰的功效。桂枝性味辛、甘、溫,入肺、膀胱經。具有發汗解肌、溫經通脈的功效。橘皮性味辛、苦、甘、溫,入肺、脾經。具有理氣化痰、燥濕健脾的功效。紫蘇葉性味辛、溫,入肺、肝經。具有散寒解表、行氣和胃的功效。甘草性味甘、平,入心、肺、脾、胃經。具有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的功效。生薑性味辛、溫,入肺、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降逆止呃的功效。木香性味辛、苦、溫,入肺、大腸經。具有行氣止痛、醒脾開胃的功效。大黃性味苦、寒,入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涼血解毒的功效。吳茱萸性味辛、苦、溫,入肝、胃經。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嘔的功效。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效。
本方具有清熱破結、散痞化積的功效。臨床上常用於治療心臟神經症、高血壓症、甲狀腺腫、心筋炎、胃腸炎、多發性神經炎、癲癇、皰疹、風濕痛、肺結核、疲勞病、貧血症、更年期障礙。腳氣,浮腫,動悸,短氣,腹痞積,氣血凝滯。
文獻參考
中藥功效分類
中藥 | 功效 | 解釋 |
---|---|---|
檳榔 | 破結消積、行氣導滯 | 具有破結消積、行氣導滯的功效。 |
厚朴 | 行氣寬中、燥濕化痰 | 具有行氣寬中、燥濕化痰的功效。 |
桂枝 | 發汗解肌、溫經通脈 | 具有發汗解肌、溫經通脈的功效。 |
橘皮 | 理氣化痰、燥濕健脾 | 具有理氣化痰、燥濕健脾的功效。 |
紫蘇葉 | 散寒解表、行氣和胃 | 具有散寒解表、行氣和胃的功效。 |
甘草 | 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 |
傳統服藥法
檳榔 4.0,厚朴 3.0,茯苓 3.0,桂皮 3.0,陳皮 3.0, 紫蘇葉 1.5,甘草 1.0,生薑 1.0,木香 1.0,木黃 1.0, 吳茱萸 1.0。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檳榔為君藥,具有破結消積、行氣導滯的功效。厚朴、桂枝、橘皮、紫蘇葉、甘草、生薑、木香、大黃、吳茱萸、茯苓等均為臣藥,具有行氣、燥濕、化痰、健脾、溫中、止痛、和胃、利水等功效。諸藥合用,共奏清熱破結、散痞化積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孕婦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