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靈蓋飲

TIAN LING GAI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22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7%
胃經 16%
肝經 14%
腎經 12%
心經 9%
三焦經 7%
膽經 7%
心包經 5%
脾經 3%
小腸經 1%
膀胱經 1%
大腸經 1%
肺經
胃經
肝經
腎經
心經
三焦經
膽經
心包經
脾經
小腸經
膀胱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天靈蓋飲」中的天靈蓋,實際上是指人頭骨的頂骨部分。在古代醫學中,天靈蓋被認為具有鎮驚安神、固齒止痛的作用。在該方劑中,天靈蓋可能用於治療因驚嚇所致的不安或牙齒疼痛等症狀。

天靈蓋飲方中加入柴胡,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1. 疏肝解鬱,升清止嘔: 柴胡性微寒,味苦,歸肝膽經。其善於疏肝解鬱,升清止嘔。對於因肝氣鬱結,上逆犯胃所致的頭昏腦脹、嘔吐等症狀,柴胡能起到疏肝理氣、升清止嘔的作用,有助於緩解患者的頭部不適。
  2. 調和氣血,扶正祛邪: 柴胡能調和氣血,使氣血運行通暢,並能扶正祛邪,提升機體抵抗力。對於一些因氣血失調、邪氣入侵所致的頭部疾病,柴胡能起到調節氣血、扶正祛邪的作用,有助於恢復患者的健康。

綜上所述,柴胡在天靈蓋飲方中起到疏肝解鬱、升清止嘔、調和氣血、扶正祛邪的作用,對於治療頭部疾病具有重要意義。

「天靈蓋飲」方劑中使用「鱉甲」,其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平肝熄風: 鱉甲性寒,味甘鹹,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平肝熄風之效。對於因熱毒上擾、肝風內動所致的眩暈、頭痛、神志不清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2. 滋陰降火、涼血止血: 鱉甲亦能滋陰降火,涼血止血。對於因陰虛火旺、血熱妄行所導致的頭暈目眩、口燥咽乾、鼻衄等症狀,也有較好的療效。

天靈蓋飲中加入川貝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化痰:川貝母性寒,味甘苦,入肺經,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天靈蓋飲多用於治療痰熱咳嗽、頭痛眩暈等症,川貝母可有效清除肺熱,化解痰液,緩解咳嗽症狀。
  2. 宣肺利咽:川貝母具有宣肺利咽的作用,能通暢肺氣,緩解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天靈蓋飲常用於治療咽喉炎症,川貝母的加入可幫助消炎止痛,促進咽喉恢復。

綜上所述,川貝母在天靈蓋飲方劑中發揮着清熱化痰、宣肺利咽的作用,對於治療痰熱咳嗽、頭痛眩暈、咽喉炎症等症具有重要意義。

天靈蓋飲方劑中加入知母,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瀉火: 知母性寒,味苦,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滋陰降火的功效。天靈蓋飲主治熱病引起的頭痛、神昏、煩躁等症,知母可清泄心火、降解熱毒,緩解患者的熱性病症。
  2. 滋陰潤燥: 知母除了清熱瀉火外,還兼具滋陰潤燥的功效。天靈蓋飲中往往配合其他滋陰藥物,如生地、玄參等,共同滋養陰液,緩解熱病造成的津液耗損,使患者恢復元氣。

天靈蓋飲中加入柳枝,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利濕通絡的功效。

柳枝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濕通絡的功效。其清熱解毒作用可針對外感風熱、濕熱所致的頭痛、發熱、口渴、咽痛等症狀,而利濕通絡的功效則可幫助改善因濕熱阻滯經絡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

因此,在治療頭風頭痛、熱病頭痛、濕熱頭痛等症狀時,加入柳枝有助於清熱解毒,疏散風熱,利濕通絡,達到止痛止癢、清熱解毒的效果。

天靈蓋飲中加入青蒿,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青蒿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效。天靈蓋飲多用於治療頭部熱症,如頭痛發熱、神志不清等,青蒿的清熱解毒之效能可有效改善頭部炎症,達到清熱解毒的目的。
  2. 疏散風熱:青蒿亦具疏散風熱之效,可治療風熱頭痛,並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頭部供血不足,緩解頭部疼痛。天靈蓋飲中加入青蒿,可以更有效地疏散風熱,達到治療頭痛的功效。

「天靈蓋飲」方劑中使用淡豆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解毒: 淡豆豉性寒味甘,具清熱解毒之效,可解表散熱、消腫止痛,對於因熱毒壅滯所致的頭痛、發熱、神志不清等症狀,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2. 疏散風邪: 淡豆豉亦有疏散風邪之功,能通達表裡,使邪氣得以排出,對於風熱感冒、風寒感冒等症,皆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因此,淡豆豉在「天靈蓋飲」中起到清熱解毒、疏散風邪的功效,有助於緩解頭部疾病,並促進機體康復。

天靈蓋飲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緩和藥性、調和脾胃、解毒止痛等作用。天靈蓋飲常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等症,其中可能含有較為辛辣或燥熱的藥材,加入甘草可以調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燥烈,保護脾胃,減少副作用。
  2. 增強療效: 甘草與其他藥材配伍,可以增強藥效。例如,甘草與黃芪配伍,可以增強補氣作用;與桂枝配伍,可以增強散寒作用。因此,甘草在天靈蓋飲中起到調和藥性、增強療效的作用。

天靈蓋飲中加入蔥白,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發散風寒,通陽開竅:蔥白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發散風寒、通陽開竅之功效。對於因風寒侵襲導致的頭疼、鼻塞、流涕等症狀,蔥白能有效驅散寒邪,疏通經絡,改善頭部血液循環,達到通竅止痛的效果。
  2. 解毒散瘀,消腫止痛:蔥白還具有解毒散瘀、消腫止痛的作用。對於一些由外傷或感染引起的頭部腫痛、瘀血,蔥白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綜上所述,蔥白在天靈蓋飲中起到了發散風寒、通陽開竅、解毒散瘀、消腫止痛的作用,有助於治療頭部疾病。

天靈蓋飲中加入薤白,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一、開胸散結,行氣止痛:薤白味辛,性溫,入肺、脾經,具有行氣散結、止痛的效果。天靈蓋飲常用於治療胸悶、心痛、氣滯血瘀等症,薤白可幫助開胸散結,改善氣血循環,緩解胸痛不適。

二、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天靈蓋飲中常會搭配其他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作用的藥材,例如川芎、丹參等。薤白與這些藥材共同作用,能夠更有效地解除瘀滯,緩解疼痛,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天靈蓋飲」方劑中加入「阿魏」,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開竅醒神:阿魏辛溫走竄,能通竅開閉,振奮心脾,對於神志昏迷、痰迷心竅等症狀,有開竅醒神的功效,有助於患者恢復意識。
  2. 散寒止痛:阿魏亦可散寒止痛,對於因寒邪入侵導致的頭痛、頭暈等症狀,具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天靈蓋飲中加入阿魏,旨在通過其開竅醒神和散寒止痛的功效,改善患者的頭部症狀,達到治療目的。

主治功效


天靈蓋飲

  • 藥名: 天靈蓋飲
  • 藥組成: 天靈蓋、柴胡、鱉甲、川貝母、知母、柳枝、青蒿、淡豆豉、甘草、蔥白、薤白、阿魏、
  • 適應症: 成年男性與成年女性因憂急過度而導致的身體勞累。

天靈蓋飲組成介紹:

  • 天靈蓋: 味淡、甘,性寒,歸肝、腎經。具有滋陰、補氣、清熱瀉火、平肝息風、降氣、清虛熱、調經等功效。
  • 柴胡: 味苦、微寒,歸肝、膽經。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等功效。
  • 鱉甲: 味鹹、甘,性寒,歸肝、腎經。具有滋陰、補氣、清熱瀉火、平肝息風、降氣、清虛熱、調經等功效。
  • 川貝母: 味甘、微苦,性微寒,歸肺、胃經。具有清肺熱、化痰、潤肺、止咳、平喘、鎮咳、祛痰、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功效。
  • 知母: 味苦、微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
  • 柳枝: 味苦、性寒,歸肝、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散瘀止痛、消腫止痛的功效。
  • 青蒿: 味苦、性寒,歸肝、膽經。具有清虛熱、清熱瀉火、治瘧疾、解毒、清熱解毒、驅蟲殺蟲等功效。
  • 淡豆豉: 味甘鹹、性寒,歸肺、胃經。具有散風熱、降氣、除煩、清熱解毒和消食化積的功效。
  • 甘草: 味甘、性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蔥白: 味辛、性溫,歸肺、胃二經。具有發散風寒、解表透疹、發汗解表、通陽、利尿、解毒、祛風除濕、安胎、驅蟲殺蟲、通經絡、清熱解毒等功效。
  • 薤白: 味辛、性溫,歸肺、胃二經。具有理氣行氣、補氣、健脾胃、散結、安胎、止瀉、活絡止痛等功效。
  • 阿魏: 味辛、性溫,歸脾胃經。具有驅蟲殺蟲、解毒、止瀉、消食化積和治瘧的功效。

藥理作用:

天靈蓋飲具有滋陰清熱、補氣養血、寧心安神、健脾益氣的功效。

臨牀應用:

天靈蓋飲主要用於治療成年男性與成年女性因憂急過度而導致的身體勞累。

禁忌:

  • 有熱病、陰虛火旺、肝火旺盛、出血傾曏者禁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禁用。
  • 兒童禁用。

傳統服藥法


天靈蓋(酥炙黃)1兩,柴胡(去苗)1兩,鱉甲(醋炙,去裙襴)1兩,貝母(去心)1兩,桑根1兩,白皮1兩,知母(炒)1兩,桃枝1握,柳枝1握,青蒿1握,豉心1合(炒),甘草3分(炙),蔥白7莖,薤白7莖,阿魏半兩(研,炒)。
上藥除阿魏外,銼如麻豆大,拌勻。
每服5錢匕,以童便1盞半,浸隔宿,煎取6分,去滓,空心頓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

相同名稱方劑


天靈蓋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八十七。 組成:天靈蓋(酥炙黃)1兩,柴胡(去苗)1兩,鱉甲(醋炙,去裙襴)1兩,貝母(去心)1兩,桑根1兩,白皮1兩,知母(炒)1兩,桃枝1握,柳枝1握,青蒿1握,豉心1合(炒),甘草3分(炙),蔥白7莖,薤白7莖,阿魏半兩(研,炒)。 主治:男子、婦人暴急成勞。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