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門冬煎

TIAN MEN DONG JI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雞峰》卷十一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8

熱/寒比例

偏寒 (0.56)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3%
心經 25%
脾經 16%
腎經 16%
大腸經 8%
胃經 0%
肺經
心經
脾經
腎經
大腸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天門冬煎以天門冬為單味藥,其組成僅此一味,故名為「天門冬煎」。天門冬性寒味甘,入肺、腎經,具有滋陰潤肺、清心除煩、養胃生津的功效。

單味天門冬煎劑,適用於陰虛肺燥、乾咳少痰、心煩失眠、口燥咽乾、胃陰不足、津液虧損等症狀。其功效直接而單純,藥性平和,適合多種病症的輔助治療。

天門冬煎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 天門冬性寒,入肺、胃經,善滋陰潤肺,但其性偏寒,易損傷脾胃。茯苓性平,味甘淡,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溼、寧心安神之效。加入茯苓可以健脾胃,促進脾胃運化,增強天門冬滋陰潤肺的功效,防止寒涼之性損傷脾胃。
  2. 配伍增效: 茯苓利水滲溼,可協助天門冬清除體內溼邪,並增強其滋陰潤肺之效。同時,茯苓還可寧心安神,與天門冬共奏養心安神之效,有助於提高藥效。

天門冬煎方中加入川貝母,主要是利用兩者藥性相輔相成的特性,達到更好的療效。

天門冬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養陰潤肺、清心除煩的功效。川貝母性涼,味甘苦,入肺經,具有清熱化痰、潤肺止咳的功效。

兩者合用,一則可以增強清熱化痰的功效,二則可以加強滋陰潤肺的效果,對於肺熱燥咳、咽喉腫痛、心煩失眠等症狀有很好的療效。

天門冬煎方中加入杏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潤肺止咳:天門冬性寒,善於滋陰潤肺,但單用寒涼之品,易傷脾胃。杏仁味苦性溫,入肺經,有止咳化痰、潤肺降氣之效,可緩解天門冬的寒涼之性,避免其過於滋陰而傷及脾胃。
  2. 宣肺通竅:杏仁具有宣肺通竅之功,可改善肺氣壅塞、呼吸不暢等症狀,與天門冬的滋陰潤肺作用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潤肺止咳、宣肺通竅的效果。

總之,天門冬煎方中加入杏仁,旨在取其潤肺止咳、宣肺通竅之功效,協調藥性,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天門冬煎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 天門冬性寒,甘草性甘溫,二者相配,可以調和藥性,避免寒涼過度,使藥效更平和。
  2. 增強療效: 甘草味甘,具有益氣和中、緩急止痛的功效,與天門冬配合,可以增強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功效,使治療效果更顯著。

總之,甘草在「天門冬煎」中起著調和藥性、增強療效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藥材之一。

主治功效


天門冬煎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奇效良方》、《本草綱目》、《聖濟總錄》、《雞峰普濟方》、《錢氏秘傳產科方書名試驗錄》、《幼幼新書》、《金匱翼》、《外臺秘要》、《太平聖惠方》、《楊氏家藏方》等古籍文獻記載,天門冬煎的應用廣泛,主要功效可歸納如下:

一、 治療肺系疾病:

  • 咳嗽: 天門冬煎是治療咳嗽的常用方劑,無論是因肺熱引起的實咳、燥咳,或虛勞久咳,均有應用。文獻中明確提到「治肺熱實咳嗽,涕唾稠黏,氣促急,不思食」、「治骨蒸勞咳嗽」、「治肺臟風壅,咳嗽稠痰」等。其治療原理可能與天門冬的滋陰潤肺、川貝母的化痰止咳,以及杏仁的宣肺止咳等作用相關。
  • 喘促: 文獻中屢次提及天門冬煎用於治療「喘促」、「上氣」,表明其具有平喘的功效。這與天門冬的滋陰降火,以及杏仁的宣肺等作用相關。
  • 肺痿: 《聖濟總錄》記載天門冬煎可治「肺痿咳嗽吐涎沫,咽燥而渴者」,顯示其能夠滋養肺陰,改善肺虛所致的咳嗽。
  • 肺熱: 天門冬煎被用於治療肺熱引起的諸多症狀,如《太平聖惠方》記載「治肺臟壅熱。久嗽。涕唾稠黏。氣促不能食」,說明其具有清瀉肺熱的功效。
  • 咽喉疾病: 《聖濟總錄》中多處記載天門冬煎用於治療咽喉腫痛、咽喉不利等,甚至可以治療喉癰。其作用機理可能與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相關。
  • 痰液稠黏: 文獻中多次提到「涕唾稠黏」,表明天門冬煎對於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亦有較好療效。

二、 治療其他疾病:

  • 消渴: 《聖濟總錄》記載天門冬煎可治「消渴煩躁,驚悸不安」,說明其可能具有生津止渴、安神定驚之功效。
  • 風癲: 《聖濟總錄》記載天門冬煎可治「風癲卒發仆地。口吐涎沫。不省人事」,顯示其可能具有息風止痙的作用。
  • 腳氣:《聖濟總錄》記載天門冬煎丸可治腳氣,可能与其活血通?、利?消?相?。
  • 乳石發:《聖濟總錄》記載天門冬煎可治療乳石發,并能「定肺氣,止喘嗽」,說明其?于由乳石病引?的肺系疾病具有治?作用。
  • 產後疾病: 《錢氏秘傳產科方書名試驗錄》提到將天門冬煎與其他藥物合用,治療產後血熱,顯示其可用于??科疾病的治?。
  • 骨蒸勞熱: 《奇效良方》及《雞峰普濟方》皆指出天門冬煎可治骨蒸勞熱。此病症多由陰虛內熱所致,天門冬煎的滋陰降火功效可有效?解。
  • 水病: 《本草綱目》引《肘後》和《普濟》的內容,提及以天門冬煎配合土狗等藥材治療水病,顯示其具有利水消?的功效。

三、 滋補強身:

  • 益氣力: 《本草綱目》記載天門冬煎具有「益氣力,悅澤人面」的作用,顯示其具有滋補強壯的功效。
  • 養肌膚: 《聖濟總錄》提及天門冬煎可「養肌膚」,表明其可能具有改善皮膚狀況的功效。
  • 強骨髓: 《聖濟總錄》??天門冬煎具有「?骨髓」的功效,体?其滋?骨骼的作用。

總結:

天門冬煎的主要治療原理是通過滋陰潤肺、化痰止咳、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等多重作用,來達到治療咳嗽、喘促、肺熱、咽喉腫痛等疾病的目的。同時,其滋補強身的作用亦不可忽視,可用于改善體虛、病後虛弱等情況。

治療原理分析:

天門冬煎的治療原理,主要體現在方中藥物的相互協同作用:

  • 天門冬: 作為方中主藥,其滋陰潤肺、清熱降火的功效是治療肺系疾病的關鍵,同時兼具滋補強身的作用。
  • 茯苓: 利水滲濕,健脾益氣,可以輔助排除體內濕邪,兼?改善脾胃功能,增??效。
  • 川貝母: 化痰止咳,平喘定喘,加?了方?治?咳嗽、喘促的功效。
  • 杏仁: 宣肺止咳,利于肺气的通?,增?了方?的整体?效。
  • 甘草: ?和??,?急止痛,既能?助?效的??,又能?解病痛。

通過以上藥物的合理配伍,天門冬煎不僅能夠針對性地治療各種肺系疾病,同時亦能兼顧整體調理,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天門冬2兩半,白茯苓1兩,貝母1兩,杏仁1兩,甘草3分。
潤肺養心。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食後含化1粒。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養陰、潤肺止咳的功效,適合於肺熱燥咳、乾咳少痰、骨蒸勞熱等症。但陰虛火旺、咳嗽痰多者不宜使用。

相關疾病


咳血肺氣腫咳嗽氣喘肺結核坐骨神經痛半身不遂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痲風 [漢生氏病]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肺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

相同名稱方劑


天門冬煎, 出處:《雞峰》卷十一。 組成:天門冬2兩半,白茯苓1兩,貝母1兩,杏仁1兩,甘草3分。 主治:潤肺養心。主治:骨蒸勞熱,咳嗽。

天門冬煎, 出處:《聖惠》卷九十五。 組成:天門冬1石(去心,納瓷器中,密蓋口,以蠟封其上,埋燥室中,經1年開看,如糖色。)。 主治:久服延年不老。主治:大風。

天門冬煎, 出處:《聖濟總錄》卷十五。 組成:天門冬(淨洗,浸3日,去心,細切)7斤,生地黃30斤(肥者,淘洗,細切)。 主治:風癲,卒發僕地,口吐涎沫,不省人事。

天門冬煎, 出處:《聖惠》卷九十五。 組成:生天門冬10斤(去心,銼碎)。 主治:益氣力,延年不饑。保定肺氣,去寒熱,養肌膚,利小便,強骨髓。主治:三蟲,暴中,偏風,濕痹。

天門冬煎, 出處:《聖惠》卷四十六。 組成:天門冬2兩半(去心焙),紫菀1兩(去苗土),桔梗1兩(去蘆頭),貝母1兩半(煨微黃),赤茯苓3兩,桑根白皮1兩(銼),木通1兩(銼,以上都搗羅爲末),生地黃汁5合,生麥門冬汁3合,生薑汁1合,藕汁2合,酥2合,白蜜3合。 主治:咳嗽,痰唾稠粘,上氣促急,心胸煩滿,不能飲食。

天門冬煎, 出處:《聖惠》卷六。 組成:天門冬2兩(去心,以水1升半,煮令極爛,候水盡細研),紫菀1兩(洗,去苗土),桔梗1兩(去蘆頭),貝母1兩(煨令微黃),赤茯苓1兩半,木通1兩(銼),桑根白皮1兩(銼)(以上同搗細,羅爲散),生地黃汁4合,藕汁3合,生麥門冬汁3合,酥2合(兩),白蜜3合。 主治:肺臟壅熱,久嗽,涕唾稠粘,氣促不能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