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出處典籍:《金匱》卷上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5%
脾經 25%
肺經 25%
腎經 8%
大腸經 8%
胃經 8%
心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大腸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4

主治功效

茯苓杏仁甘草湯

整體功效: 溫肺化飲,利水消腫。

主治: 胸痹,胸中氣塞,短氣濕溫,兩脛逆冷,胸滿頭眩重疼,妄言多汗,其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

本方由茯苓、杏仁、甘草組成,具有溫肺化飲、利水消腫的功效。主治胸痹、胸中氣塞、短氣等症。濕溫、兩脛逆冷、胸滿頭眩重疼、妄言多汗,其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等症,均可使用本方治療。

文獻參考:金匱要略

中藥功效分類功效及解釋:

傳統服藥法

茯苓3兩,杏仁50,甘草1兩。
以水1鬥,煮取5升,溫服1升,日3次。不愈,更服。
茯苓湯(《千金》卷十三)、茯苓杏仁湯(《杏苑》卷三)。

方劑組成解釋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肺、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寧心安神的功效。杏仁味苦、甘,性溫,入肺經,具有宣肺降氣、潤肺止咳、滑腸通便的功效。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心、肝經,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的功效。三味藥合用,共奏溫肺化飲、利水消腫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溫燥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梅尼爾氏病
動脈粥樣硬化
心絞痛
心內膜炎
心肌梗塞
肺性心臟病
心包炎
四肢麻痺癱瘓
風濕性心臟病
二尖瓣狹窄
三尖瓣疾病
高血壓性心臟病
腦內出血
腦動脈阻塞
腦血栓塞

相同名稱方劑

茯苓杏仁甘草湯, 出處:《金匱》卷上。 組成:茯苓3兩,杏仁50,甘草1兩。 主治:胸痹,胸中氣塞,短氣。濕溫,兩脛逆冷,胸滿頭眩重疼,妄言多汗,其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銀杏湯

相似度 80%

天門冬煎

相似度 75%

雙鴛湯

相似度 66%

安胎寄生湯

相似度 66%

六安煎

相似度 66%

蛤蚧湯

相似度 66%

三抝湯

相似度 66%

百合紫菀湯

相似度 66%

肅音湯

相似度 66%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