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積散
HUA J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偏熱 (1.27)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化積散中加入山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消食化積:山楂味酸甘,性微溫,入脾胃經,具有消食積、化瘀滯、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脾胃積滯、消化不良、腹脹飽滿等症狀,山楂能有效促進消化,改善食慾。
- 活血化瘀:山楂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對於一些因氣滯血瘀引起的腹痛、胸悶等症狀,山楂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總而言之,山楂在化積散中起著消食化積、活血化瘀的重要作用,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促進身體健康。
化積散中加入麥芽,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消食化積: 麥芽性味甘平,歸脾、胃經,具有消食健胃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弱,食積不化所致的腹脹、食慾不振、噯氣等症狀,麥芽能幫助消化食物,促進積滯的排出,起到消食化積的作用。
- 和中降逆: 麥芽還具有和中降逆的功效,能緩解因食積所致的胃氣上逆、噁心嘔吐等症狀。這對於化積散治療食積兼有胃氣上逆的患者,具有重要的輔助作用。
化積散中包含神麴,主要原因有二:
- 消食化積:神麴為麥芽經發酵製成,具有消食健胃、化積導滯之功效。化積散本身主治食積停滯、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神麴能有效改善這些症狀。
- 促進藥物吸收:神麴能促進消化液分泌,有助於其他藥物的吸收和利用,增強藥效。例如,化積散中還有山楂、麥芽等藥材,神麴能促進其藥效的發揮,提高療效。
化積散中包含檳榔,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消積導滯:檳榔性溫,味辛、苦,入脾、胃經,具有消積導滯、行氣止痛的功效。化積散用於治療食積不化、脘腹脹滿、噯氣吞酸等症,檳榔可以幫助消解積滯,促進消化吸收。
- 通便潤腸:檳榔還具有通便潤腸的作用。當食積導致便祕時,檳榔可以幫助排泄積滯,緩解便祕症狀。
化積散中加入雞內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消食化積: 雞內金性味甘平,入脾胃經,具有消食化積、健脾開胃的功效。其含有蛋白酶,能夠分解蛋白質,幫助消化吸收,對於食積不化、脘腹脹滿等症有較好的療效。
2. 增強藥效: 化積散主要用於治療食積不化、脘腹脹滿等症,雞內金的加入可以增強方劑的消食化積作用,使藥效更強,療效更顯著。
化積散中加入牽牛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 瀉下逐水:牽牛子味苦性寒,具有瀉下通便、消腫利水之效,可有效清除腸道積滯,並促進水液代謝,有助於化解積聚之物,改善腹脹、便祕等症狀。
- 消積化痰:牽牛子性寒,能降氣消積,對於痰熱咳嗽、積食不化等症狀有一定的療效。
因此,化積散中加入牽牛子,可以發揮其瀉下逐水、消積化痰的作用,幫助治療積食、腹脹、便祕等病症。
主治功效
化積散主治功效分析
分析依據
根據《本草分經》及《審視瑤函》的記載,可以對化積散的功效與治療原理進行分析:
《本草分經》:
- 姚瀾指出,方中主要藥物 (推測為麥芽或神麴) 性味甘溫,能助胃氣上行,健脾寬腸下氣。這說明該藥物能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使胃氣上升,促進消化。
- 其具有消食化積散結之效,直接點明了方劑的主要治療方向,即針對積食不化所引起的症狀。
- 祛痰善通乳的功效,則說明方劑可能具有一定的調理氣機、化解痰濕的作用,間接輔助消化功能的恢復。
- “亦消腎氣” 可能指藥物作用於下焦,有助於推動腸道蠕動,促進積滯的排出。
- ??“炒用”,可能提示炮製方法對於藥效的影響。
《審視瑤函》:
- 此處僅提及“化積散”,並未詳述方劑組成與功效,而是提供另一處方“防風,元明粉,柴胡,大黃,黃芩,車前子,桔梗,細辛”,此處方功能明顯為解表通腑,主要治療外感表症兼腸腑積滯,與化積散並無直接關聯,因此不納入分析範圍。
治療原理總結
綜合《本草分經》的論述,可以推斷化積散主要透過以下機制發揮作用:
- 健脾助運: 方中藥物性味甘溫,能補益脾氣,使脾胃恢復正常的運化功能,增強消化能力,此作用對於消除宿食積滯是根本。
- 消食化積: 方劑直接作用於積滯,促進其分解消化。
- 理氣導滯: 藥物能寬腸下氣,理順腸道氣機,促進積滯排出,幫助緩解因積食引起的腹脹、痞塊等症狀。
- 祛痰通乳: 說明此方或有一定化痰濕、疏通氣機的作用,此功效或許能輔助消化機能的恢復。
- 通便導滯: “亦消腎氣” 可能指通過作用於下焦,間接促進腸道蠕動,加速積滯的排出,解決便秘等問題。
主治功效歸納
化積散主要針對小兒因脾胃虛弱、飲食不節所致的宿食積滯。其主治功效可歸納為:
- 消食化積: 主要用於治療因飲食積滯引起的消化不良、腹脹、食慾不振等症狀。
- 健脾助運: 透過增強脾胃運化功能,從根本上解決積食的問題。
- 理氣導滯: 促進腸道蠕動,排除積滯,緩解腹脹等不適。
由於《審視瑤函》提供的處方與化積散無關,故不納入分析。
傳統服藥法
白丁香五粒,淨樸消少許,硇砂1分,冰片少許。
上研極細膩無聲。
點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 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腸胃炎等患者不宜服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不宜服用。
相關證候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化積散,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濟南方)。 組成:檳榔10斤,三棱5斤,莪朮5斤。 主治:男婦五積六聚。,癥瘕痃癖;小兒乳積、食積、蟲積,積聚痞塊。
化積散, 出處:《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組成:山楂(炒)16兩,麥芽(炒)16兩,神曲(炒)16兩,檳榔(炒)16兩,雞內金(炒)16兩,二醜(炒)16兩。 主治:消食滯,化積痞。主治:小兒宿食不化,積滯痞塊,面色萎黃,不思飲食,肚大膨脹。
化積散, 出處:《審視瑤函》卷三。 組成:白丁香五粒,淨朴消少許,硇砂1分,冰片少許。 主治:眼生魚子石榴症,其狀一片,外面累顆聚萃而生,或淡紅,或淡白色,狀如榴子綻露於房,其病紅肉顆,或四、或六、或八,四角生來,障滿睛珠,視亦不見,是血部瘀實之病。
化積散,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承德方)。 組成: 化積散(《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承德方)。)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承德方)。組成:生地4錢,雞內金4錢,胡黃連1錢,砂仁1錢5分,甘草1錢5分,君子2錢,神曲(建)2錢,陳皮2錢,穿山甲3錢,茯苓6錢,扁豆6錢,蕪荑8錢,南山楂8錢,焦山楂2錢7分,焦麥芽2錢7分,焦神曲2錢7分。主治:開胃健脾,消滯寬中,磨積,消脹,消痞。 。 主治:開胃健脾,消滯寬中,磨積,消脹,消痞。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