苨楂湯

苨楂湯

NI ZHA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辨證錄》卷十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15.00)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33%
脾經 33%
肺經 16%
心經 8%
肝經 8%
胃經
脾經
肺經
心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苨楂湯中包含山楂,主要因為山楂具有以下兩項功效:

  1. 消食化積: 山楂味酸甘,性微溫,入脾胃經,能消食化積,幫助消化吸收,對於食積停滯、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2. 活血化瘀: 山楂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改善血液循環,有助於消除瘀血,緩解胸悶、心痛等症狀。

因此,苨楂湯中加入山楂,旨在發揮其消食化積、活血化瘀的作用,治療相關病症。

苨楂湯的組成中包含神麴,主要原因有二:

  1. 消食化積:苨楂湯主治食積停滯,神麴性溫,善於消食化積,與苨楂、麥芽等藥物共同作用,可增強消食化積的效果。
  2. 和胃降逆:神麴味甘,能和胃降逆,緩解食積所致的胃脘脹滿、噯氣、嘔吐等症狀,配合其他藥物,可使脾胃功能恢復正常,促進消化吸收。

因此,神麴在苨楂湯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不僅消食化積,更能和胃降逆,使藥效更加全面。

苨楂湯中加入麥芽,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消食化積:麥芽味甘性涼,具有消食化積、健脾開胃的功效。苨楂湯主治食積停滯,脘腹脹滿,食慾不振等症,加入麥芽可以增強消食化積的作用,促進脾胃運化,改善消化不良。
  2. 配合山楂:苨楂湯中含有山楂,具有消食積、降血脂、活血化瘀的功效。麥芽與山楂搭配,可以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消食化積的功效,增強藥效,提高治療效果。

苨楂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1. 調和藥性: 苨楂湯以山楂、麥芽等消食化積藥為主,性偏寒涼。甘草味甘性平,可調和藥性,避免寒涼之性過於傷脾胃。
  2. 緩解副作用: 山楂、麥芽等藥物雖能消食化積,但也可能造成胃腸不適。甘草具有緩解胃腸道刺激、保護胃黏膜的作用,可減輕藥物對胃腸的負擔。

因此,甘草在苨楂湯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既能調和藥性,又能緩解副作用,使藥效更顯著、更安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苨楂湯】傳統功效分析

一、古代主治
此方所治為「誤食漏脯(腐敗肉類)中毒」,引發急性胃腸症狀:

  1. 上吐下瀉:腐毒積滯胃腸,氣機逆亂,濁陰不降則嘔吐,清氣下陷則泄瀉。
  2. 大腸如刀割痛:穢毒瘀滯腸道,氣血壅塞,不通則痛。
  3. 瀉不止危候:劇烈瀉下傷津耗氣,若不速解其毒,恐致陰陽離決。

此症屬「食毒霍亂」範疇,病機關鍵在「毒滯脾胃,升降逆亂」,故治法以解毒化滯、調和升降為核心。

二、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君藥|薺苨汁(3大碗)

    • 性甘寒,入肺胃經,為解毒專藥。《本草綱目》載其解「百藥毒、飲食毒」,尤擅清腐肉之毒。
    • 大量鮮汁應用,取其清涼滑利之性,一方面稀釋並沖刷腸道穢毒,另一方面生津護陰,防吐瀉傷液。
  2. 臣藥|山楂肉(3錢)、神曲(3錢)、麥芽(3錢)

    • 山楂酸甘消肉積,破滯血,針對漏脯腐毒停滯;
    • 神曲、麥芽協同消導,麥芽化穀麥之滯,神曲腐熟水穀,三藥合用分解腸腑瘀滯,助薺苨排毒。
  3. 佐使|生甘草(3錢)

    • 甘平和中,緩急止痛,解痙以緩「腸如刀割」之痛;
    • 兼佐制薺苨寒性,防消導藥過燥,调和諸藥毒性。

配伍特點

  • 解毒與消導並行:以薺苨為主力清解外源毒邪,輔以山楂、神曲、麥芽內消積滯,標本兼顧。
  • 通降為法:全方無一味收澀藥,旨在「因勢利導」,令毒邪從吐瀉出路排出,此即《內經》「其在下者,引而竭之」之理。
  • 護胃存津:甘寒之薺苨、甘草配伍,吐瀉中固護胃陰,防亡陰之變。

三、原理推演
古人觀察到「漏脯毒」多屬腐敗肉類的細菌毒素(如肉毒桿菌)或分解產物刺激胃腸。此方設計符合現代「清除毒素、調整腸道菌群、保護黏膜」思路:

  • 薺苨可能含皂苷類成分,通過吸附或分解毒素減低活性;
  • 消導藥促進腸蠕動,加速毒物排出;
  • 甘草的抗炎鎮痙作用緩解平滑肌痙攣疼痛。

此方體現中醫「解毒不拘寒溫,以通為補」的應急智慧,對古代缺乏抗菌療法時的食毒危症,提供速效解法。

傳統服藥法


薺苨汁3大碗,山楂肉3錢,神曲3錢,麥芽3錢,生甘草3錢。
水1碗,連對同煎,取2碗,頓服之。吐瀉止即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本方適用於食積腹脹、大便不通、瀉下不止等症。
  2.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及脾胃。
  3. 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上吐下瀉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苨楂湯, 出處:《辨證錄》卷十。 組成:薺苨汁3大碗,山楂肉3錢,神曲3錢,麥芽3錢,生甘草3錢。 主治:人有食漏脯充饑,致胸膈飽滿,上吐下瀉,大腸如刀割疼痛,瀉不可止而死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