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食健脾丸

XIAO SHI JIAN PI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金鑑》卷四十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5

熱/寒比例

(3.4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9%
胃經 25%
肺經 16%
肝經 12%
心經 8%
大腸經 4%
腎經 4%
脾經
胃經
肺經
肝經
心經
大腸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消食健脾丸中加入蒼朮,主要原因如下:

  1. 健脾燥濕:蒼朮性溫燥,善於健脾燥濕,能祛除脾胃中的濕氣,促進脾胃運化,改善食積不化、腹脹等症狀。
  2. 行氣止痛:蒼朮亦有行氣止痛之效,能疏通脾胃氣機,緩解因脾胃濕阻而引起的脘腹疼痛。

因此,消食健脾丸中加入蒼朮,有助於健脾燥濕、行氣止痛,改善食積不化、脾胃濕阻等症狀,達到消食健脾的效果。

消食健脾丸中加入陳皮,乃因其具備以下兩大功效:

  1. 理氣消食: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能行氣消滯,促進脾胃消化功能。對於食積停滯、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陳皮可有效改善。
  2. 健脾和胃:陳皮具備健脾和胃之功效,能增進食慾、改善消化吸收,對於脾胃虛弱、食慾不振、腹瀉等症狀,陳皮亦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故消食健脾丸中加入陳皮,有助於理氣消食、健脾和胃,促進消化功能,達到治療食積停滯、脾胃虛弱等病症的效果。

消食健脾丸中加入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消食化積: 厚朴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積、燥溼止瀉的功效。對於脾胃氣滯、食積不化、脘腹脹滿、噯氣吞酸等症狀,厚朴能幫助消食化積,促進食物消化吸收。
  2. 健脾和胃: 厚朴還能溫脾胃、助消化,改善脾胃虛寒、消化不良等問題。同時,厚朴的溫性還能促進脾胃運化功能,增強脾胃吸收能力,達到健脾和胃的效果。

因此,消食健脾丸中加入厚朴,既能有效消食化積,又能健脾和胃,增強脾胃功能,達到調理脾胃、促進消化的目的。

消食健脾丸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和藥性、解毒的功效。消食健脾丸中包含多味藥材,甘草可起到調和藥性,避免藥性過於偏頗,更利於脾胃的整體調理。
  2. 增強健脾作用: 甘草具益氣健脾之效,可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促進消化吸收,與方劑中其他健脾消食藥材協同作用,共同達到消食健脾之目的。

消食健脾丸中加入山楂,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消食化積: 山楂味酸甘,性微溫,入脾、胃經,具有消食化積、行氣散瘀的功效。其含有大量的有機酸、黃酮類物質等,能促進胃液分泌,增強消化功能,有助於解決食積、消化不良等問題。
  2. 健脾開胃: 山楂能促進消化液分泌,改善脾胃功能,有助於增進食慾,開胃消食,對於脾胃虛弱、食慾不振的患者具有輔助治療作用。

消食健脾丸中加入神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消食化積:神麴為麥芽經發酵而成,具有健脾消食、開胃進食之效。其富含澱粉酶,能有效分解食物中的澱粉,有助於改善消化不良、脘腹脹滿等症狀。
  2. 理氣和中:神麴性溫和,入脾胃經,能理氣和胃,促進脾胃功能,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弱、食慾不振等問題。

因此,神麴在消食健脾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既能消食化積,又能理氣和中,配合其他藥材,達到健脾消食、改善消化功能的效果。

消食健脾丸中包含麥芽,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消食化積: 麥芽味甘性涼,入脾胃經,具有消食化積、健脾開胃的功效。它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幫助分解食物,緩解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脹、腹痛、噯氣等症狀。
  2. 健脾和胃: 麥芽還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能改善脾胃功能,促進食物消化吸收,增強食慾,對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引起的食慾不振、面色萎黃等症狀有輔助治療效果。

消食健脾丸中加入白蒺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消食化積: 白蒺藜性溫,味辛,入肝、脾經。其功效為消食化積、行氣止痛,可有效改善食積不化、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與方劑中其他消食健脾藥物相輔相成,提升整體療效。
  2. 健脾益氣: 白蒺藜還具有健脾益氣的功效,可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促進食物消化吸收,從而改善脾虛氣弱、面色萎黃、食慾不振等症狀,進一步提升方劑的整體療效。

主治功效


消食健脾丸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分析

消食健脾丸主要用於治療胃強脾弱所致的消化不良症狀。根據古文記載,其主治症狀包括:

  • 能食而不化: 胃強則能受納食物,但脾弱則運化無力,導致食物停滯胃腸,難以消化吸收。
  • 食後腹痛腸鳴: 食物積滯於中焦,氣機不暢,故出現腹痛、腸鳴等症。
  • 飧瀉暴注,完穀不化: 脾虛運化失司,水穀精微不能吸收,反下注大腸,導致腹瀉,甚至出現未消化的食物殘渣。

治療原理

消食健脾丸的組成為:

  • **蒼朮:**燥濕健脾,是方中主藥。
  • **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 **厚朴:**行氣除滿,燥濕消積。
  • **甘草:**調和諸藥,益氣健脾。
  • **山楂:**消食化積,活血化瘀。
  • **神麴:**消食健脾,尤善化酒食陳腐之積。
  • **麥芽:**消食健脾,尤善化米麵薯芋之積。
  • **白蒺藜:**平肝解鬱,疏肝理氣。

從《醫學傳燈》及《大方脈》提供的藥方中也包括了人參,白朮,雞內金等藥材。

綜合各藥的功效,消食健脾丸的治療原理可歸納為:

  1. 健脾燥濕: 方中蒼朮、陳皮、厚朴等藥材,具有燥濕健脾的功效,能夠增強脾的運化功能,去除體內濕氣,改善脾虛濕困的狀態。

  2. 消食導滯: 方中山楂、神麴、麥芽等藥材,具有消食化積的作用,能夠促進食物的消化,消除胃腸積滯,改善食積所致的腹脹、腹痛等症狀。

  3. 行氣和胃: 方中陳皮、厚朴、白蒺藜等藥材,具有行氣和胃的作用,能夠疏通胃腸氣機,緩解氣滯所致的腹脹、腹痛等症狀。

  4. 補益脾胃: 方中甘草以及人參,白朮等藥材,具有益氣健脾的功效,能夠增強脾胃功能,改善脾胃虛弱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

總體而言,消食健脾丸通過健脾燥濕、消食導滯、行氣和胃、補益脾胃等多方面作用,達到改善脾胃功能、促進食物消化吸收、消除胃腸積滯的目的,從而治療胃強脾弱所致的各種消化不良症狀。

傳統服藥法


枳實、白朮、山楂、人參、神曲、雞內金、麥芽、連翹。
消食健脾。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飯後服用,服藥期間忌食生冷油膩食物。

相同名稱方劑


消食健脾丸, 出處:《醫學傳燈》卷上。 組成:枳實、白朮、山楂、人參、神曲、雞內金、麥芽、連翹。 主治:消食健脾。主治:脾胃病。

消食健脾丸, 出處:《金鑑》卷四十。 組成:蒼朮、陳皮、厚朴、甘草、炒鹽胡椒、山楂、神曲、麥芽、白蒺藜。 主治:消化食積。主治:胃強脾弱,能食而不化。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