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陽熄風湯

QIAN YANG XI FE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9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5%
心經 31%
腎經 12%
肺經 8%
脾經 7%
胃經 4%
肝經
心經
腎經
肺經
脾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潛陽熄風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滋陰降火: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具有清熱涼血、滋陰降火的功效。潛陽熄風湯主要用於治療陽氣偏亢,引起頭風眩暈、肢體麻木等症狀。生地黃可清瀉體內過盛的陽氣,並滋陰降火,平衡陰陽,達到熄風止痛的效果。
  2. 養血活血,疏通經絡: 生地黃亦具養血活血之效,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經絡通暢。潛陽熄風湯中的風邪往往導致經絡阻滯,氣血運行不暢,而生地黃可起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的作用,進一步消除風邪,緩解症狀。

潛陽熄風湯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潛陽:熟地黃味甘性溫,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的功效。風為陽邪,易擾動陰血,導致陽氣外泄,出現眩暈、肢麻等症狀。熟地黃滋陰補血,可使陰血充盈,有助於潛陽固脫,防止陽氣外散,從而達到熄風止眩的效果。
  2. 養血柔肝:肝主藏血,風邪侵襲,容易導致肝血不足,肝陽上亢。熟地黃滋陰養血,可補充肝血,使肝陰充足,從而抑制肝陽上亢,達到熄風平肝的作用。

因此,熟地黃在潛陽熄風湯中發揮著滋陰潛陽、養血柔肝的功效,有助於改善風邪引起的眩暈、肢麻等症狀。

潛陽熄風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養血,促進血液循環: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潛陽熄風湯多用於治療肝陽上亢、風火內動所致的頭暈目眩、肢體麻木等症狀。當歸可補血養血,改善腦部供血,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平肝熄風,緩解頭暈目眩等症狀。
  2. 滋陰潤燥,改善腦部微循環:當歸還具有一定的滋陰潤燥作用,可以改善腦部微循環,減少腦血管阻力,有利於氣血流通,進一步降低肝陽上亢的風險,達到潛陽熄風的目的。

潛陽熄風湯中使用何首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補腎,潛陽熄風:何首烏性微溫,味苦甘,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腎、養血烏髮的功效。風為陽邪,易傷陽氣,而腎主藏精,精氣不足則易導致風邪外襲。何首烏可滋養腎陰,固本培元,從而抑制風邪外襲,達到潛陽熄風的作用。
  2. 兼顧肝腎同治:風為肝邪,肝腎同源,肝血不足也會導致風邪外襲。何首烏可補肝腎之陰,兼顧肝腎同治,可更全面地抑制風邪,緩解風病症狀。

潛陽熄風湯中加入磁石,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鎮肝熄風: 磁石性寒,入肝經,具有鎮肝息風之效。對於肝陽上亢、風火內動導致的頭暈目眩、肢體麻木等症狀,磁石能起到平肝潛陽的作用,抑制風邪的升發。
  2. 重鎮降逆: 磁石質重,入腎經,具有重鎮降逆之效。對於肝陽上亢導致的頭昏目眩、嘔吐等症狀,磁石能起到鎮降作用,使陽氣下降,恢復陰陽平衡。

總之,潛陽熄風湯中加入磁石,不僅能鎮肝熄風,更能重鎮降逆,從多方面入手治療肝陽上亢、風火內動所致的各種症狀。

潛陽熄風湯中包含代赭石,主要原因如下:

  1. 鎮肝熄風: 代赭石味甘鹹寒,入肝經,具有鎮肝熄風之效,能平息肝陽上亢所致的眩暈、頭風、肢體麻木等症狀,與方劑中其他藥物如天麻、鉤藤等配合,共同起到鎮肝熄風的作用。
  2. 重鎮降逆: 代赭石質重,能降逆止嘔,對於肝陽上亢引起的嘔吐、眩暈等症狀也具有一定的療效。

此外,代赭石還具有清熱解毒、止血生肌的功效,對於潛陽熄風湯治療的頭風、眩暈等症狀也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潛陽熄風湯中加入珍珠,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鎮驚安神:珍珠性寒,味甘鹹,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對於因心火亢盛、神志不安、驚悸失眠等症狀,珍珠可以起到潛陽熄風、安神定志的作用。

二、清熱解毒:珍珠亦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能抑制細菌、病毒的生長,對於因熱毒引起的發熱、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珍珠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

綜上所述,珍珠在潛陽熄風湯中發揮著鎮驚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有助於治療因心火亢盛、熱毒引起的各種病症。

潛陽熄風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養血柔肝,緩解肝風內動: 潛陽熄風湯主要針對肝陽上亢、風陽外動所致的眩暈、頭痛、肢體麻木等症。白芍具有養血柔肝之功,可緩解肝氣鬱結,防止肝風內動,進一步抑制風陽上擾。

二、和解脾胃,避免藥性偏燥: 方中其他藥物如川芎、羌活等,性偏溫燥,易傷脾胃。白芍性微寒,可中和藥性,避免燥熱傷陰,保護脾胃功能,使藥效得以更好的發揮。

總而言之,白芍在潛陽熄風湯中起着養血柔肝、和解脾胃的作用,是方中不可或缺的藥物,可提高方劑療效,使治療更安全有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潛陽熄風湯 」以生地黃、熟地黃、當歸、何首烏、磁石、代赭石、珍珠、白芍八種藥材組成,主要用於治療泛發性神經性皮炎和慢性蕁麻疹。

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可改善血液循環,滋補肝腎,清瀉肝火、胃火、心火、肺火,緩解陰虛發熱、消渴、吐血、衄血等症狀。生地黃常與其他中藥材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

熟地黃具有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等功效,可改善貧血癥狀,補血養血,滋補肝腎,緩解肝腎陰虛症狀,益精填髓,增強精血,補腎填精,增強腎臟功能,滋補養生,增強體質,延緩衰老。熟地黃常與其他中藥材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可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其活性成分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當歸所含的維生素K等活性成分能增強血管壁張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效果,此外,當歸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補血生肌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達到活血化瘀的目的,同時,當歸亦有止咳平喘之效,其所含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鎮咳、祛痰、平喘的作用,可抑制氣管平滑肌收縮,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何首烏具有補血、補氣、祛風除濕、益精、解毒、活絡止痛、通便、強筋骨、補益肝腎等功效,可補血養肝,益精固腎,烏鬚髮,強筋骨,補氣促進人體內氧氣運輸,增強紅血球含氧量,提升身體能量水平,祛除風濕,活血化瘀,疏通關節,抗炎、抗氧化,減輕炎症反應,緩解風濕痹痛,益精固腎,養血安神,解毒治癒癰疽、瘰癧等疾病,活絡止痛,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免疫功能,達到活絡止痛之效,通便具有潤腸通便之效,強筋骨補益肝腎,填精養血,烏鬚發,強壯筋骨,補益肝腎治療肝腎陰虧,發須早白、血虛頭暈、腰膝軟弱,筋骨痠痛、遺精、崩帶,久瘧、久痢、慢性肝炎、癰腫、瘰癧、腸風、痔疾等證。

磁石具有止咳化痰、安神、平肝息風、止血、止咳平喘、利水消腫等功效,可止咳化痰,安神養心,治療心悸、失眠、煩躁等症狀,止血增強血管壁張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效果,止咳平喘,安神定驚,利水消腫,久服能利水消腫,此乃其性能重鎮而然也。

代赭石具有通經止血、平肝息風、止咳化痰、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止嘔、止咳平喘、鎮靜安神等功效,可通經止血,治療月經不調、閉經、痛經、血熱妄行、吐血、衄血、崩漏下血等症,平肝息風,治療肝陽上亢、肝火盛等症,止咳化痰,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止嘔,止咳平喘,鎮靜安神。

珍珠具有調節女性內分泌系統、促進血液循環、滋陰潤燥、鎮靜安神、平肝息風、清熱解毒、化腐生肌、止血、清肝明目、補血養肝等功效,可治療月經不調、痛經、神經衰弱、焦躁、失眠、熱病煩渴、吐血衄血、驚悸失眠、肝火目赤等症狀。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可平肝息風,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傳統服藥法


生地15克,熟地15克,當歸9克,何首烏9克,紫貝齒30克,磁石15克,生龍牡15克,代赭石15克,珍珠母30克,白芍9克。
潛陽熄風,養血和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陰柔之品較多,陰虛火旺者慎用。
  • 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蕁麻疹麻疹

相同名稱方劑


潛陽熄風湯, 出處:《朱仁康臨床經驗集》。 組成:生地15g,熟地15g,當歸9g,何首烏9g,紫貝齒30g,磁石15g,生龍牡15g,代赭石15g,珍珠母30g,白芍9g。 主治:潛陽熄風,養血和營。主治:泛發性神經性皮炎,慢性蕁麻疹。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