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散

QING RE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辨證錄》卷一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2%
心經 22%
胃經 12%
腎經 10%
脾經 9%
肝經 8%
三焦經 4%
心包經 4%
膽經 4%
肺經
心經
胃經
腎經
脾經
肝經
三焦經
心包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4

方劑組成解釋

清熱散方劑中包含茯苓,主要原因如下:

  1. 利水滲濕: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利水滲濕的作用,可以幫助去除體內濕熱,達到清熱解暑的效果。
  2. 健脾益氣:茯苓亦能健脾益氣,增強人體正氣,有助於抵抗外邪入侵,進一步提升清熱效果。

因此,茯苓在清熱散方劑中發揮著利水滲濕、健脾益氣的作用,有助於整體清熱功效的提升。

清熱散方劑中包含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滋陰潤肺,清熱生津:麥門冬性寒,味甘,入心、肺經。其具有滋陰潤肺、清熱生津之功效,能有效緩解熱邪傷肺、津液虧損所致的口乾舌燥、咳嗽痰粘等症狀。清熱散方劑多用於治療熱邪傷肺、津液不足的肺熱咳嗽、燥咳等症,而麥門冬的滋陰潤肺作用,恰好能與其他清熱藥物相輔相成,達到更好的療效。
  2. 配伍相宜:清熱散方劑中多含有清熱解毒、宣肺止咳的藥物,如金銀花、連翹等。麥門冬性寒,與這些藥物配伍,既能增強清熱散邪的效果,又能避免藥性過於燥烈,避免傷陰。

清熱散方劑中包含牡丹皮,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涼血:牡丹皮性寒,味苦,入心、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清熱散主治熱病血分有熱,故以牡丹皮清熱涼血,以達到解熱止痛的目的。
  2. 活血化瘀:牡丹皮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狀態。對於熱病引起的瘀血阻滯,牡丹皮可起到疏通經絡、活血止痛的作用。

因此,清熱散方劑中加入牡丹皮,一方面清熱涼血,另一方面活血化瘀,有助於治療熱病引起的發熱、疼痛、血瘀等症狀。

清熱散方中加入柴胡,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柴胡具有疏肝解鬱、清熱除煩的功效,可解除肝鬱氣滯所致的發熱、胸悶、煩躁等症狀,與清熱散的清熱解毒、疏風散熱功效相輔相成,增強其療效。

二、柴胡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有助於藥物成分的吸收和傳輸,提高藥效。因此,柴胡在清熱散方中起到疏肝理氣、清熱解毒、促進藥效的作用。

清熱散方劑中包含甘草,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之性,可緩解其他藥材的峻猛之性,防止藥物對人體產生過大的刺激和副作用。清熱散方劑中多含有苦寒之藥,甘草的加入可以起到中和苦寒之性,使藥性更為平和,更易被人體吸收。

二、 增強療效: 甘草本身亦具清熱解毒之效,與其他藥材合用,可以增強清熱解毒之效。此外,甘草還有補脾益氣的作用,可緩解因清熱藥物服用後可能出現的脾胃虛弱症狀。

主治功效


清熱散

  •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柴胡:性微寒,味微苦,歸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調經止痛之功效。

  •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

  • 牡丹皮:性寒,味苦,歸心、肝經,具有清熱瀉火、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破血消癥、排膿、滋陰等功效。

主治功效

清熱散為中醫常用方劑之一,具有清熱解毒、養陰生津、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等功效,主治各種熱毒症狀,如發熱、口渴、煩躁、便祕等。

本方藥物組成中,茯苓、麥門冬、牡丹皮均有清熱瀉火之功,甘草益氣補中,柴胡疏肝解鬱,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養陰生津之效。

適用證候

本方適用於熱毒內盛、陰津虧虛之證,症見發熱、口渴、煩躁、便祕、小便短赤、舌紅苔黃或黃膩脈數苔黃或黃膩等。

用法用量

口服,一日二次,一次10克。

注意事項

  1. 本方藥性偏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2. 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3. 服藥後出現不適,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總結

清熱散具有清熱解毒、養陰生津、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等功效,主治各種熱毒症狀,如發熱、口渴、煩躁、便祕等。

傳統服藥法


茯苓5錢,麥冬1兩,丹皮2錢,柴胡1錢,甘草5分。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適用於冬月傷寒,心虛而神不守捨,身熱5-6日不解,譫語口渴,小便自利、欲卧。若有發熱、口渴、小便短赤等熱象明顯者,可加大黃、知母等清熱瀉火之品;若有胸悶、心悸、失眠等心虛氣弱者,可加黃連、酸棗仁等養心安神之品;若有腹脹、便溏等脾虛濕盛者,可加白朮、蒼朮等健脾燥濕之品。

相關疾病


脖子頸項酸痛眼生痰核幼兒大便不通皮膚紅斑腹瀉口乾口渴

相同名稱方劑


清熱散, 出處:《辨證錄》卷一。 組成:茯苓5錢,麥冬1兩,丹皮2錢,柴胡1錢,甘草5分。 主治:冬月傷寒,心虛而神不守捨,身熱5-6日不解,譫語口渴,小便自利、欲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