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氣固真湯

QING QI GU ZHEN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1%
肝經 19%
心經 13%
肺經 13%
胃經 13%
腎經 6%
心包經 2%
三焦經 2%
膽經 2%
大腸經 2%
脾經
肝經
心經
肺經
胃經
腎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清氣固真湯中包含茯苓,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功效:

  1. 健脾滲濕: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能健脾利濕,滲濕止瀉,對於脾虛濕盛所致的脾胃不和、食慾不振、腹瀉等症狀有良好療效。
  2. 寧心安神:茯苓能滲濕利水,又能寧心安神,對於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心悸不安等症狀有一定緩解作用。

清氣固真湯主要用於治療脾虛濕盛、氣陰兩虛所致的虛勞咳嗽、痰多乏力、食少便溏等症狀,而茯苓的健脾滲濕、寧心安神之效,恰好能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清氣固真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滋陰降火: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其功效為清熱涼血,滋陰養血,可針對因熱邪灼傷津液,導致陰虛火旺的症狀,如口乾舌燥、心煩失眠、盜汗等,起到滋陰降火、清熱解毒的作用。
  2. 補益氣血:生地黃可滋補肝腎陰血,進而促進脾胃運化,有助於氣血生化。清氣固真湯中加入生地黃,可以起到補益氣血、改善體虛乏力、面色蒼白等症狀的作用。

清氣固真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養血柔肝,緩解虛熱: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緩急止痛之效。方中因病症涉及氣虛津傷,容易導致虛熱內生,白芍能滋陰養血,緩解虛熱,使陰血充盈,氣血調和,從而達到清熱固真之目的。
  2. 收斂固澀,防止氣血耗散:白芍還具有收斂固澀之效,能夠防止氣血外泄,防止津液過度損耗,有利於氣血的固守和修復,進一步鞏固清熱固真之功效。

清氣固真湯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健脾,降逆止嘔: 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其理氣功效可疏肝解鬱,降逆止嘔,有助於緩解脾胃氣滯、噁心嘔吐等症狀。
  2. 燥濕化痰,健脾消食: 陳皮具有燥濕化痰之效,能化解脾胃濕濁,並促進脾胃運化,幫助消化吸收,減少食積痰飲的產生。

因此,清氣固真湯中加入陳皮,能有效改善脾胃功能,消除氣滯、痰濕,達到固本培元、提升免疫力的目的。

清氣固真湯是一種在中醫中應用廣泛的方劑,其組成中包含續斷這味藥材,具有重要的療效。續斷,乃是一味具有補益和強壯效果的藥材,尤其在治療腰膝痠痛及虛弱無力等症狀方面表現突出。續斷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肌肉力量,對於改善氣虛、虛損及陰陽失衡等問題有明顯的效果。

在清氣固真湯中,續斷的加入有助於強化整體方劑的補益作用,調和脾胃,增強腎氣,從而達到清氣解毒、固本培元的目的。針對長期慢性病或體虛患者,續斷可以支持他們的體質,提升恢復能力。此外,續斷還能夠緩解情緒低落,維持心理健康,使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不僅能夠得到身體的調理,還能提高生活質量。因此,續斷在清氣固真湯中的應用,不僅為方劑增添了多重療效,也充分體現了中醫藥材的綜合性和系統性。

清氣固真湯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養血,益氣固真: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養血潤燥、益氣固真等功效。對於氣虛血虧、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心悸氣短等症狀,當歸能起到很好的調理作用。
  2. 協調藥性,增強療效:清氣固真湯的主要功效是補氣固真,而當歸不僅能補血,還能益氣,與其他藥材配合使用,能更有效地達到補益氣血、固本培元的效果。同時,當歸還能潤燥滑腸,避免藥性過於燥烈,有助於藥物更好的吸收和利用。

清氣固真湯中加入香附,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香附味辛、苦,性微溫,入肝、脾經。其具有疏肝解鬱、理氣止痛的功效,可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悶、脅痛、腹脹等症狀。清氣固真湯主治氣虛陰傷,兼有肝鬱脾虛之症,香附可幫助疏解肝鬱,促進氣機運行,利於整體氣血調和。
  2. 調和脾胃,健脾益氣:香附亦可健脾益氣,調和脾胃功能。清氣固真湯中加入香附,可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促進營養吸收,進一步改善氣虛症狀,為整體氣血生化提供有力支持。

清氣固真湯中加入白朮,主要是為了健脾益氣,固護中氣

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燥濕,止瀉固表,益氣生津之功效。方中加入白朮,可補脾胃之氣,提升脾胃運化功能,使水谷精微得以正常吸收,進而固護中氣,防止氣虛外脫,同時還能調理脾胃濕濁,達到清熱解毒、固護正氣的效果。

因此,白朮在清氣固真湯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健脾益氣的作用,對於提升患者體質,促進疾病康復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清氣固真湯中加入白扁豆,主要是因為其具有健脾益氣、和中化濕的功效。白扁豆性平味甘,歸脾、胃經,能補脾胃之氣,固護中氣,並能化解濕邪,消除脾胃濕困。

清氣固真湯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虛不固所致的各種症狀,如食少乏力、腹瀉便溏、氣短乏力等。白扁豆的加入,可以增強補脾益氣的效果,進一步鞏固中氣,提升患者的抵抗力和消化能力。

清氣固真湯中加入椿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固表止汗: 椿皮味苦性寒,具有收斂固澀之功,能收斂腠理,固護脾肺之氣,從而止汗止瀉。對於氣虛多汗、脾虛泄瀉等症,椿皮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2. 清熱解毒: 椿皮亦具有清熱解毒之效,能清泄肺熱、解毒消腫。對於熱毒蘊結、肺熱咳嗽等症,椿皮能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綜上所述,椿皮在清氣固真湯中,既能固表止汗,又能清熱解毒,是方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能起到協同其他藥物,增強療效的作用。

清氣固真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能調和諸藥,使方中其他藥物發揮最佳療效。清氣固真湯多用辛溫燥烈之藥,甘草可緩解其燥性,避免傷陰。
  2. 緩解毒性: 甘草性甘而緩和,可解藥毒,防止藥物過於猛烈而傷及正氣。清氣固真湯中常加入一些較為峻猛的藥物,如黃芪、當歸等,甘草可以緩解其毒性,使藥物更安全有效。

清氣固真湯中加入川芎,主要是因其具有以下兩方面的作用:

  1. 活血行氣,通經止痛: 川芎味辛性溫,入肝經、心包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功效。對於氣血運行不暢、經絡阻滯所致的頭暈頭痛、胸悶心痛等症狀,川芎能有效改善。
  2. 升清降濁,固本培元: 川芎不僅能行氣活血,還能升清降濁,使氣血運行通暢,達到固本培元之效。清氣固真湯旨在益氣固真,補虛扶正,川芎的加入可促進氣血流通,進一步增強藥效。

主治功效


清氣固真湯

組成:茯苓、生地黃、白芍、陳皮、續斷、當歸、香附、白朮、白扁豆、椿皮、甘草、川芎。

功效:益氣固本、清熱養陰,主治白帶。

藥方解析

  • 茯苓:利水滲濕、清熱利尿、健脾胃、補血、安神。
  • 生地黃: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 續斷:補陽、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利水消腫、安胎、通經絡、止血。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香附: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
  •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 白扁豆:補氣、止瀉、健脾胃、消暑、解毒、固崩止帶。
  • 椿皮:補血、活血、清熱、散瘀、止痛。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

總結

清氣固真湯是中藥方劑之一,具有益氣固本、清熱養陰的功效,主治白帶。方中各味藥材配伍使用,相輔相成,共同發揮藥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白茯苓、生地、白芍、陳皮、川斷、當歸、香附、白朮、扁豆、椿根皮(醋炒)、甘草、川芎。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清氣固真湯是一首中藥方劑,具有清熱利濕、固腎止帶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帶下、白帶過多等症狀。但該方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胃部不適等症狀。因此,在服用清氣固真湯前,應先諮詢醫生,以確保安全。

相關疾病


陰道炎白帶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子宮頸炎

相同名稱方劑


清氣固真湯, 出處:《何氏濟生論》卷七。 組成:白茯苓、生地、白芍、陳皮、川斷、當歸、香附、白朮、扁豆、椿根皮(醋炒)、甘草、川芎。 主治:帶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