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筋活絡藥膏
SHU JIN HUO LUO YAO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中醫傷科學講義》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熱 (2.86)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舒筋活絡藥膏中加入赤芍,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活血化瘀: 赤芍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助於舒筋活絡,緩解肌肉、關節的疼痛和僵硬。
- 涼血止痛: 赤芍性涼,能清熱涼血,對於因瘀血阻滯、熱毒熾盛導致的疼痛,具有良好的鎮痛作用,有助於緩解藥膏使用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灼熱感。
因此,赤芍的加入,不僅有助於舒筋活絡,更能提升藥膏的療效和安全性。
舒筋活絡藥膏中加入紅花,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藥效。
紅花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其藥理作用主要表現在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加速血瘀的消散。對於跌打損傷、筋骨疼痛、肌肉痠痛等症狀,紅花能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疼痛,促進組織修復。
此外,紅花還有活血通經的作用,可促進經血運行,改善月經不調等問題。在舒筋活絡藥膏中加入紅花,有助於促進藥效發揮,達到舒筋活絡、消腫止痛的效果。
舒筋活絡藥膏的成分之一為天南星,主要原因在於其具有獨特的藥理特性和臨牀效果。天南星自古以來被用於中醫中,有祛風散寒、化痰止咳的功效。其成分含有多種生物鹼,有助於舒緩肌肉緊張和緩解疼痛。此外,天南星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從而改善因經絡不暢所引起的各種症狀。
在舒筋活絡藥膏中,天南星的使用能增強療效,特別是對於因受風寒濕邪引起的關節痛,以及肌肉疼痛等問題。它可以通過外用方式加強局部血液循環,促進舒緩及改善僵硬感,達到快速緩解的效果。而且,天南星在與其他舒筋活絡成分搭配時,能夠相互增強作用,提升藥膏的綜合療效,進一步達到舒筋活絡的目的。
舒筋活絡藥膏中加入蒲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蒲黃性涼,味甘,歸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藥膏中加入蒲黃,能有效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瘀血阻滯,緩解肌肉筋骨疼痛,達到舒筋活絡的效果。
2. 改善局部炎症: 蒲黃還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應,減輕局部腫脹和疼痛。對於因外傷或勞損引起的筋骨疼痛,蒲黃能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舒筋活絡藥膏中加入旋覆花,主要原因在於其具有以下功效:
- 宣肺止咳,化痰平喘:旋覆花能疏散肺氣,止咳化痰,對於風寒咳嗽、痰多喘咳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藥膏中加入旋覆花,可緩解因風寒濕邪入侵而引起的筋骨疼痛、肌肉痠麻等症狀。
- 消腫止痛,活血化瘀:旋覆花性溫,味苦,入肺、脾經,具有一定的消腫止痛作用,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在舒筋活絡藥膏中,旋覆花能協同其他藥材,促進藥效發揮,更有效地舒筋活絡,緩解疼痛。
舒筋活絡藥膏中加入蘇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 蘇木味甘、酸,性微寒,入肝、心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筋骨疼痛、瘀血腫痛等症狀,蘇木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 舒筋活絡: 蘇木含有豐富的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能促進組織修復,緩解肌肉痙攣,舒筋活絡,使筋骨恢復靈活。
因此,舒筋活絡藥膏中加入蘇木,可發揮其活血化瘀、舒筋活絡的功效,達到治療跌打損傷、筋骨疼痛等症狀的目的。
舒筋活絡藥膏中包含烏頭,主要基於其強烈的溫經散寒、祛風濕、止痛功效。烏頭性熱,味辛,入經絡,可深入肌膚,驅散寒邪,溫通經絡,並能緩解疼痛。
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筋骨疼痛、關節痺痛、肢體麻木等症狀,烏頭可以有效地發揮作用,尤其適用於寒性疼痛,如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等。但烏頭毒性較強,需嚴格控制用量,並由專業醫師指導使用,避免出現中毒風險。
舒筋活絡藥膏中包含羌活,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祛風除濕,舒筋活絡: 羌活性溫,味辛,入肝、脾經,具有祛風濕、止痛、通經絡的功效。對於風寒濕痺引起的筋骨疼痛、肢體麻木、關節腫痛等症狀,羌活能有效疏通經絡,緩解疼痛,促進血液循環,達到舒筋活絡的效果。
-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 舒筋活絡藥膏中通常包含多種藥材,如當歸、川芎、紅花等,共同作用於筋骨、肌肉、關節,達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舒筋活絡的效果。羌活與其他藥材配合,能互相增效,更有效地治療相關疾病。
舒筋活絡藥膏中加入獨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濕止痛: 獨活性溫,入肝經、膀胱經,具有祛風濕、止痛、利關節的功效。對於風寒濕痺所致的筋骨疼痛、肢體麻木、關節僵硬等症狀,獨活能有效緩解。
- 活血化瘀: 獨活還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營養供應,有助於舒筋活絡,減輕疼痛。
因此,舒筋活絡藥膏中加入獨活,可發揮祛風濕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達到舒筋活絡、緩解疼痛的目的。
舒筋活絡藥膏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除濕止痛: 半夏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化痰止咳、燥濕止癢、止痛消腫的功效。對於風濕痺痛、筋骨疼痛、肌肉痠麻等症狀,半夏能有效祛除風濕,止痛消腫,舒筋活絡,達到緩解疼痛的效果。
- 配合其他藥材: 半夏與其他藥材配合使用,能發揮協同作用,增強藥效。例如,與川芎、羌活等藥材配伍,可加強祛風除濕,活血通絡的作用;與白芷、蒼朮等藥材配伍,可增強燥濕止癢,消腫止痛的功效。
因此,舒筋活絡藥膏中加入半夏,能有效緩解因風濕痺痛、筋骨疼痛等引起的症狀,並配合其他藥材,發揮更佳的療效。
舒筋活絡藥膏中加入梔子,主要是利用其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的藥性。
梔子性寒,味苦,入肝、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解毒消腫之效。其清熱解毒之性可幫助消炎止痛,涼血止血之效則能緩解因跌打損傷、筋骨疼痛所造成的瘀血腫痛。
此外,梔子亦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組織修復,有助於舒筋活絡,達到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效果。因此,在舒筋活絡藥膏中加入梔子,能有效提升藥膏的療效,達到更好的止痛消腫效果。
「舒筋活絡藥膏」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 大黃性寒,味苦,入肝、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涼血解毒、活血化瘀之功效。藥膏中加入大黃,可有效活血化瘀,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筋骨疼痛、腫脹等症狀。
- 消腫止痛: 大黃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對於因外傷、跌打損傷導致的局部紅腫、疼痛,大黃可以起到消腫止痛的效果,加速傷口癒合。
因此,舒筋活絡藥膏中加入大黃,可有效改善筋骨疼痛、腫脹等症狀,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效。
舒筋活絡藥膏中加入木瓜,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消腫止痛:木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消腫止痛、舒筋活絡的功效。其含有的蛋白酶能分解組織中的炎症物質,有助於消炎止痛。
- 活血化瘀:木瓜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舒筋活絡,緩解疼痛。其含有的木瓜酵素可促進組織修復,加速傷口癒合。
因此,木瓜在舒筋活絡藥膏中起到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輔助作用,有助於改善筋骨疼痛、僵硬等症狀。
舒筋活絡藥膏中加入路路通,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通經活絡:路路通性味辛溫,入肝經,具有通經活絡、舒筋活血的功效。它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助於緩解筋骨疼痛、麻木等症狀,起到舒筋活絡的效果。
- 祛風除濕:路路通還具有祛風除濕的功效。它能有效地清除體內濕氣,改善因濕邪引起的關節疼痛、肌肉痠痛等症狀。對於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疼痛等症狀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舒筋活絡藥膏中加入蜂蜜,主要原因有二:
一、滋潤功效:蜂蜜性潤,能滋潤皮膚,促進藥物吸收,並使藥膏更易塗抹,減少刺激性,提升患者使用感受。
二、緩解疼痛:蜂蜜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之效,能舒緩因筋骨疼痛引發的炎症反應,輔助藥物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此外,蜂蜜本身也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能預防藥膏使用過程中的細菌感染,進一步提升藥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舒筋活絡藥劑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劑主治跌打損傷後之腫痛,尤其針對筋絡、筋膜、筋骨受損後的痠楚與腫痛。其核心功效為「活血散寒,通絡止痛」,顯示古代醫家運用此方處理兩種病理重點:
- 血瘀阻絡:損傷後局部氣血停滯,瘀血內停,導致腫脹疼痛。
- 寒濕痺阻:傷後經絡空虛,風寒濕邪乘虛而入,引發關節筋肉僵硬、痠楚。
藥劑以外敷形式直接作用患處,既能化瘀散結,又能温通驅寒,符合中醫「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的用藥思維。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解析
一、活血化瘀組(主攻血滯腫痛)
- 赤芍、紅花、生蒲黃、蘇木:
此四味均屬活血化瘀要藥,赤芍涼血散瘀,紅花破血行滯,蒲黃止血兼消瘀,蘇木活血消腫。合用可針對損傷初期「瘀熱互結」之紅腫熱痛。 - 生大黃、生梔子:
大黃瀉下攻積,外敷則清熱解毒、逐瘀通絡;梔子涼血消腫,二藥合用防止瘀久化熱,緩解局部發熱脹痛。
二、温通散寒組(主攻寒濕痺痛)
- 生川烏、生草烏、羌活、獨活:
川烏、草烏為大辛大熱之品,具有強力温經散寒、止痛之功;羌活走上肢,獨活走下肢,二活合用以祛風濕、通痺止痛。此組針對傷後受寒或陳舊性損傷之冷痛、拘攣。 - 南星、生半夏:
辛温燥烈,善化痰濕、散結消腫,助烏頭、二活疏通經絡中痰濕瘀阻。
三、疏筋活絡組(主攻筋膜黏連)
- 生木瓜、路路通、旋覆花:
木瓜柔筋緩急,路路通通行十二經,旋覆花散結通絡。三藥側重舒緩筋絡拘急,促進氣血流通,減少筋膜黏連。
四、賦形劑(調和藥性)
- 飴糖/蜂蜜/凡士林:
甘緩滋潤,緩和烏頭、南星等峻烈之性,並使藥粉黏附患處,延長藥效。
綜合治療機理
- 多層次止痛:
- 烏頭類麻醉止痛(治標) + 活血藥改善微循環(治本),標本兼顧。
- 動靜結合:
- 大黃、梔子性寒防燥熱;烏頭、二活性温驅寒濕,寒温並用避免偏弊。
- 局部修復導向:
- 旋覆花、路路通等「通利」藥物,針對筋膜結構調節,助恢復肢體功能。
此方體現中醫「瘀去新生、寒散絡通」的傷科治療原則,外敷直達病所,適用於急慢性軟組織損傷。
傳統服藥法
赤芍1分,紅花1分,南星1分,生蒲黃1分半,旋覆花1分半,蘇木1分半,生草烏2分,生川烏2分,羌活2分,獨活2分,生半夏2分,生梔子2分,生大黃2分,生木瓜2分,路路通2分,飴糖或蜂蜜適量。
活血散寒,通絡止痛。
上為細末。
飴糖或蜂蜜調敷。凡士林調敷亦可。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絡的功效,因此孕婦、哺乳期婦女、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舒筋活絡藥膏, 出處:《中醫傷科學講義》。 組成:赤芍1分,紅花1分,南星1分,生蒲黃1分半,旋覆花1分半,蘇木1分半,生草烏2分,生川烏2分,羌活2分,獨活2分,生半夏2分,生梔子2分,生大黃2分,生木瓜2分,路路通2分,饴糖或蜂蜜適量。 主治:活血止痛;活血散寒,通絡止痛。主治:跌打損傷腫痛。筋絡、筋膜、筋骨傷後痠楚腫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