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方參附丸

MI FANG CAN FU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玉案》卷四

熱性指數

27

寒性指數

6

熱/寒比例

(4.5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8%
心經 19%
肝經 16%
肺經 12%
腎經 11%
胃經 7%
膽經 4%
脾經
心經
肝經
肺經
腎經
胃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祕方參附丸中加入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 附子性熱,味辛,入心、腎經,具有溫陽散寒、回陽救逆的功效。參附丸常用於治療脾腎陽虛、寒凝血瘀等症,附子可溫陽補腎,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肢體冰冷、面色蒼白等症狀。
  2. 協調藥性: 參附丸中參芪等藥材偏於滋補,附子的溫陽之性可以平衡參芪的滋膩之性,避免藥效過於偏於滋補,更好地發揮藥效。

祕方參附丸中包含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固本: 人參為補氣藥,性溫和,能補益元氣,固護正氣。對於體虛乏力、氣短心悸、脾胃虛弱等症狀,人參能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增強人體抵抗力。
  2. 協調藥性: 附子性熱烈,為溫陽救逆之品,易於燥烈。人參性溫和,能緩和附子的燥熱之性,使藥性趨於平和,避免藥物過於猛烈,損傷正氣。

因此,人參在祕方參附丸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既能補氣固本,又能協調藥性,使藥效更佳,更適合人體吸收。

祕方參附丸中加入白芍,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參附丸的燥熱之性: 參附丸以人參、附子為君藥,溫補氣血,但其性燥烈,易傷陰耗津。白芍性微寒,入肝脾經,能養血柔肝,緩解參附丸的燥熱之性,避免其對脾胃造成過度刺激,使補而不燥,溫而不烈。
  2. 協調補氣養血: 白芍與人參相配,一補陽氣,一養陰血,相輔相成,能更有效地提升身體的整體機能,達到氣血雙補的效果。

祕方參附丸中加入肉桂,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助陽,補氣活血: 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溫陽助陽、補氣活血的功效。參附丸本身以人參、附子為君藥,補氣固脫,但若患者陽氣不足,氣血運行不暢,單靠參附子不足以溫陽助陽,故加入肉桂以增強補陽效果。
  2. 溫通經脈,散寒止痛: 肉桂能溫通經脈,散寒止痛,對於寒凝血瘀所致的疼痛有顯著療效。參附丸主治虛寒證,而寒邪易阻礙氣血運行,導致疼痛,故加入肉桂以溫通經脈,緩解疼痛。

祕方參附丸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活血: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參附丸主要針對氣血不足、心氣虛弱等症狀,而當歸的補血活血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氣血運行,提升藥效。
  2. 調和藥性:參附丸中包含人參、附子等溫熱性藥物,容易燥熱,而當歸性溫,加入後可以起到調和藥性的作用,避免燥熱傷陰,使藥物更平和,更易被人體吸收利用。

祕方參附丸中添加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1.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偏激的作用。參附丸中的人參、附子,藥性較為峻烈,甘草可中和其燥熱之性,避免藥物對身體造成過度刺激。
  2. 增強藥效:甘草本身具有益氣補中、緩解疼痛、解毒等功效,與人參、附子配合,可增強補氣固本、溫陽驅寒的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祕方參附丸中加入沉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理氣止痛:沉香性溫,入脾、腎經,具有溫陽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對於脾腎陽虛、寒凝氣滯導致的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沉香能溫中散寒,促進脾胃功能,緩解疼痛。
  2.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參附丸中主要藥材為人參、附子,具有補氣溫陽的作用,但可能偏於燥烈。加入沉香,其溫和的藥性可以調和人參、附子的燥烈之性,避免藥性過於猛烈,同時又能增強藥效,使之更有效地治療陽虛寒凝之症。

主治功效


祕方參附丸之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分析

方劑組成:

祕方參附丸由附子、人參、白芍、肉桂、當歸、甘草、沉香七味藥組成,其中附子、人參、白芍、肉桂皆經炮製處理。

  • 附子(童便制): 經童便炮製,取其溫經散寒、補火助陽之功,能峻補先天陽氣,驅散體內寒邪。
  • 人參: 大補元氣,益氣健脾,可增強機體整體機能,扶助正氣。
  • 白芍(酒炒): 酒炒能增強其養血柔肝之功,緩解疼痛。
  • 肉桂(炒): 炒後性偏溫,溫腎暖宮,助陽散寒,且能引火歸元。
  • 當歸: 補血活血,滋陰潤燥,能改善氣血虛弱之證,促進血行。
  • 甘草: 調和諸藥,且具和中緩急、解毒之效,緩和藥性,並緩解腹痛。
  • 沉香: 行氣止痛,降逆平喘,助氣機運轉,能緩解氣滯所致之疼痛。

主治功效:

《丹臺玉案》記載此方主治「氣血虛極,寒邪凝結臟腑,終日腹疼。諸藥不效。」由此可見,本方主要針對氣血極度虛弱,陽氣不足,寒邪侵入臟腑所導致的慢性腹痛。其主治功效可歸納為:

  1. 溫陽散寒,祛除寒邪: 方中附子、肉桂為溫陽散寒之要藥,能溫補腎陽,驅散體內寒邪,解除寒邪凝滯所致的疼痛。
  2. 大補元氣,益氣養血: 人參大補元氣,可扶正固本,白芍、當歸則可補血養陰,改善氣血虛弱之證,使正氣充足,以抗邪外出。
  3. 行氣止痛,調和氣機: 沉香能行氣止痛,甘草可緩急止痛,兩者協同可舒緩腹痛,調整氣機運行,使氣血通暢。

治療原理分析:

此方治療原理基於中醫「虛則補之,寒則溫之」的原則。病機為氣血極度虧虛,陽氣不足,無法抵禦外邪,導致寒邪入侵,凝滯臟腑經絡,使得氣血運行不暢,進而產生腹痛。

本方通過:

  1. 峻補陽氣,驅散寒邪: 附子溫補腎陽,驅散寒邪,為治療本病之根本,能從根本上改變體內寒邪環境。
  2. 大補元氣,扶助正氣: 人參大補元氣,能提高機體正氣,增強抗邪能力,並為氣血生化之源,使陽氣漸復。
  3. 滋陰養血,改善氣血: 白芍、當歸能養血滋陰,改善氣血虧虛之證,使氣血充足,得以運化。
  4. 調和氣機,緩解疼痛: 沉香、甘草能行氣止痛,緩和藥性,使氣機運轉通暢,進而緩解腹痛。

綜合而言,祕方參附丸通過溫陽散寒、補氣養血、行氣止痛等多重功效,達到驅散寒邪、扶助正氣,使臟腑功能恢復,氣血調和,從而解除腹痛之目的。此方為氣血虛寒之證的有效方劑,其配伍嚴謹,攻補兼施,為治療此類虛寒腹痛之良方。

傳統服藥法


大附子(童便制)1兩,人參1兩,白芍(酒炒)1兩,肉桂(炒)7錢,當歸2兩,甘草8錢,真沈香1兩5錢。
上為末,煉蜜為丸。
每服2錢5分,空心以白滾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溫補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秘方參附丸, 出處:《玉案》卷四。 組成:大附子(童便制)1兩,人參1兩,白芍(酒炒)1兩,肉桂(炒)7錢,當歸2兩,甘草8錢,真沉香1兩5錢。 主治:氣血虛極,寒邪凝結臟腑,終日腹疼。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