蔥頭薏苡仁粥

Onion and coix seed porridge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7

熱/寒比例

偏寒 (0.59)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4%
胃經 20%
心經 18%
脾經 10%
肝經 6%
大腸經 5%
腎經 5%
肺經
胃經
心經
脾經
肝經
大腸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2-20

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蔥頭薏苡仁粥」主治功效分析

方劑組成: (原文未明示蔥頭用量,僅提及蔥頭與薏苡仁合用)

根據《太平聖惠方》的記載,蔥頭薏苡仁粥主要用於治療中風後出現的複雜症狀。此方劑並非單味藥材的簡單組合,而是針對中風後常見的病理變化,透過藥材的協同作用,以達到緩解病症的目的。

主治功效:

《太平聖惠方》明確指出,此方劑主治「中風,頭痛心煩,苦不下食,手足無力,筋骨疼痛,口面喎斜,言語不正。」 這些症狀涵蓋了中風後常見的病理表現,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 中風: 該方劑針對中風後的各類後遺症,顯見其主治為中風所致的病理狀態。
  • 頭痛心煩: 中風後,氣血運行不暢,導致腦部供血不足,容易出現頭痛、心煩等症狀。
  • 苦不下食: 中風影響脾胃功能,導致消化不良,患者出現食慾不振、難以下嚥的情況。
  • 手足無力: 中風損及經絡,導致氣血無法正常濡養四肢,出現手足無力,甚至癱瘓。
  • 筋骨疼痛: 氣血瘀滯,經絡不通,導致筋骨疼痛。
  • 口面喎斜: 中風損傷面部神經,導致口眼歪斜。
  • 言語不正: 中風影響腦部語言中樞,導致言語不清,表達困難。

治療原理分析:

雖然《太平聖惠方》僅簡要描述了此方的主治,未詳細闡述其藥理作用,但我們可以從方中兩味藥材的特性,推斷其治療原理:

  • 薏苡仁: 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歸脾、胃、肺經。具有健脾滲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的功效。《本草綱目》記載薏苡仁「健脾益胃,補肺清熱」。在中風後,患者常伴有脾胃運化功能失常,濕邪內生,薏苡仁能健脾祛濕,幫助脾胃恢復運化功能,使氣血得以正常生成。其舒筋除痹的功效,能緩解中風後筋骨疼痛,改善手足無力等症狀。

  • 蔥頭: 蔥頭味辛,性溫,歸肺、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散寒、解毒殺蟲的功效。《本草綱目》記載蔥頭「散寒解表,宣通陽氣」。在中風後,患者體內或有寒邪滯留,氣血運行不暢。蔥頭辛溫發散,能宣通陽氣,驅散寒邪,疏通經絡,使氣血運行恢復正常。其辛散之性,可助推藥力直達病竈。

蔥頭與薏苡仁合用,一溫一涼,相互協調,既能健脾祛濕,又能溫散寒邪,疏通經絡,促進氣血循環。 此方劑的整體作用機制,是透過調整脾胃運化功能、祛除體內濕邪和寒邪、疏通經絡、暢通氣血,從而達到緩解中風後各類症狀的目的。

此方劑以粥劑形式服用,一方面容易消化吸收,有利於虛弱的患者。另一方面,粥的潤滑作用,也有利於藥物滲透,發揮藥效。

傳統服藥法


蔥白1握,豉3合,牛蒡根(切,洗,去粗皮)半升,薄荷1握,薏苡仁2合。
上以水5大盞,煮蔥白、牛蒡根、薄荷、豉等,煎取2盞半,去滓,入薏苡仁,煮作粥。空腹食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食材新鮮:確保蔥白、薄荷等食材新鮮,避免使用過期或變質的材料。
  2. 過敏反應:如對相關食材過敏者應避免食用,例如豆類過敏者不適合食用豉。
  3. 體質考量:寒性體質者,食用薏苡仁過多可能會引發腹瀉,應適量。
  4. 懷孕婦女:懷孕婦女在食用前應諮詢專業醫生,避免進食偏寒性食材。
  5. 藥物相剋:如正在服用某些藥物,建議在食用前詢問醫生,以免影響療效。

相關疾病


頭痛動脈粥樣硬化神經性厭食症原發性高血壓四肢麻痺癱瘓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心情煩燥心胸煩熱半身或下肢麻木咽喉痛肺炎感冒咳嗽暈眩慢性鼻炎發燒及發冷

相同名稱方劑


蔥頭薏苡仁粥, 出處:《聖惠》卷九十六。 組成:蔥白1握,豉3合,牛蒡根(切,洗,去粗皮)半升,薄荷1握,薏苡仁2合。 主治:中風,頭痛心煩,苦不下食,手足無力,筋骨疼痛,口面斜,言語不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