蓯蓉散

CONG RO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得效》卷九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5

複方歸經比例

大腸經 29%
脾經 17%
胃經 17%
腎經 11%
三焦經 5%
肝經 5%
膽經 5%
肺經 5%
大腸經
脾經
胃經
腎經
三焦經
肝經
膽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蓯蓉散」,主要成分為木香、肉荳蔻、肉蓯蓉,具有腫脹的功效。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木香主要用於治療胸腹脹滿、嘔吐腹瀉、腹脹滿痛、脾胃不和、氣滯血瘀、濕熱瀉痢、裡急後重、脾虛食少、消化不良、風寒咳嗽、哮喘、情志不舒、鬱鬱寡歡等證狀。

肉蓯蓉是一種傳統中藥,具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道之效。可治療腎陽虛衰,精血不足所引起的陽痿、遺精、白濁、尿頻餘瀝、腰痛腳弱、耳鳴目花,以及月經衍期、宮寒不孕、腸燥便祕等症狀。肉蓯蓉還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改善貧血、促進血液循環、強壯筋骨等功效。另外,肉蓯蓉還能益精,助陽、補腎,治男子五勞七傷、陰痿不舉、積有十年、癢濕、小便淋瀝,溺時赤黃,肝虛、腎虛引起的精力不足和陰莖勃起困難。然而,肉蓯蓉性溫,服用過多可能會導致上火,因此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肉荳蔻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瀉、止嘔、下氣消食等功效。其中,「溫中散寒」是肉荳蔻的重要功能之一,可溫暖脾胃,緩解嘔吐、泄瀉、胃痛等症狀;「行氣止痛」也是肉荳蔻的顯著功效,可緩解脾胃虛寒所致的腹痛、腹脹等症狀。此外,肉荳蔻還能止瀉、止嘔、下氣消食,適用於脾胃虛寒、久瀉不止、脘腹脹痛、食少嘔吐、食積不消等症狀。

蓯蓉散由木香、肉荳蔻、肉蓯蓉三味藥組成,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補腎陽、益精血的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寒所致的腹痛、腹脹、嘔吐、泄瀉等症狀。

方劑組成解釋


木香行氣,肉荳蔻行氣消脹,肉蓯蓉補腎益精,三藥合用,共奏行氣消腫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久服。

相關疾病


肺結核坐骨神經痛結膜炎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嗜眠症(嗜睡症)男性勃起障礙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腰痛頭痛多痰眼睛紅痛身體沉重容易健忘四肢痿軟無力膝部腫大疼痛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蓯蓉散, 出處:《得效》卷九。 組成:木香5錢,肉豆蔻(煨)1兩,肉蓯蓉(酒洗,炙)1兩。 主治:補益。主治:腫滿。

蓯蓉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五。 組成:肉蓯蓉(酒浸,切,焙)1兩,滑石1分,黃連(去須)3分,井泉石1兩,土馬鬃1兩(俗呼牆上青衣),豉(炒)半兩。 主治:目赤飛血。

蓯蓉散, 出處:《醫學入門》卷八。 組成:肉蓯蓉8錢,白朮8錢,巴戟8錢,麥門冬8錢,茯苓8錢,甘草8錢,牛膝8錢,五味子8錢,杜仲8錢,車前子5錢,乾薑5錢,生地半斤。 主治:腎氣虛寒陰痿,腰脊痛,身重脛弱,言音混濁,陽氣頓絕。

蓯蓉散, 出處:《千金》卷十九。 組成:蓯蓉7分,續斷7分,天雄7分,陽起石7分,白龍骨7分,五味子2兩,蛇床子2兩,乾地黃2兩,牡蠣2兩,桑寄生2兩,天門冬2兩,白石英2兩,車前子5合,地膚子5合,韭子5合,菟絲子5合,地骨皮8分。 主治:五勞六極七傷虛損。

蓯蓉散, 出處:《千金》卷二十。 組成: 蓯蓉散(《千金》卷二十。)出處:《千金》卷二十。組成:肉蓯蓉1斤,生地黃30斤(取汁),慎火草2升(切),楮子2升,乾漆2升,甘草1斤,遠志1斤,五味子1斤。主治:輕身,益氣強骨,補髓不足,使陰氣強盛。 。 主治:輕身,益氣強骨,補髓不足,使陰氣強盛。

蓯蓉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九。 組成:肉蓯蓉(湯浸,去皴皮,焙)1兩,巴戟天(去心)半兩,檳榔(煨,銼)半兩,萆薢半兩,麥門冬(去心,焙)半兩,犀角(鎊)半兩,羚羊角(鎊)半兩,陟厘(炒)半兩,黃芩(去黑心)3分,茺蔚子3分,枸杞子3分,人參3分,玄參3分,木香3分,菟絲子(酒浸1宿)3分,槐子3分,決明子(微炒)3分,丹參3分。 主治:腎臟虛風上攻,頭旋腦痛眼生翳,或有黃黑花,起如飛蠅,及腰胯痠疼,腳膝冷痹。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