瘡毒化毒散

CHUANG DU HUA DU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3%
脾經 16%
肺經 16%
胃經 14%
肝經 12%
小腸經 5%
心包經 2%
三焦經 2%
腎經 2%
大腸經 2%
心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肝經
小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腎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瘡毒化毒散」中包含「乳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方面作用: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乳香性溫,味辛,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效。對於瘡毒引起的紅腫熱痛,乳香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加速瘡口癒合。
  2. 引導藥力,祛邪外出: 乳香氣味芳香,能引導藥力深入瘡瘍部位,並將毒邪引出體外,起到化解毒素,促進排膿的作用。同時,乳香的溫性也能起到溫陽散寒,增強機體抵抗力的作用。

綜上所述,乳香在「瘡毒化毒散」中起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引導藥力、祛邪外出等作用,配合其他藥材,能夠有效治療瘡毒。

「瘡毒化毒散」中加入「沒藥」,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沒藥性溫,味苦,歸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外傷感染、瘡瘍腫痛等症狀,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疼痛,加速傷口癒合。
  2. 抗菌消炎,促進生肌: 沒藥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抑制細菌的生長,並促進創傷癒合,防止感染加重。

因此,「瘡毒化毒散」中加入「沒藥」,可以有效地化解瘡毒,促進傷口癒合,達到治療瘡毒的效果。

瘡毒化毒散方中包含赤芍,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涼血:赤芍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散瘀止痛之效。對於瘡毒引起的紅腫熱痛,以及毒素瘀滯所致的疼痛,均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2. 活血化瘀:赤芍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清除瘡毒,加速傷口癒合。

綜上所述,赤芍在瘡毒化毒散中發揮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助於消炎解毒、止痛生肌,促進瘡瘍的癒合。

「瘡毒化毒散」中加入天花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天花粉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瘡毒引起的紅腫熱痛,天花粉能有效地清熱解毒,消散腫脹。
  2. 利水消腫:天花粉能利水滲濕,有助於排出體內積聚的毒素,減輕局部腫脹。

因此,天花粉在「瘡毒化毒散」中,起着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作用,有助於化解瘡毒,促進傷口癒合。

瘡毒化毒散方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大黃味苦寒,入肝、胃、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通便瀉下的功效。對於瘡毒引起的熱毒熾盛、紅腫疼痛等症狀,大黃能有效清熱解毒,消炎止痛,促進瘡毒排出。
  2. 活血化瘀: 大黃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瘡毒周圍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利於消散瘀血,加速傷口癒合。

因此,大黃在瘡毒化毒散方中起著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重要作用,是該方劑不可或缺的藥物之一。

「瘡毒化毒散」方劑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此方中多用辛溫之藥,容易燥烈傷陰,甘草可中和藥性,使藥物溫和,避免傷及正氣。
  2. 解毒護胃: 甘草具有解毒作用,可以減輕其他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保護脾胃,防止藥物對人體造成過大的副作用。甘草與其他藥材搭配使用,可增強藥效,更有效地化解瘡毒。

瘡毒化毒散中加入綠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綠豆性寒,味甘,入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由熱毒引起的瘡瘍腫毒,綠豆能清熱解毒,消散腫痛,有助於改善病情。

2. 利水消腫: 綠豆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物質,同時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對於因熱毒壅滯導致的瘡瘍腫痛,綠豆能利水消腫,減輕局部紅腫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瘡毒化毒散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解毒消腫:白芷性溫,味辛,具有解毒消腫、止痛生肌之效。對於瘡毒引起的紅腫熱痛,白芷能有效清熱解毒,促進血液循環,加速腫脹消退,起到消腫止痛的作用。
  2. 活血化瘀:白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局部血液流通,有助於清除瘡毒中的有害物質,促進傷口癒合。

瘡毒化毒散中包含川貝母,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化痰: 川貝母性寒,味甘苦,入肺經,具有清熱化痰、散結消腫之效。對於瘡毒引起的痰熱壅滯,能有效清熱解毒,促進膿液排出,緩解疼痛。
  2. 潤肺止咳: 川貝母亦具潤肺止咳功效,能緩解瘡毒引發的咳嗽、氣喘等症狀,保護肺部不受感染。

因此,川貝母在瘡毒化毒散中發揮清熱化痰、潤肺止咳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效果。

瘡毒化毒散中包含冰片,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冰片性寒,味辛,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瘡毒引起的紅腫熱痛,冰片能有效地清熱解毒,消散腫脹,緩解疼痛。
  2. 涼血止血,生肌斂瘡: 冰片還具有涼血止血、生肌斂瘡的作用。對於瘡瘍潰破、流膿出血的情況,冰片能有效地止血,促進傷口癒合,防止感染。

因此,在瘡毒化毒散中加入冰片,能夠更好地發揮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涼血止血、生肌斂瘡的作用,促進瘡毒的消退和傷口的癒合。

瘡毒化毒散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方劑,旨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其中,雄黃的加入,則是此方劑效能的重要組成部分。雄黃在中醫中被視為具有極強的解毒作用,能夠殺死病菌,並促進瘡毒的排出。其所含的成分能夠加強人體的抵抗能力,協助清除體內的毒素。此外,雄黃對於炎症和腫脹的緩解有良好的效果,適合用於各類感染引起的皮膚病變。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雄黃含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必須謹慎,需依醫師的指示進行合理劑量的調配,以免引起不良反應。一般來說,雄黃在配方中的比例應該合理安排,結合其他具有清熱解毒功效的藥材,使整個方劑能夠協同發揮作用,以達到改善症狀和促進康復的目的。因此,瘡毒化毒散中的雄黃,正是增強其療效的重要因子。

主治功效


瘡毒化毒散

瘡毒化毒散是一劑中藥方劑,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生肌斂瘡的功效,臨牀上主要用於治療各種瘡毒腫痛、潰瘍流膿、瘡瘍不斂等症狀。

組成

瘡毒化毒散由以下藥物組成:

  • 乳香: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清熱解毒
  • 沒藥:活血調經、散瘀止痛、消腫生肌
  • 赤芍: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
  • 天花粉: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利水消腫
  • 大黃:清熱瀉火、利水消腫、活血化瘀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益血、潤肺止咳
  • 綠豆:清熱解毒、清熱瀉火、利水滲濕
  • 白芷: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
  • 川貝母:清肺熱、化痰止咳、平喘
  • 冰片:開竅醒神、消炎止痛、清熱解毒
  • 雄黃:止癢、清熱解毒、驅蟲殺蟲

主治

瘡毒化毒散主治以下症狀:

  • 癰毒熱癤:嚴重的化膿性炎症,腫脹疼痛。
  • 小兒胎毒:小兒出生後因胎毒引起的頭部瘡禿。
  • 斑疹餘毒:麻疹後遺留的毒素,導致膿水流出。
  • 項腫腮腫:頸部和腮部腫脹,潰爛流膿。
  • 耳瘡耳底流膿水:耳朵內部化膿,流出膿水。
  • 各種血毒流膿:各種原因引起的血液中毒,導致化膿流膿。
  • 風火毒:由風熱之毒引起的皮膚病,出現紅腫疼痛。
  • 血風瘡:由血毒引起的皮膚病,出現紅色或紫色的瘡。

用法用量

瘡毒化毒散的用法用量如下:

  • 口服:將藥物研成細末,每次服用3-5克,每日2-3次,溫開水送服。
  • 外用:將藥物研成細末,加入適量水或油調成糊狀,外敷患處,每日更換1-2次。

禁忌

瘡毒化毒散含有雄黃,雄黃有毒,服用過量可引起中毒,因此以下人羣禁用:

  • 孕婦
  • 哺乳期婦女
  • 兒童
  • 肝腎功能不全者
  • 對瘡毒化毒散過敏者

注意事項

  • 服用瘡毒化毒散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 服用瘡毒化毒散期間,應多喝水,以促進藥物代謝。
  • 服用瘡毒化毒散期間,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
  • 服用瘡毒化毒散期間,應定期複診,以便醫生監測病情,調整用藥方案。

總結

瘡毒化毒散是一劑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生肌斂瘡的中藥方劑,臨牀上主要用於治療各種瘡毒腫痛、潰瘍流膿、瘡瘍不斂等症狀。服用瘡毒化毒散應遵醫囑,不可自行服藥,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傳統服藥法


乳香3錢,沒藥3錢,赤芍3錢,花粉3錢,川軍3錢,元連3錢,甘草3錢,綠豆面3錢,白芷3錢,貝母6錢,冰片5分,雄黃8分。
解毒活血,透達經絡壅塞,退熱消腫,宣通氣血凝滯。
上為極細末,後兌冰片、雄黃,再共為細未調勻,貯瓷瓶內。
週歲小兒每服1-5分,週歲以上者,每服5分-1錢,白開水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清熱解毒、消腫排膿之功,但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腮腺炎麻疹皮疹紅疹胎毒

相同名稱方劑


瘡毒化毒散,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沈陽方)。 組成:乳香3錢,沒藥3錢,赤芍3錢,花粉3錢,川軍3錢,元連3錢,甘草3錢,綠豆面3錢,白芷3錢,貝母6錢,冰片5分,雄黃8分。 主治:解毒活血,透達經絡壅塞,退熱消腫,宣通氣血凝滯。主治:癰毒熱疖,焮腫痛疼;小兒胎毒,頭瘡秃瘡;斑疹餘毒,流膿流水;項腫腮腫,潰破流膿;耳瘡耳底流膿水;各種血毒流膿;風火毒,血風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