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葵根湯
DONG KUI GEN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一五七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極寒 (0.03)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冬葵根湯中加入車前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利濕:冬葵根性寒,善於清熱利濕,而車前草亦具清熱利濕之效,兩者合用,可加強清熱利濕之力,適用於濕熱蘊結所致的諸症,如小便不利、淋痛、帶下等。
- 涼血止血:車前草具有涼血止血的功效,與冬葵根共同使用,可加強止血作用,適用於血熱妄行所致的出血症,如尿血、便血、鼻血等。
因此,冬葵根湯中加入車前草,不僅能增強清熱利濕之效,更能涼血止血,使療效更為顯著。
冬葵根湯中加入木通,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利水通淋: 冬葵根性寒,善於清熱利濕,而木通則性寒,以通利水道、清熱瀉火見長。兩者合用,可增強利水通淋之效,對於熱淋、石淋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 疏通經絡: 木通具有通利水道、疏通經絡之效,可輔助冬葵根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共同緩解因濕熱鬱結所引起的疼痛不適。
總而言之,冬葵根湯加入木通,可加強其利水通淋、清熱解毒的功效,並有助於疏通經絡,進一步提高藥效。
冬葵根湯方劑中加入大黃,主要是為了增強其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
冬葵根本身具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的功效,但對於熱毒熾盛、血分瘀熱的情況,單憑冬葵根可能不足以達到理想的療效。大黃作為寒涼之品,具有瀉熱通便、涼血解毒的作用,與冬葵根相配伍,能更好地清熱解毒,並促進體內熱毒的排出,從而提高治療效果。
此外,大黃還能促進冬葵根的藥力發揮,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使得整體治療效果更為顯著。
主治功效
冬葵根湯主治功效分析
冬葵根湯,在古代醫籍中主要被用於治療妊娠期間的各種小便不利問題,包括小便澀、小便不通、子淋等。其核心功效在於利水通淋,解決因妊娠導致的排泄障礙。根據《聖濟總錄》及《太平聖惠方》的記載,冬葵根湯及其相關配伍方劑,揭示了其多方面的治療應用。
主治功效
1. 妊娠小便不通/澀:
冬葵根湯最主要的應用是針對妊娠期間出現的小便澀滯、排尿困難,甚或完全無法排尿的情況。《聖濟總錄》中有多處提到單用冬葵根煎湯,或是搭配其他藥物如車前子、榆白皮等,用以治療妊娠小便不通利。這說明冬葵根具有良好的利水通淋作用,能幫助孕婦恢復正常的排尿功能。
2. 妊娠子淋:
子淋是指孕婦出現小便頻數、澀痛,伴有發熱、手足煩熱等症狀。冬葵根湯被用於治療此類症狀,說明其在利尿的同時,可能兼具清熱的作用,能緩解炎症反應,改善子淋的症狀。此外,單方地膚草湯也用於治療妊娠子淋,可見此類病症的治療以清熱利尿為主。
3. 妊娠大小便不通:
若妊娠期間出現大小便皆不通,導致腹脹、煩悶,甚至七八日以上不解,則需考慮使用包含冬葵根的複方。根據記載,此時會使用包含多種藥材的配方,但仍以冬葵根湯送服。這表明冬葵根在緩解嚴重排泄障礙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且需搭配其他藥物以增強療效。
4. 佐以其他藥物治療小便出血:
此外,《聖濟總錄》亦記載,使用黃芩湯等方劑治療小便出血時,會以冬葵根湯送服藥丸,顯示冬葵根湯可能被用作引經藥,導引其他藥物發揮作用。
治療原理分析
冬葵根的治療原理主要體現在其利水通淋的功效上。《聖濟總錄》中多處方例均以冬葵根為主要成分,搭配其他利水藥物,如車前子、榆白皮等,以增強其利尿通淋的作用。
根據藥理推測,妊娠期間,胎兒壓迫膀胱、輸尿管等泌尿系統,可能導致氣機不暢,水液運行受阻,進而引起小便不利。冬葵根的利水作用,可以促進水液代謝,解除排泄阻滯,恢復正常的排尿功能。
此外,部分方劑搭配清熱藥物(如地膚草),說明冬葵根可能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或與其他清熱藥物協同作用,以改善子淋等熱性病症。
綜上所述,冬葵根湯主要透過其利水通淋的特性,解決妊娠期間因各種原因導致的排泄障礙。在不同情況下,可與其他藥物配伍,以增強療效,或針對不同病因進行治療。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分析是基於古代醫籍的記載和現代藥理的推測,對冬葵根的具體藥理作用及治療機制仍需進一步研究。
傳統服藥法
葵根1握(銼。用子1合研亦得)。
以水3盞,煎取1盞半,去滓,分溫2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冬葵根湯性寒,孕婦慎用。
- 冬葵根湯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腹瀉等副作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冬葵根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五七。 組成:葵根1握(銼。用子1合研亦得)。 主治:妊娠患子淋,及小便不通。
冬葵根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五七。 組成:冬葵根(乾者)1握(洗。冬即用子),車前草1兩(乾者,切),木通(細銼)3兩,大黃(銼炒)半兩。 主治:妊娠大小便不通,七八日以上,腹脹瞀悶。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