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門串

火門串

HUO MEN CHU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串雅補》卷二

熱性指數

28

寒性指數

12

熱/寒比例

(2.33)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17%
脾經 16%
肺經 12%
胃經 11%
膀胱經 9%
小腸經 8%
心經 8%
肝經 3%
大腸經 3%
心包經 3%
三焦經 3%
腎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膀胱經
小腸經
心經
肝經
大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火門串方劑中包含文蛤,主要有以下原因:

  1. 清熱利濕: 文蛤性寒,味甘鹹,入肺、胃經,具有清熱利濕、化痰止咳之功效。火門串方劑常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等症狀,文蛤的清熱利濕作用,可以有效地去除濕熱,緩解炎症。
  2. 軟堅散結: 文蛤還具有軟堅散結的作用,對於因濕熱引起的淋巴結腫大、乳腺增生等症狀,有一定療效。火門串方劑中加入文蛤,可以增強其消腫止痛、散結化瘀的效果。

火門串方劑中包含大黃,主要原因有二:

  1. 瀉火通便: 大黃性寒,味苦,入脾、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之功效。火門串方劑常用於治療熱結便祕、腸胃積熱等症狀,大黃可有效清熱瀉火,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便通暢。
  2. 引藥下行: 大黃性滑,能引導其他藥物下行,使藥力直達病竈。火門串方劑中可能包含其他寒涼藥物,大黃可以引導這些藥物下行至大腸,以更有效地治療腸胃積熱等病症。

火門串方劑中包含木通,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利水通淋: 木通性寒,味甘苦,入膀胱經,具有利水通淋之效。火門串方劑主治濕熱下注、小便不利等症,木通在此發揮利水通淋的作用,幫助排出體內溼熱,改善排尿不暢。
  2. 清熱解毒: 木通還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各種炎症。火門串方劑中可能包含其他清熱解毒藥材,木通可以協同作用,增強清熱解毒的功效,幫助消炎止痛。

火門串方劑中包含丁香,主要是因為丁香具有以下兩大功效,與方劑主治相符:

  1. 溫腎助陽,散寒止痛:丁香性溫,味辛,入腎、脾經,能溫腎陽氣,散寒止痛,對於腎陽不足,寒凝血瘀所致的腰膝冷痛、陽痿早泄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火門串方劑多用於治療寒濕凝滯、氣血不通所致的腰腿疼痛,丁香的溫腎助陽之效,有助於驅寒散濕,溫通經絡,緩解疼痛。
  2. 行氣止痛:丁香具有行氣止痛之效,能疏通經絡,緩解疼痛,對於氣滯血瘀所致的胸腹脹痛、痛經等症狀有輔助療效。火門串方劑中常與其他行氣活血藥物配伍使用,共同發揮行氣止痛的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火門串」的傳統古代功效主治為「洩瀉,紅白痢疾」。以下從組成與中醫理論分析其治療原理:

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洩瀉」與「紅白痢疾」在中醫理論中多因濕熱積滯、脾胃運化失常所致。

  • 紅白痢疾:指痢疾伴隨赤白黏凍,紅為熱傷血分,白為濕傷氣分,濕熱夾雜。
  • 洩瀉:可能因濕熱下注或腸道積滯,導致清濁不分、傳導失司。

此方以「清熱利濕、通腑導滯」為核心,兼顧調氣止痢。

組成藥味分析與邏輯推理

  1. 蛤粉(海蛤殼煅製)

    • 性味:鹹寒,歸肺、腎經。
    • 作用:傳統用於清熱化痰、軟堅散結,此處或取其「寒涼清熱」之性,配合大黃瀉下,助清腸道濕熱。
  2. 熟大黃(酒製或蒸製)

    • 性味:苦寒,歸脾、胃、大腸經。
    • 作用:瀉下力緩,偏於「瀉熱通腸、活血化瘀」,適用於濕熱積滯之痢疾。與生大黃相比,減峻烈之性而留清熱之效。
  3. 木通

    • 性味:苦寒,歸心、小腸、膀胱經。
    • 作用:清熱利尿,導濕熱從小便出,符合「利小便以實大便」之治瀉思路,同時分消濕熱,減輕腸道負擔。
  4. 丁香(一對,約0.3-0.5克)

    • 性味:辛溫,歸脾、胃、腎經。
    • 作用:溫中降逆、行氣止痛。少量用於此方,可能為「反佐」大黃、木通之寒涼,防止苦寒傷胃,並調暢氣機以緩腹痛裡急後重。

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

  1. 清熱導滯
    熟大黃瀉腸道積滯,蛤粉輔助清熱,針對濕熱痢疾之標實。
  2. 分利濕熱
    木通通利水道,使濕熱從小便而解,減輕腸道濕濁(符合「治痢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之理論)。
  3. 調和氣機
    丁香辛溫行氣,佐製寒涼藥性,兼緩痢疾之腹痛、裡急後重。

綜論

此方以寒涼藥為主導,佐以辛溫,體現「通因通用」之法(以瀉止瀉),適用於濕熱型痢疾或泄瀉。然須辨證為「濕熱證」方可,若虛寒痢疾則非所宜。藥味簡練,劑量輕巧,推測為明清時期民間驗方,重視通利與調氣並行。

傳統服藥法


蛤粉1錢,熟大黃3分,木通1錢,丁香1對。
上為末。
作1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較強的瀉下作用,孕婦、哺乳期婦女、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痢疾志賀桿菌病阿米巴病大腸激擾綜合症腹瀉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

相同名稱方劑


火門串, 出處:《串雅補》卷二。 組成:蛤粉1錢,熟大黃3分,木通1錢,丁香1對。 主治:泄瀉,紅白痢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