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槌丸

TIE CHUI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黴癘新書》

熱性指數

32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6%
胃經 16%
肺經 11%
腎經 11%
肝經 11%
大腸經 11%
心包經 5%
小腸經 5%
心經 5%
三焦經 5%
脾經
胃經
肺經
腎經
肝經
大腸經
心包經
小腸經
心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鐵槌丸方中加入丁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性:

  1. 溫中降逆:丁香味辛溫,入脾胃經,能溫中散寒,降逆止嘔。鐵槌丸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寒邪上逆所致的呃逆、嘔吐等症,丁香可溫暖脾胃,驅散寒邪,使氣機下降,緩解呃逆、嘔吐。
  2. 行氣止痛:丁香亦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能疏通氣血,緩解疼痛。鐵槌丸中可能也包含其他具有止痛作用的藥物,丁香的加入有助於協同作用,更有效地緩解疼痛。

鐵槌丸中包含大黃,主要原因如下:

  1. 瀉熱通便: 大黃性寒,味苦,能瀉熱通便,對於熱結便祕、濕熱蘊結等症狀,可起到清熱瀉火、通利大便的作用。鐵槌丸主要用於治療熱毒壅盛、血瘀氣滯所致的各種疼痛,大黃可瀉火解毒,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2. 活血化瘀: 大黃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流,對於血瘀氣滯所致的疼痛,可起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鐵槌丸中包含大黃,正是利用其活血化瘀的功效,幫助治療疼痛。

鐵槌丸方劑中含有巴豆,原因如下:

  1. 攻堅破積: 巴豆性峻猛,善於攻堅破積,對於寒凝氣滯、痰瘀阻滯所致的癥結有很好的效果。鐵槌丸主要針對頑固性積聚,故以巴豆為君藥,以其強烈的攻堅之力,破除積滯。
  2. 引藥入腹: 巴豆味辛性熱,具有引藥入腹的作用,可以促進其他藥材的吸收利用,提高藥效。鐵槌丸中其他藥材需要深入病竈發揮作用,巴豆可作為引經藥,將藥力引導至病處。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鐵槌丸」,主要成分是:丁香、大黃、巴豆,主治功效是:

黴瘡下疳:一種皮膚疾病,會導致皮膚潰爛,並伴有疼痛和瘙癢。 玉莖腐爛:一種生殖器疾病,會導致陰莖腐爛。 筋骨疼痛:一種肌肉和骨骼疾病,會導致肌肉和骨骼疼痛。

大黃

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大黃清熱利尿,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 大黃瀉下,可治療熱結便祕、實熱結而兼氣血虛虧、脾陽不足、冷積便祕、濕熱痢疾初起、食積腹痛等症。 大黃止血,可治療血熱妄行所致之吐血、衄血等症。 大黃活血化瘀,可治療產後瘀阻腹痛、惡露不盡、瘀血腫痛等症。 大黃清熱解毒,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水火燙傷等。 大黃降氣,可治療腹痛、脹氣、嘔吐等消化系統問題。 大黃清熱涼血,可治療血熱妄行之吐血、咳血、衄血等症。 大黃清熱瀉火,能使感染所致發熱患者和致熱動物體溫明顯降低。

丁香

具有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的功效。

丁香能溫暖脾胃,驅散寒邪,緩解胃寒引起的嘔吐、腹瀉、腹痛等症狀。 丁香能抑制胃酸分泌,緩解胃酸過多引起的胃痛、胃脹等症狀。 丁香還能增進胃液分泌,促進胃腸蠕動,促進消化,止嘔效果顯著。 丁香能溫暖肺部,化痰止咳,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丁香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瘡瘍腫毒等症狀。

巴豆

具有瀉下、驅蟲殺蟲、峻下逐水、清肺熱利咽、活絡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消食化積等功效。

傳統上用於治療寒邪食積、胸腹脹滿急痛、大便不通、泄瀉痢疾、水腫腹大、痰飲喘滿、喉風喉痹、癰疽、惡瘡疥癬、急性、慢性腸炎、慢性痢疾、急性闌尾炎、瘡瘍、腫毒、皮膚瘙癢等症狀。

總結

中藥方劑「鐵槌丸」具有黴瘡下疳、玉莖腐爛、筋骨疼痛等功效。其主要成分包括大黃、丁香、巴豆,這些成分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瀉下、驅蟲殺蟲、峻下逐水、清肺熱利咽、活絡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消食化積等功效。

傳統服藥法


丁子、大黃、巴豆霜各等分。
上為細末,米糊為丸,如麻子大。
先服飛龍丸3日,再服此丸,每服12丸,間3日旦暮以白湯送下;若病重者,漸加至20丸,間4-5日用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瀉下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軟性下疳

相同名稱方劑


鐵槌丸, 出處:《黴癧新書》。 組成:丁子、大黃、巴豆霜各等分。 主治:黴瘡下疳,玉莖腐爛,筋骨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