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氣丸

賺氣丸

ZUAN QI W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44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44.0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9%
脾經 19%
腎經 19%
胃經 19%
肝經 11%
大腸經 11%
肺經
脾經
腎經
胃經
肝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賺氣丸中包含丁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肺散寒,化痰止咳: 丁香性溫,味辛,入肺、脾、腎經,具有溫肺散寒、化痰止咳的功效。賺氣丸主治肺氣不足、痰濕壅肺所致的咳嗽氣喘,丁香可溫肺散寒,驅散寒邪,化解痰濕,使肺氣通暢,達到止咳平喘的效果。
  2. 行氣止痛: 丁香還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可以緩解胸悶氣短、胸痛等症狀。賺氣丸中加入丁香,可促進氣血運行,緩解胸悶氣短,提高藥效。

賺氣丸方劑中包含巴豆,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1. 峻下逐瘀,開通氣道:巴豆性寒,味辛,具有瀉下攻積、消痰散結的功效。對於氣道阻塞、痰濕壅盛所致的呼吸困難,巴豆可強力瀉下,將積聚在體內的痰瘀排出,以達到開通氣道、改善呼吸的目的。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賺氣丸方劑中,巴豆往往與其他溫性藥物配伍,例如生薑、乾薑等。巴豆的峻下之性,可以促進其他溫性藥物深入經絡,發揮溫肺化痰、散寒止咳的功效,達到溫而不燥、攻而不泄的平衡,進一步提高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賺氣丸」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1.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小兒腹脹」,屬氣機壅滯、食積不化所致。小兒脾胃嬌弱,飲食不節或運化失常,易致氣滯腹脹。本方以行氣消脹為主,佐以化積,專攻中焦氣機不暢之證。

  2. 組成與藥理邏輯

    • 蘿蔔子(萊菔子)
      性味辛甘平,歸肺、脾、胃經,傳統用於消食除脹、降氣化痰。此方以巴豆同炒後去巴豆,意在借巴豆辛熱破積之性,增強萊菔子行氣消脹之力,且炒黑後減其峻烈,適合小兒體質。
    • 木香
      性味辛苦溫,歸脾、胃、大腸經,能行氣止痛、調中導滯,助萊菔子疏通中焦氣機,緩解腹脹。
    • 蒸餅為丸
      蒸餅(小麥麵粉發酵製成)和胃健脾,為丸既可緩和藥性,亦助運化。
    • 橘皮湯送服
      橘皮(陳皮)理氣健脾,增強方劑行氣消脹之效,兼顧護胃。
  3. 治療原理推論
    全方以「通降氣機」為核心:

    • 巴豆炒製萊菔子:借巴豆攻逐之力,轉化為溫通之效,針對腹脹之實證(如食積、氣滯)。
    • 木香協同:一者行氣,一者消積,共解中焦壅塞。
    • 丸劑緩圖:小兒臟腑未充,丸劑量輕(綠豆大,每服5丸),避免傷正,漸消漸散。

此方體現「通因通用」之思維,以行氣導滯為主,適用於實證腹脹,尤其小兒飲食積滯或氣機不暢者。然須辨明虛實,若屬脾虛氣弱之脹滿,則非所宜。

傳統服藥法


蘿蔔子半兩(用巴豆肉1分拍破,同炒黑色,去巴豆不用),木香1分。
上同為細末,蒸餅心和丸,如綠豆大。
每服5丸,橘皮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賺氣丸, 出處:《衛生總微》卷十四。 組成:丁香1錢,蘿蔔子半兩(用巴豆1分拍破,同炒至黑色,去巴豆不用)。 主治:小兒腹脹。

賺氣丸, 出處:《幼幼新書》卷二十一引《九籥衛生方》。 組成:蘿蔔子半兩(用巴豆肉1分拍破,同炒黑色,去巴豆不用),木香1分。 主治:小兒腹脹氣急。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