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子湯
DONG GUA Z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一六○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極寒 (0.15)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冬瓜子湯以冬瓜子為主要藥材,這是因為冬瓜子具有以下兩方面的藥用價值:
- 利水消腫: 冬瓜子性寒,味甘,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對於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冬瓜子能幫助利尿排水,減輕水腫。
- 清熱解毒: 冬瓜子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暑熱煩渴、咽喉腫痛等症狀。
冬瓜子湯以冬瓜子為主,輔以其他藥材,根據不同的病症,可調整藥材的配伍,以達到更好的療效。
冬瓜子湯中加入桃仁,主要原因有二:
- 活血化瘀: 桃仁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可改善血瘀阻滯所致的胸悶、腹痛、經閉等症狀。冬瓜子本身亦具利水消腫之效,與桃仁相佐,可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水腫消退。
- 潤腸通便: 桃仁亦有潤腸通便之效,可緩解便祕、排便不暢等問題。冬瓜子則能利水消腫,有助於減輕便祕引起的腹部脹滿感。
因此,冬瓜子湯中加入桃仁,可增強其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的功效,更有效地治療水腫、便祕等病症。
冬瓜子湯為清熱利濕、消腫解毒之方,其組成中含有的牡丹皮,在此方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牡丹皮性微寒、味苦辛,歸心、肝、肺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散瘀的功效。在冬瓜子湯中加入牡丹皮,主要是取其清熱涼血之效,用以增強整個方劑清除內熱、消腫止痛的能力。冬瓜子本身有利水消腫作用,配合牡丹皮的涼血活血功能,可有效改善因濕熱所致的各種症狀,如小便不利、水腫等。此外,牡丹皮還能調節體內血液循環,防止因濕熱壅滯而引起的瘀血問題,從而達到綜合治療的效果。總體而言,牡丹皮在冬瓜子湯中的應用,充分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的精神,使該方更為全面地發揮其療效。
冬瓜子湯中加入芒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瀉熱通便:芒硝性寒,味鹹,入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之功效。冬瓜子本身也有利水消腫的作用,兩者搭配可增強利水通便之效,適用於熱毒壅盛、大便祕結等症。
- 引藥入腎:芒硝性滑利,能引藥下行,促進藥物深入腎臟,發揮治療作用。冬瓜子入肺、脾、腎經,芒硝的加入可增強冬瓜子對腎臟的治療作用,更有效地改善腎熱、水腫等病症。
冬瓜子湯中加入大黃,看似奇怪,實則有其道理。冬瓜子性寒,擅長利水消腫,但其利水之力偏於滲濕,對於水腫兼有濕熱者,效果欠佳。而大黃苦寒,瀉熱通便,可清瀉腸胃濕熱,與冬瓜子相輔相成,既能利水消腫,又能清熱除濕,更能增強其利水效果。同時,大黃還能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於排泄水濕,進一步提升藥效。因此,冬瓜子湯中加入大黃,是為了增強其利水消腫的功效,並將其應用範圍擴展到水腫兼有濕熱的患者。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冬瓜子湯」主治功效分析
方劑組成:
冬瓜子、桃仁、牡丹皮、芒硝、大黃。
方劑主治功效:
根據《聖濟總錄》記載,冬瓜子湯主要用於治療「產後血上衝心運悶,腹脅㽲痛,不可忍,惡血不下,或成塊者」。綜合各文獻資料分析,此方劑的主治功效可歸納為:
- 活血化瘀,消癥止痛: 方中桃仁、牡丹皮皆具活血化瘀之效,能疏通經絡,消散瘀血,改善產後血瘀引起的胸悶、腹脅疼痛。
- 瀉下通便,導滯消積: 芒硝、大黃為峻下之藥,能攻積導滯,推蕩腸中積滯,使瘀血、積滯隨大便排出,有助於改善產後惡露不下,腹中積塊等症狀。
- 利水消痰,清肺化瘀: 冬瓜子具有利水消腫,消痰化瘀的作用,可以輔助排出體內水濕,協助其他藥物更有效的發揮功效。
- 清熱解毒: 大黃、牡丹皮皆有清熱涼血之效,可以幫助清除產後血瘀可能引起的熱象,如煩躁,口渴等。
治療原理:
產後血瘀是導致上述症狀的主要原因,產後氣血虧虛,易致血行不暢,瘀血內停,形成血瘀。血瘀內阻,則氣機不利,產生胸悶、腹脅疼痛,同時亦可使惡露不下,形成血塊。此方劑以活血化瘀為基礎,配合瀉下通便、利水消腫、清熱解毒之藥,共同作用,達到以下治療目的:
- 活血化瘀,通暢氣血: 桃仁、牡丹皮活血化瘀,使瘀滯的血液得以流通,改善產後血瘀狀況,從而緩解胸悶、腹痛等症狀。
- 攻逐瘀滯,排出惡露: 大黃、芒硝峻下通便,攻積導滯,可以將滯留在體內的瘀血、積滯排出體外,使惡露順利下行,消散腹中積塊。
- 利水消腫,輔助祛邪: 冬瓜子利水消腫,能將體內水濕排出,減輕水濕停滯造成的體重增加,同時,亦可輔助其他藥物,加速瘀血的排出。
- 清熱解毒,維持平衡: 大黃、牡丹皮清熱涼血,可以清除體內因瘀血所導致的熱邪,維持體內陰陽平衡。
綜合分析:
冬瓜子湯的組成可見,本方劑以攻下逐瘀為主,兼以利水、清熱之功,旨在解決產後血瘀,氣機不利,而導致的胸悶、腹脅疼痛、惡露不下、有血塊等問題。方中諸藥協同作用,通過活血化瘀、瀉下通便、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等多重功效,使體內瘀血、積滯得以排出,使氣血暢通,恢復身體健康。
總而言之,冬瓜子湯是一首針對產後血瘀證所設的有效方劑,它不僅能緩解疼痛不適,更能解決病因,使產婦順利恢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瀉下通便的功效,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冬瓜子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六○。 組成:冬瓜子(微炒,别研)2兩,桃仁(湯浸,去皮尖,麸炒令赤色)50粒,牡丹(去心)2兩,芒消半兩,大黃(銼碎,炒令熟)3兩。 主治:産後血上衝心,運悶,腹脅(疒丂)痛不可忍,惡血不下,或成塊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