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胃關散中包含附子,乃因其具有溫陽散寒、回陽救逆之功效。胃關為脾胃之氣機樞紐,若脾胃陽氣虛寒,則易致脘腹冷痛、食慾不振、嘔吐泄瀉等症。附子辛熱,入心、腎經,能溫補脾腎陽氣,驅散寒邪,振奮脾胃之氣,故可治療脾胃虛寒所致之胃痛、嘔吐、腹瀉等症。
此外,附子亦能溫通經絡,改善胃腸蠕動,有助於消化吸收,緩解胃痛。但附子性烈,使用需謹慎,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胃關散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中散寒: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止瀉的功效。胃關散主要用於治療寒邪客胃所致的胃寒、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乾薑溫中散寒,能驅散寒邪,緩解胃部寒涼,達到止痛止瀉的作用。
- 助脾運化: 乾薑辛溫,可促進脾胃運化,增強胃腸蠕動,有助於消化吸收。對於寒邪客胃導致的脾胃虛寒、食慾不振等症狀,乾薑能溫脾健胃,幫助消化,改善胃腸功能。
胃關散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其溫陽散寒、溫經止痛的功效。
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腎、脾經,能溫陽氣、散寒邪,溫經通絡,緩解脾胃虛寒、寒凝氣滯所致的胃痛、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
胃關散主要用於治療胃寒證,其症狀包括胃脘冷痛、喜溫喜按、食慾不振、泛吐清水等。肉桂的溫陽散寒之效能,可溫暖脾胃,促進消化功能,緩解胃寒症狀。
胃關散中包含花椒,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 溫胃止痛: 花椒性溫,入脾、胃經,能溫中散寒,止痛止嘔。對於寒邪客胃所致的胃脘疼痛、嘔吐、腹瀉等症狀,花椒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 溫經止血: 花椒亦可溫經止血,對於因寒凝血瘀所致的胃出血、潰瘍等疾病,花椒能起到溫陽止血的作用。
因此,胃關散中加入花椒,旨在溫胃散寒、止痛止血,以治療寒邪客胃所致的胃部疾病。
胃關散中加入藿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解暑化濕:藿香性辛溫,氣味芳香,具有解暑化濕、理氣和中之效。胃關散主要針對暑濕所致的胃腸不適,藿香能有效化解暑濕之邪,消解胃腸脹滿、嘔吐、腹瀉等症狀。
- 芳香醒脾:藿香氣味辛香,能醒脾開胃,增進食慾。對於暑濕導致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藿香可起到輔助作用,促進脾胃功能恢復,改善消化吸收。
胃關散中包含砂仁,主要原因有二:
- 溫中行氣,醒脾開胃:砂仁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行氣、醒脾開胃之功。胃關散主治脾胃虛寒、氣滯食積,砂仁可溫暖脾胃,促進氣機運行,有助於改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
- 化濕止嘔:砂仁還具備化濕止嘔之效。胃關散中常配合其他芳香化濕藥物,如藿香、佩蘭等,一同治療脾胃濕氣過重所致的噁心嘔吐。砂仁的加入,有助於促進濕邪排出,緩解嘔吐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胃關散」**主治「嘔吐神倦,胃不細食,四肢無力」,其證候核心在於 脾胃陽虛,寒濕中阻。
- 嘔吐:因中焦虛寒,胃氣不降,濁陰上逆所致,屬寒性嘔吐(可能伴清水或未消化食物)。
- 神倦、四肢無力:陽氣虛衰,不能溫煦肢體、提振精神,反映出脾腎陽虛的全身性功能低下。
- 胃不細食(納差、消化不良):脾胃陽虛,運化無力,腐熟水穀功能失職。
此證屬 虛寒嘔逆,病位在脾胃,可能涉及腎陽不足(因用附子、肉桂等溫腎藥),治療當以 溫陽散寒、降逆止嘔 為主。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藥物配伍分析
(1)溫裡散寒
- 熟附子:大熱,補腎陽、溫脾陽,散全身沉寒。
- 炮薑:專溫中焦,止寒性嘔吐、腹痛,守而不走。
- 肉桂:補命門火,助陽化氣,兼通血脈以改善四肢不溫。
- 花椒(去目):溫中止痛,殺蟲止嘔,「去目」減其刺激性,專取溫胃之效。
(2)化濕醒脾
- 藿香:芳香化濕,和中止嘔,解決濕阻中焦的悶脹感。
- 砂仁:化濕行氣,溫脾開胃,助消化且防溫藥壅滯。
2. 組方邏輯
- 君藥:熟附子 + 炮薑 → 溫補脾腎陽氣,直擊虛寒本源。
- 臣藥:肉桂 + 花椒 → 輔助溫裡散寒,增強止嘔效果。
- 佐使藥:藿香 + 砂仁 → 芳化濕濁,調暢氣機,兼顧「濕阻」與「氣滯」之標。
全方以 「溫陽為主,化濕為輔」,通過補火暖土(補腎陽以暖脾陽)、散寒降逆,恢復脾胃升降功能。
3. 治療原理
- 陽復寒散:附子、炮薑等熱藥驅散內寒,解除寒凝氣滯。
- 氣機通調:砂仁、藿香理氣化濕,助脾胃運化,改善納差。
- 標本兼治:既溫補陽氣治本,又止嘔化濕治標,契合「虛寒夾濕」病機。
三、潛在應用延伸
此方若見 舌淡胖苔白滑、脈沉遲 等典型虛寒之象,可推廣應用於:
- 寒濕型慢性胃炎。
- 腎陽不足(如五更瀉)兼脾胃症狀者。
- 現代「功能性消化不良」屬陽虛體質者。
總結:「胃關散」是典型的溫陽止嘔方,結構嚴謹,針對脾胃虛寒本質,體現中醫「寒者熱之」「治病求本」之法。
傳統服藥法
熟附子、炮薑、肉桂、花椒(去目)、藿香、砂仁。
水煎,熱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溫熱燥烈之性,陰虛火旺、內熱盛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胃關散, 出處:《醫鈔類編》卷十。 組成:熟附子、炮薑、肉桂、花椒(去目)、藿香、砂仁。 主治:嘔吐神倦,胃不細食,四肢無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