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桂附散中包含肉桂,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散寒,助陽氣:肉桂性熱,味辛,入心、腎經,具有溫陽散寒、助陽氣之功效。桂附散主要用於治療脾腎陽虛、寒濕凝滯所致的腹痛、腹瀉、腰膝冷痛等症狀。肉桂溫陽散寒,可溫暖脾腎,驅散寒濕,改善陽氣虛弱,從根本上緩解病症。
- 溫通氣血,止痛:肉桂溫通氣血,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供血,進而緩解疼痛。桂附散中常與肉桂搭配使用的附子,也有溫通氣血、止痛的功效,二者協同作用,可有效改善寒濕凝滯引起的疼痛。
桂附散中包含附子,主要原因如下:
- 溫陽散寒:附子性溫熱,具有強烈的回陽救逆、溫通經絡之效。桂附散主要用於寒凝氣滯、陽虛體弱所致的脘腹冷痛、四肢厥冷等症狀,附子可溫暖脾胃、驅寒止痛,促進陽氣回升,達到溫陽散寒的目的。
- 協同桂枝:桂枝性溫,善於發散風寒,但單獨使用難以溫煦陽氣。附子與桂枝相配,一溫一散,相輔相成,既能散寒解表,又能溫陽固表,更能發揮藥效,達到治療目的。
桂附散中加入乾薑,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溫中散寒,助陽氣: 乾薑性溫,具有溫中散寒、回陽救逆的功效,與桂枝、附子等溫陽藥材搭配,可協同作用,增強溫陽散寒之力,對於寒凝氣滯、陽氣虛弱所致的腹痛、肢冷、面色蒼白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 促進氣血運行: 乾薑能溫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與桂枝、附子等藥材共同作用,可改善血液循環,溫煦臟腑,解除寒邪對經絡氣血的阻滯,從而達到舒筋活血、止痛的效果。
桂附散中加入白荳蔻,主要是利用其溫脾止嘔、化濕行氣的功效。
桂附散主要用於脾腎陽虛、寒凝氣滯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腹瀉等症狀。白荳蔻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可溫脾暖胃,促進脾胃陽氣生發,並能化解寒濕、理氣止嘔,從而緩解患者的胃寒嘔吐等症狀,並配合桂枝、附子等藥物溫陽散寒,共同達到溫中散寒、止嘔止瀉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桂附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飲食一下,痰水同吐,多而且冷,藥下亦吐,火將息矣」,意指患者進食後隨即嘔吐痰涎與食物,吐出物量多且質地清冷,甚至服藥後亦吐,反映體內陽氣衰微(「火將息」)、陰寒內盛、水飲停聚,屬脾胃虛寒、痰飲上逆之證。其嘔吐特點為「痰水同吐」,結合「冷」的描述,推測病機為下焦腎陽不足(命門火衰),中焦脾陽失溫,水液不化為痰飲,上逆犯胃而致嘔吐頻作。
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1. 溫補脾腎陽氣,散寒化飲
- 附子、桂心:為君藥。附子大熱,補命門之火,溫脾陽以散寒;桂心助陽通脈,二者相配,恢復脾腎陽氣,化解寒飲上逆之勢。
- 古銅末:古代用於「止吐」(《本草綱目》載銅屑「治風癱吐痰」),可能取其重鎮降逆之性,協附子、桂心止嘔。
2. 化痰通絡,調和氣血
- 白僵蠶:化痰散結,熄風止痙,針對痰阻經絡可能兼有的肢體拘急。
- 當歸:養血活血,防溫燥藥傷陰血,兼治久病入絡之瘀滯。
- 蒲黃:化瘀止血,若嘔吐傷及胃絡,可防出血;其性滑利,亦助痰飲下行。
3. 利水止嘔,標本兼治
- 茅根:甘寒利尿,導痰飲從小便出,反佐附子、桂心之熱性,防溫燥太過。
配伍特點與治療思路
此方以「溫陽化飲」為核心,結合「化痰、化瘀、利尿」三法:
- 溫陽治本:附子、桂心直補脾腎之陽,破除陰寒。
- 化痰治標:白僵蠶、茅根分化痰飲,一從上散結,一從下滲利。
- 兼顧血分:當歸、蒲黃調血,因寒凝易致血瘀,痰瘀常互結。
- 降逆止嘔:古銅末重鎮,附子亦具「溫降」之性,共止嘔吐。
全方體現「寒者熱之」「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的治療原則,針對陽虛痰飲上逆之證,既溫補根本,又疏通病理產物,復其升降之機。
傳統服藥法
桂心1兩,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白僵蠶1兩(微炒),蒲黃1兩,茅根1兩(銼),古銅末1兩,當歸1兩(銼,微炒)。
上為細散。
每服2錢,以溫酒調下,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桂附散有溫熱燥烈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桂附散, 出處:《聖惠》卷十。 組成:桂心1兩,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主治:傷寒中風,身體疼,不煩躁,能自轉側,脈浮虛者。
桂附散, 出處:《會約》卷八。 組成:上肉桂(去粗)3錢,制附子(或用生者,焙乾)3錢,乾薑(炒黃)1錢,白豆蔻肉(炒)1錢。 主治:飲食一下,痰水同吐,多而且冷,藥下亦吐,火將息矣。
桂附散, 出處:《聖惠》卷六十七。 組成:桂心1兩,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白僵蠶1兩(微炒),蒲黃1兩,茅根1兩(銼),古銅末1兩,當歸1兩(銼,微炒)。 主治:腕折,筋骨傷損疼痛。
桂附散, 出處:《青囊立效秘方》卷一。 組成:川烏1錢5分,草烏1錢5分,丁香1錢,肉桂2錢,生南星1錢5分,乾薑2錢,牙皂1錢5分,白芥子1錢5分,唐阿魏2錢,吳萸1錢,細辛1錢,火消1錢5分,附子2錢,銀朱1錢5分,毛菇1錢5分,原寸3分。 主治:陰疽,流註痰塊,及一切風寒濕痹,周身串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