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膠駐車丸

A JIAO ZHU CHE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痢瘧纂要》卷九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14

熱/寒比例

偏熱 (1.29)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6%
胃經 14%
脾經 14%
心經 14%
大腸經 13%
肺經 9%
膽經 7%
腎經 6%
三焦經 2%
肝經
胃經
脾經
心經
大腸經
肺經
膽經
腎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阿膠駐車丸中包含阿膠,主要源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補血滋陰:阿膠味甘性平,入肺、肝、腎三經,具有補血滋陰、潤燥止血之功效。對於女性因血虛所致的月經不調、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狀,阿膠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2. 固腎安胎:阿膠可補益腎氣,對於腎虛所致的胎動不安、腰膝酸軟等孕期症狀,阿膠也有很好的緩解效果。

因此,阿膠作為補血滋陰、固腎安胎的藥材,被廣泛運用於婦科方劑中,阿膠駐車丸便是其中之一。

阿膠駐車丸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阿膠味甘性溫,補血滋陰,但服用過量或體質偏寒者易出現燥熱、便祕等症狀。黃連的加入可以起到清熱解毒,平衡阿膠的溫燥之性,防止服用後出現不適。
  2. 抑制血熱妄行: 阿膠補血滋陰,但對於血熱妄行所致的出血症狀,可能加重病情。黃連清熱涼血,可以抑制血熱妄行,輔助阿膠止血,達到更好的療效。

阿膠駐車丸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養血,潤燥生津: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養血、活血通經、潤燥生津之功效。阿膠性甘,味平,入血、肝、腎經,具有補血止血、滋陰潤燥之效。二者合用,相輔相成,可加強補血養血之功,並滋潤燥氣,使血脈暢通,改善因血虛引起的症狀。
  2. 調和藥性,促進藥效發揮: 阿膠性黏膩,當歸性較為活潑,二者配伍,可以相互調節,使藥性更加平和,更易於吸收利用,從而提高藥效,達到治療目的。

阿膠駐車丸中加入乾薑,主要是為了溫陽散寒,助阿膠補血止血之效。

阿膠性滋潤,且偏於寒涼,易於凝滯血脈,對於陽氣不足、血寒凝滯者,單用阿膠恐難以發揮效用。乾薑性溫,味辛,可溫中散寒,促進血液循環,驅散寒邪,有助於阿膠補血止血的功效更好地發揮。

因此,阿膠駐車丸中加入乾薑,能夠溫陽散寒,促進血液循環,提高阿膠補血止血的功效,使藥效更加顯著。

阿膠駐車丸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理氣: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肝經,具有疏肝理氣、止痛、健脾消食之效。阿膠補血滋陰,但過於滋膩,容易導致脾胃氣滯,而木香能幫助疏通肝氣,調節脾胃功能,避免阿膠滋膩過度,影響藥效。

2. 緩解胸悶:阿膠駐車丸主要用於治療血虛陰虧所致的胸悶、心悸、失眠等症。木香行氣止痛,能緩解胸悶,促進氣血運行,配合阿膠補血滋陰,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阿膠駐車丸中加入黃芩,主要是為了其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阿膠性滋陰補血,但若脾胃虛弱,易致濕熱內蘊,出現口乾舌燥、便祕等症狀。黃芩性寒,能清熱瀉火,燥濕解毒,可有效抑制阿膠滋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濕熱,避免其副作用,使藥效更趨平和穩定,達到滋陰補血、健脾止瀉的效果。

阿膠駐車丸中加入龍骨,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固澀止汗:龍骨性寒,入腎經,具有收斂固澀之效。阿膠本身滋陰潤燥,對於體虛多汗者,單獨使用可能不足以止汗。加入龍骨,可以起到收斂固澀的作用,增強止汗效果,更能鞏固阿膠的滋陰作用。
  2. 鎮靜安神:龍骨亦可鎮驚安神,與阿膠的滋陰養血功效相輔相成。對於因陰虛內熱導致的失眠多夢、心悸不安等症狀,龍骨可以起到鎮靜安神的作用,幫助患者睡眠更安穩,提高療效。

阿膠駐車丸中包含赤石脂,主要原因有二:

一、 固澀止瀉: 赤石脂性澀,能收斂腸道,止瀉痢。阿膠駐車丸中阿膠滋陰潤燥,赤石脂則收斂固澀,兩者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止瀉功效,適用於脾虛腸滑,滑脫泄瀉的患者。

二、 制酸止痛: 赤石脂可吸附胃酸,緩解胃酸過多引起的胃痛,配合阿膠滋陰養血,有助於修復胃黏膜,減少胃痛症狀。

阿膠駐車丸中加入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化痰:厚朴性燥,善於燥濕化痰,可有效緩解因濕痰阻滯所致的咳嗽、胸悶、痰多等症狀,與阿膠滋陰潤燥的功效相輔相成,更能有效改善痰液粘稠難咳的狀況。
  2. 行氣止痛:厚朴亦有行氣止痛之效,可疏通氣機,緩解因氣滯所致的胸痛、腹痛等症狀。阿膠駐車丸多用於治療婦科疾病,而厚朴的加入可改善氣血運行,有助於緩解疼痛,提高療效。

主治功效


阿膠駐車丸主治功效分析

阿膠駐車丸,綜觀古籍記載,其主要應用於治療 「冷熱不調,傷犯三陰,腹痛下膿血」 之症。此方劑以其獨特的組方,展現了溫清並用、補瀉兼施的治療特色。

治療原理分析:

  1. 陰陽調和,寒熱並用: 方中阿膠滋陰養血,黃連清熱解毒,此為寒熱並用的基礎。陰虛之體易生內熱,而虛寒亦可導致下利膿血。阿膠補血養陰,緩解陰虛之象;黃連苦寒,可清熱燥濕,解毒止痢。而乾薑溫中散寒,與黃連配伍,一溫一清,旨在調和體內之寒熱失衡。此組配伍,不僅能清泄熱邪,亦能溫補虛寒,使陰陽平衡。

  2. 補血活血,行氣止痛: 當歸既能補血,又能活血,針對因血虛或血瘀導致的腹痛下痢。木香行氣止痛,可疏通氣機,緩解因氣滯導致的腹痛脹滿。此二者聯用,既能補充血源,又能暢通氣機,使氣血調和,腹痛自止。

  3. 固澀止痢,收斂腸垢: 龍骨、赤石脂具有收澀止瀉之功。龍骨收斂固澀,止汗安神,赤石脂則能收澀止瀉,止血固脫。二者合用,可有效控制下痢,並有助於收斂腸道之膿血與污垢。此組配伍可治療痢疾導致的滑脫不禁。

  4. 清熱燥濕,解毒止血: 黃芩具有清熱燥濕、涼血止血的功效,可輔助黃連清解痢疾之熱毒。厚朴能行氣消積,化痰除煩,燥濕和胃,亦可改善因濕熱積滯導致的腹脹不適。此組配伍,主要針對痢疾之熱毒,清熱燥濕,同時兼顧健脾和胃,防止病情反覆。

總結:

阿膠駐車丸以阿膠滋陰養血為基礎,配合黃連、黃芩清熱解毒,當歸補血活血,乾薑溫中散寒,木香行氣止痛,龍骨、赤石脂收澀止痢,厚朴行氣燥濕。全方溫清並用,補瀉兼施,標本兼顧。不僅可治療痢疾,亦可緩解因冷熱不調、陰虛虧損導致的下痢膿血。

古籍佐證:

  • 《治痢捷要新書》中提到阿膠駐車丸即「駐車丸加木香黃芩石脂龍骨厚朴」,突顯了本方在治療痢疾上的應用。
  • 《幼科證治大全》與《馮氏錦囊祕錄》皆記載此方可治「痘後下痢膿血」,表明其在臨牀上亦可應用於痘瘡之後的相關病症,且其主症仍然不脫離下痢膿血,可見其功效之專一。
  • 古方「歸連丸」、「阿膠梅連丸」等,均可見阿膠、黃連、當歸等方藥之運用,此亦能佐證此類配伍之於治療痢疾的療效。

綜上所述,阿膠駐車丸憑藉其精妙的配伍,可有效治療因冷熱不調、陰陽失衡所致的下痢膿血之症,為臨牀提供了可靠的治療選擇。

傳統服藥法


阿膠3兩,黃連3兩,當歸1兩,乾薑1兩,木香1兩,黃芩1兩,龍骨(醋煅,水飛)1兩,赤石脂1兩,厚朴(薑炒)5錢。
米飲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晝夜各1錢,米飲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補血止血,散寒止痛的作用,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腹痛胰臟炎瘧疾

相同名稱方劑


阿膠駐車丸, 出處:《治痘全書》卷十三。 組成:當歸身、黃連、乾薑、阿膠。 主治:痘中夾紅白痢者。

阿膠駐車丸, 出處:《痢瘧纂要》卷九。 組成:阿膠3兩,黃連3兩,當歸1兩,乾薑1兩,木香1兩,黃芩1兩,龍骨(醋煅,水飛)1兩,赤石脂1兩,厚朴(薑炒)5錢。 主治:冷熱不調,傷犯三陰,腹痛下膿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