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助金祛邪丹中包含麥門冬,主要源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一、滋陰潤肺,清熱生津: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清熱生津之效。有助於緩解燥熱傷肺、津液不足等症狀,為助金祛邪丹清熱解毒、滋陰潤肺的組成之一。
二、配合其他藥物,增強藥效:麥門冬與助金祛邪丹中的其他藥物,如石膏、知母等,共同作用,協調陰陽,達到清熱解毒、滋陰潤肺的功效,增強整體藥效。
助金祛邪丹方中包含茯苓,主要原因有二:
- 健脾利濕,助運脾陽: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方中加入茯苓,可健脾胃,助運脾陽,促進水液代謝,利水消腫,有助於祛除邪氣。
- 化痰止咳,清熱解毒: 茯苓亦具有一定的化痰止咳、清熱解毒作用。對於一些由痰濕阻滯、熱毒蘊結導致的疾病,茯苓的加入可幫助化痰止咳、清熱解毒,進一步助金祛邪。
助金祛邪丹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 清熱解毒: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可瀉火解毒,用於治療熱毒熾盛所致的各種疾病。方劑中加入黃連,可以幫助清熱解毒,消除邪氣,起到祛邪的作用。
- 抑制病菌:黃連具有抑菌抗炎的功效,可以抑制細菌和病毒的生長繁殖,從而減輕炎症反應,促進疾病康復。方劑中加入黃連,可以幫助抑制病菌,增強抗病能力,起到助金的作用。
助金祛邪丹中加入紫蘇葉,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解表散寒:紫蘇葉性味辛溫,入肺經,具有解表散寒、宣肺止咳之效。助金祛邪丹旨在驅除外邪,故加入紫蘇葉以助其解表散寒,驅除風寒之邪。
- 行氣化痰:紫蘇葉兼具行氣化痰之功效,可疏散肺氣,利於痰液排出。助金祛邪丹若兼有氣滯痰阻之症,則加入紫蘇葉可助其行氣化痰,使邪氣易於散去。
助金祛邪丹中包含桔梗,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宣肺利咽:桔梗味辛性平,具有宣肺利咽、開音通竅的功效。助金祛邪丹多用於治療風熱犯肺、咽喉腫痛等病症,而桔梗可幫助疏散肺氣,通利咽喉,減輕炎症,改善呼吸道症狀。
- 排膿解毒:桔梗亦有排膿解毒之效。在助金祛邪丹中,桔梗能幫助清除肺部的痰液膿汁,促進炎症消退,進一步達到祛邪的目的。
總之,桔梗在助金祛邪丹中的作用,在於宣肺利咽、排膿解毒,與方劑的整體功效相輔相成。
助金祛邪丹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解毒緩和的作用。方劑中可能含有較為峻猛的藥物,甘草可以緩解藥物對人體的刺激,使藥力更平和,減少副作用。
2. 補脾益氣:甘草具備補脾益氣、緩解疲勞的作用。疾病的發生往往會消耗人體元氣,甘草可以起到補益氣血、增強體質的作用,有利於人體抵抗疾病、促進康復。
助金祛邪丹中包含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健脾益氣: 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效。助金祛邪丹旨在扶正祛邪,白朮可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使氣血生化充足,為祛邪提供能量。
- 固護脾陽: 白朮能溫補脾陽,防止脾陽虛衰,有助於抵抗外邪侵襲。助金祛邪丹多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之證,白朮的固護脾陽作用可以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疾病康復。
助金祛邪丹中加入人參,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扶正固本: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養陰、補脾益肺、生津止渴等功效。助金祛邪丹多用於氣虛、正氣不足的病症,人參可補益正氣,增強人體抵抗力,提高免疫力,對抗邪氣侵襲,助金祛邪。
二、調和藥性:助金祛邪丹中可能存在寒涼藥性較重的藥物,加入人參能起到調和藥性的作用,防止寒涼藥性過強而傷脾胃,避免副作用,使藥效更穩定、更安全。
助金祛邪丹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理氣健脾,助藥力達脾胃:陳皮性溫,味辛苦,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效。助金祛邪丹旨在健脾益氣、化痰祛邪,陳皮的理氣健脾之效能,可助藥力更好地到達脾胃,增強藥效。
二、調和藥性,減少藥物副作用:陳皮可調和藥性,減少藥物副作用。助金祛邪丹中可能包含一些辛燥之品,陳皮的理氣降逆之效能,可緩解這些藥物對脾胃的刺激,使藥物更平和地發揮作用。
助金祛邪丹中加入天花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天花粉味甘性寒,具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解毒消腫之效。對於助金祛邪丹而言,天花粉可幫助清熱解毒,減輕邪氣對人體造成的損害,輔助藥物發揮更好的治療效果。
2. 滋陰降火:天花粉還能滋陰降火,對於一些因熱毒上炎導致的症狀,例如口乾舌燥、咽喉腫痛等,天花粉可以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並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總體而言,天花粉在助金祛邪丹中扮演着清熱解毒、滋陰降火的重要角色,配合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助金祛邪丹中加入神麴,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和胃,助運化: 神麴爲麥芽與酒麴的混合物,具有健脾開胃、消食化積之功。助金祛邪丹中可能含有其他滋補性藥材,神麴可幫助脾胃運化,將藥物有效地吸收利用,提高藥效。
- 溫陽化溼,祛除邪氣: 神麴味甘性溫,可溫陽化溼,祛除體內寒溼之邪。對於一些寒溼導致的疾病,神麴可幫助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起到助金祛邪的效果。
總而言之,神麴在助金祛邪丹中起着健脾和胃、溫陽化溼的作用,有助於藥物的吸收利用,增強其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助金祛邪丹」主治「邪中肺氣」所致之精神異常與軀體症狀,如:
- 精神症狀:
- 「目見鬼神」、「口出胡言」:屬肺氣受邪擾,肺主魄,魄不安則幻視幻聽、言語錯亂。
- 「言刀斧砍傷」、「弓矢射中」:肺虛則金不制木,肝風內動,致妄想軀體受創。
- 軀體症狀:
- 「滿身疼痛,呼號不已」:肺主皮毛,邪犯肺衛,氣機壅滯則通身痛楚,肺聲為呼,故嚎叫不休。
此證核心為 肺氣虛弱,痰火擾神,兼土不生金,治療以「補土瀉火,消痰逐邪」為法。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一、方劑結構
- 補土生金(健脾益肺):
-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四君子湯基礎):健脾益氣,土旺則金生,肺氣得補。
- 陳皮:理脾化痰,助運化以資肺氣。
- 瀉火清金(清肺瀉心):
- 黃連:瀉心火以防火克金,治「胡言」之熱擾神明。
- 麥冬、天花粉:潤肺清熱,養陰以降虛火。
- 消痰逐邪(宣肺化痰):
- 桔梗、蘇葉:宣肺開鬱,提壺揭蓋以逐邪,蘇葉兼散表邪。
- 神曲:消食化滯,截痰濕生成之源。
二、藥理推演
- 病機:肺虛(金弱)→ 痰火內生 → 肝木侮金(幻覺、疼痛)→ 土不培金(氣虛加劇)。
- 組方邏輯:
- 補土(健脾)以實肺,斷痰濕之源(土不生金則肺愈虛)。
- 瀉火(黃連、天花粉)以保肺陰,防心火刑金。
- 宣肺化痰(桔梗、蘇葉)通氣道,使邪外達。
- 標本兼治:
- 治本:健脾益氣(人參、白朮)扶正。
- 治標:清熱化痰(黃連、天花粉、陳皮)祛邪。
三、結合主治症狀
- 幻覺妄言:肺魄不寧,痰迷心竅,以桔梗、蘇葉宣肺,陳皮、神曲化痰。
- 身痛呼號:肺氣鬱閉,經絡不通,參、朮補氣行滯,麥冬潤脈緩急。
此方體現「培土生金、清金制木」之法,透過調和肺脾,達到安神定魄、化痰止痛之效。
傳統服藥法
麥冬1兩,茯苓5錢,黃連5分,蘇葉1錢,桔梗2錢,甘草1錢,白朮3錢,人參1錢,陳皮1錢,天花粉3錢,神曲2錢。
補土瀉火,消痰逐邪。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助金祛邪丹, 出處:《辨證錄》卷十。 組成:麥冬1兩,茯苓5錢,黃連5分,蘇葉1錢,桔梗2錢,甘草1錢,白朮3錢,人參1錢,陳皮1錢,天花粉3錢,神曲2錢。 主治:補土瀉火,消痰逐邪。主治:邪中肺氣,目見鬼神,口出胡言,或說刀斧砍傷,或言弓矢射中,滿身疼痛,呼號不已。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