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中安蛔湯

QING ZHONG AN HU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現聚方要補》卷三《傷寒辨注》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2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4%
肝經 14%
胃經 14%
大腸經 13%
心經 10%
腎經 10%
肺經 7%
膀胱經 6%
心包經 3%
膽經 3%
脾經
肝經
胃經
大腸經
心經
腎經
肺經
膀胱經
心包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3

方劑組成解釋

清中安蛔湯中加入黃連,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清熱瀉火: 黃連味苦寒,入心、胃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瀉的功效。蛔蟲多喜濕熱,黃連可清熱除濕,抑制蛔蟲的生長繁殖。
  2. 解毒止痛: 蛔蟲寄生於腸道,會分泌毒素,引起腹痛、腹脹、噁心等症狀。黃連有解毒止痛作用,可以緩解蛔蟲毒素引起的症狀。

此外,黃連還能抑制腸道蠕動,有利於蛔蟲的排出。因此,清中安蛔湯中加入黃連,能夠有效地驅除蛔蟲,緩解症狀。

清中安蛔湯中包含黃柏,主要基於其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蛔蟲寄生於腸道,易引起腹痛、腹脹、嘔吐等症狀,而黃柏性寒,可清熱瀉火,抑制腸道內炎症,減輕蟲體對人體的刺激。此外,黃柏還有燥濕的作用,可乾燥腸道環境,不利於蛔蟲生存繁殖,進一步達到驅蟲目的。因此,黃柏在清中安蛔湯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輔助其他藥物共同達到驅蟲止痛的效果。

清中安蛔湯中加入枳實,主要是為了疏肝理氣、消積導滯,從而達到驅除蛔蟲的目的。

枳實味苦、性寒,具有行氣消積、化痰止咳的功效。蛔蟲常寄生於小腸,會造成腹痛、腹脹、食慾不振等症狀,而枳實能疏肝解鬱、理氣消積,幫助消化,消除蛔蟲寄生所造成的腸道積滯,進而達到驅蟲的效果。同時,枳實還能化痰止咳,緩解蛔蟲引起的咳嗽症狀。

因此,在清中安蛔湯中加入枳實,可以有效地疏肝理氣、消積導滯,促進腸胃蠕動,幫助驅除蛔蟲,並緩解其帶來的不適症狀。

清中安蛔湯中加入烏梅,主要出於以下兩點考慮:

一、 收斂止瀉,安蛔止痛: 烏梅味酸性澀,具有收斂止瀉之效,可緩解蛔蟲引起的腹痛、腹瀉等症狀。其收斂作用還能使腸道蠕動減緩,從而降低蛔蟲的活動性,達到安蛔止痛的目的。

二、 生津止渴,解毒消暑: 烏梅性寒,具有生津止渴、解毒消暑之效,可緩解因蛔蟲寄生引起的口渴、發熱等症狀。

烏梅的加入,不僅能有效緩解蛔蟲引起的各種症狀,更能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使其在清中安蛔湯中發揮重要作用。

清中安蛔湯中包含花椒,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驅蟲止痛: 花椒味辛性溫,具有溫中散寒、止痛驅蟲的功效。對於因寒邪入侵、蛔蟲寄生引起的腹痛、嘔吐、腹脹等症狀,花椒可溫經散寒,驅除蛔蟲,起到止痛的作用。
  2. 增強藥效: 花椒與其他藥材配合使用,可以起到協同作用,增強藥效。例如,花椒與吳茱萸、苦楝皮等藥材合用,可以更有效地驅除蛔蟲,減輕症狀。

主治功效


清中安蛔湯

清中安蛔湯為中藥方劑之一,由黃連、黃柏、枳實、烏梅、花椒等五味藥組成,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行氣化痰、收斂止瀉、驅蟲殺蟲之功,主治胃中有實熱,導致病人嘔吐出蟲。

組成

1. 花椒

花椒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溫中散寒、健脾止瀉、溫腎壯陽、補陽、壯命門火、止嘔、壯陽、通經絡、清熱利尿、祛風除濕、破血消癥、溫裡溫中、健脾胃、止咳平喘、止瀉、活絡止痛、通乳等功效。

2. 黃柏

黃柏性寒味苦,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能治療腳氣、痿闢、骨蒸勞熱、瘡瘍腫毒、濕疹瘙癢、肺熱咳嗽、痢疾、洩瀉、水腫、消渴、瘡毒、腫毒、蛇蟲咬傷等症狀。此外,黃柏還有斂瘡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痤瘡、濕疹、皮膚損傷、擦傷、瘀傷等疾病。

3. 黃連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黃連亦可清熱瀉火,清胃火、清肝火,用於治療胃火熾盛的嘔吐,肝火犯胃,肝胃不和,脇肋脹痛、嘔吐吞酸等症狀。黃連止嘔之功用本草皆載。黃連具有解毒功能,乃其寒涼苦燥之性使然。故黃連可清熱解毒,瀉火除煩,尤擅清解濕熱毒邪。黃連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腸溜腹痛下痢。黃連止血、斂瘡、止瀉,功能更強。

4. 烏梅

烏梅具有固澀收斂、驅蟲殺蟲、生津止渴、止咳平喘、止血、止瀉、止嘔等功效。固澀收斂是指烏梅能收斂腸道,有助於治療腹瀉和便祕;驅蟲殺蟲是指烏梅具有驅蟲殺蟲的功效,常被用於蛔厥腹痛和嘔吐的治療;生津止渴是指烏梅有生津解渴的功效,可改善口渴煩躁的症狀;止咳平喘是指烏梅有斂肺止咳的功效,可治療咳嗽、哮喘等症狀;止血是指烏梅有止血功效,可治療便血、尿血、崩漏等出血症狀;止瀉是指烏梅能收斂腸道,減少腸道運動,有助於治療腹瀉;止嘔是指烏梅能止嘔,可緩解口乾舌燥、喉嚨痛等症狀,亦可減少嘔吐。

5. 枳實

枳實性溫味酸苦,歸脾胃大腸經。具有理氣行氣、降逆化痰、寬中消脹之效。能行氣化痰消痞,破氣除滿止痛,清熱化痰、平喘止咳。富含橙皮苷、鉀、鈣、維生素C等,有收斂、止瀉、解毒、利尿之功。此外,枳實還具有消食化積、補氣功效,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抵抗力與免疫力。

功效

清中安蛔湯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行氣化痰、收斂止瀉、驅蟲殺蟲之功,主治胃中有實熱,導致病人嘔吐出蟲。

總結

清中安蛔湯為中藥方劑之一,由黃連、黃柏、枳實、烏梅、花椒等五味藥組成,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行氣化痰、收斂止瀉、驅蟲殺蟲之功,主治胃中有實熱,導致病人嘔吐出蟲。

傳統服藥法


黃連(薑汁炒)3錢,黃柏(酒炒)1錢半,枳實(麩炒)2錢,烏梅3個,川椒(炒)30粒。
胃中虛熱而嘔者,去枳實,加人參1錢5分。
上加生薑,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清中安蛔湯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口乾、口苦、大便乾結、小便黃赤、舌苔黃厚、脈滑數等。
  • 清中安蛔湯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胃腸道不適。
  • 清中安蛔湯不宜與其他中藥同時服用,以免引起藥物相互作用。

相關疾病


嘔吐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蛔蟲病噁心反胃

相同名稱方劑


清中安蛔湯, 出處:《現聚方要補》卷三《傷寒辨注》。 組成:黃連(薑汁炒)3錢,黃柏(酒炒)1錢半,枳實(麸炒)2錢,烏梅3個,川椒(炒)30粒。 主治:胃實熱,嘔吐長蟲。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