踯躅散

ZHI ZHU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4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7%
腎經 17%
脾經 15%
心經 13%
肺經 11%
膀胱經 11%
膽經 7%
胃經 5%
肝經
腎經
脾經
心經
肺經
膀胱經
膽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躑躅散」

中藥方劑「躑躅散」,主要成分是:杜鵑、白花蛇、天雄、菊花、天麻、肉桂、藁本、細辛、羌活、秦艽、防風、羚羊角、甘草,主治功效是:暴風來襲,毒氣夾雜著風,突然上行發作,傷及頭部,因此會頭痛,眼睛也會感到暈眩。

  • 杜鵑: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白花蛇:性味苦寒,歸肝、脾經,具有清熱解毒、祛風除溼、活血化瘀、止痛消腫等功效。

  • 天雄:性味辛溫,歸肝、腎經,具有祛風除溼、活血通絡、止痛消腫等功效。

  • 菊花:性味甘苦,歸肺、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明目降壓、散風解表、清熱瀉火等功效。

  • 天麻:性味甘平,歸肝、腎經,具有平肝息風、祛風除溼、活絡止痛、補血養肝、安神等功效。

  • 肉桂:性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溼、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之功效。

  • 藁本:性味辛溫,歸肺、脾、膀胱經,具有發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溼、活絡止痛等功效。

  • 細辛:性味辛溫,歸肺、腎經,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

  • 羌活:性辛溫,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

  • 秦艽:具有清熱瀉火、祛風除濕、清熱利尿和強筋骨的功效。

  •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 羚羊角:性味甘鹹,歸肝、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熄風止痙、鎮驚安神等功效。

  •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躑躅散」主要成分是杜鵑、白花蛇、天雄、菊花、天麻、肉桂、藁本、細辛、羌活、秦艽、防風、羚羊角、甘草,主治功效是:暴風來襲,毒氣夾雜著風,突然上行發作,傷及頭部,因此會頭痛,眼睛也會感到暈眩。

方劑組成解釋


踯躅散由杜鵑、白花蛇、天雄、菊花、天麻、肉桂、藁本、細辛、羌活、秦艽、防風、羚羊角、甘草等中藥組成。其中,杜鵑、白花蛇、天雄、菊花、天麻、肉桂、藁本、細辛、羌活、秦艽、防風、羚羊角均具有祛風解毒、通絡止痛的功效。甘草可以緩和其他藥物的毒性,增強療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踯躅散有一定的副作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不宜服用。服用踯躅散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頭痛梅尼爾氏病胰臟炎原發性高血壓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暈眩

相同名稱方劑


踯躅散, 出處:《外台》卷二十八引《小品方》。 組成:羊踯躅1分,乾薑1分,藜蘆(熬)1分,附子(炮)1分,巴豆(去皮心,熬)1分,野葛皮1分,肉桂1分,丹砂(研)1分,雄黃(研)1分,蜈蚣(炙)1分。 主治:蠱毒腹痛,註下赤血。

踯躅散, 出處:《聖惠》卷二十二。 組成:踯躅花1兩(酒拌,微炒),白花蛇肉1兩(酒浸,炙令微黃),天雄1兩(炮裂,去皮臍),甘菊花半兩,天麻1兩,肉桂1兩(去皺皮),藁本1兩,細辛3分,羌活1兩,秦艽1兩(去苗),防風3分(去蘆頭),羚羊角屑3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主治:風毒氣上攻,頭痛目眩。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