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梔子仁散中含有梔子,主要由於梔子具有以下兩方面的功效:
- 清熱瀉火:梔子味苦性寒,入心、肺、胃經,能清熱瀉火、涼血止血,對於熱毒壅盛所致的發熱、口渴、咽喉腫痛、吐血、衄血等症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 利濕退黃:梔子仁散常用於治療黃疸病症,而梔子能利濕退黃,清熱利膽,有助於治療濕熱所致的黃疸,改善患者的症狀。
因此,梔子在梔子仁散中起到清熱瀉火、利濕退黃的重要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梔子仁散中加入槐花,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涼血止血: 槐花性寒,味苦,具有清熱涼血、止血消腫之功效。與梔子仁、生地黃等藥材一同配伍,可加強清熱涼血之力,並能有效控制因熱毒上攻而導致的出血症狀。
- 疏散風熱: 槐花可疏散風熱,並能清肝明目。與梔子仁、黃芩等藥材合用,能有效消除風熱邪氣,改善因風熱上擾引起的目赤腫痛、頭昏眼花等症狀。
槐花加入梔子仁散,可使藥效更加全面,既能清熱涼血止血,又能疏散風熱,從而更好地治療因熱毒上攻所致的各種症狀。
主治功效
小兒卒熱,毒氣攻腦,鼻衄。
傳統服藥法
梔子仁1兩,川升麻1兩,柴胡(去苗)1兩,石膏1兩,生乾地黃1兩,甘草(炙微赤,銼)1兩,葛根(銼)1兩。
上為粗散。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梔子仁散, 出處:《聖惠》卷八十九。 組成:梔子仁1兩,槐花半兩(微炒)。 主治:小兒卒熱,毒氣攻腦,鼻衄。
梔子仁散, 出處:《聖惠》卷八十三。 組成:梔子仁半兩,甘草(炙微赤,銼)半兩,黃連(去須)半兩,黃芩半兩。 主治:小兒胃中熱,日漸肌瘦。
梔子仁散, 出處:《聖惠》卷九十二。 組成:梔子仁5個,茅根半兩(銼),冬葵根半兩,甘草1分(炙微赤,銼)。 主治:小兒小便不通,臍腹脹悶,心神煩熱。
梔子仁散, 出處:《聖惠》卷十。 組成:梔子仁1兩,川升麻1兩,柴胡(去苗)1兩,石膏1兩,生乾地黃1兩,甘草(炙微赤,銼)1兩,葛根(銼)1兩。 主治:傷寒5-6日,心膈煩躁,壯熱,不得卧。
梔子仁散, 出處:《聖惠》卷八十九。 組成:梔子仁半兩,黃芩半兩,犀角屑半兩,龍膽(去蘆頭)半兩,赤芍藥半兩,黃連(去須)半兩,川大黃(銼,微炒)半兩,甘草(炙微赤,銼)半兩。 主治:小兒眼風熱澀赤痛。
梔子仁散, 出處:《聖惠》卷七十八。 組成:梔子仁半兩,犀角屑3分,赤芍藥3分,黃芩半兩,柴胡1兩(去苗),川大黃1兩半(銼碎,微炒),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木通1兩(銼)。 主治:産後傷寒,煩熱不解,大小便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