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膈散

HE GE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辨證錄》卷一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2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3%
胃經 14%
肝經 14%
脾經 14%
心經 11%
腎經 7%
膽經 7%
三焦經 3%
心包經 3%
肺經
胃經
肝經
脾經
心經
腎經
膽經
三焦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和膈散中包含柴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和解少陽: 和膈散主治少陽病,柴胡為其君藥,具有疏肝解鬱、和解少陽之效。少陽病以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口苦咽乾為主要症狀,柴胡可通過疏解肝氣,使少陽之氣得以調和,從而緩解上述症狀。
  2. 升清降濁,調和氣機: 和膈散以升清降濁為治則,柴胡既能升清,又能降濁。其升清作用可提振陽氣,使清氣上升;其降濁作用可疏泄肝氣,使濁氣下降,達到氣機調和、陰陽平衡的效果。

和膈散中包含白芍,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緩解肝氣鬱結,疏肝理氣: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之效。肝氣鬱結會導致胸悶、脅肋疼痛等症狀,白芍能緩解肝氣鬱結,疏肝理氣,緩解胸痛不適。
  2. 收斂止痛,調節氣血:白芍能收斂止痛,並能滋陰養血,調節氣血運行。和膈散主要用於治療胸悶、氣短、心悸、胸痛等症狀,白芍能起到收斂止痛,調節氣血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和膈散中包含生地黃,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和膈散主治心煩失眠、口渴咽乾、心悸怔忡等症,生地黃能清熱涼血,滋養心陰,緩解心火亢盛所致的症狀。
  2. 滋陰潤燥: 生地黃能滋養陰液,潤燥生津,適合治療因陰虛燥熱所致的失眠、口渴、咽乾等症。和膈散中其他藥材如麥冬、玄參等也具有滋陰潤燥的作用,生地黃的加入更能加強滋陰潤燥的效果,使藥效更加顯著。

和膈散中包含玄參,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解毒:玄參味甘苦性寒,入心、肺、腎經,具清熱解毒之效。和膈散主治熱毒蘊結於肺,症見發熱咳嗽,咽痛口渴等,玄參可清肺熱,解毒散結,為方中主要的清熱解毒藥。
  2. 滋陰潤燥:玄參亦具滋陰潤燥之功,可緩解因熱毒傷陰而引起的口乾舌燥、咽喉疼痛等症狀。和膈散中配伍其他滋陰潤燥藥物,如麥冬、生地等,共同發揮滋陰清熱的功效,使方藥作用更為全面。

和膈散中加入麥門冬,主要是針對其潤肺生津,養陰清熱的功效。

麥門冬味甘性寒,入肺、心經。其潤肺生津之效,可滋潤乾燥的肺部,緩解因燥熱引起的咳嗽、口乾等症狀。其養陰清熱則可清泄肺胃之熱,緩解因熱邪上擾引起的煩躁不安、失眠等症狀。

因此,在和膈散中加入麥門冬,可以有效地緩解因肺胃燥熱引起的咳嗽、口乾、失眠、煩躁等症狀,達到清熱潤肺,和解膈氣的目的。

和膈散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茯苓性味甘淡平,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和膈散主治脾胃濕熱,症見心煩口渴、胸悶腹脹、苔黃膩等,茯苓可健脾利溼,清熱化痰,改善脾胃功能,從而緩解上述症狀。

2. 燥濕化痰:茯苓能燥濕化痰,可協助其他藥物如半夏、陳皮等協同作用,祛除痰濕,改善呼吸道症狀,如胸悶、咳嗽等。

和膈散中包含竹茹,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化痰: 竹茹味甘性寒,入肺經,具有清熱化痰、止嘔止渴之效。和膈散主治燥熱傷肺、痰熱壅肺之症,竹茹可清肺熱、化痰液,以達止咳平喘之效。
  2. 和胃降逆: 竹茹還有和胃降逆的作用,可緩解因熱邪上擾所致的噁心嘔吐。和膈散中配伍半夏、茯苓等藥物,共同作用於脾胃,以和胃降逆,使痰熱下降,達到止咳化痰的目的。

總而言之,竹茹在和膈散中發揮清熱化痰、和胃降逆的作用,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治療燥熱傷肺、痰熱壅肺之症的目的。

和膈散中加入芥子,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辛溫解表,宣肺化痰: 芥子性辛溫,入肺經,具有宣肺化痰、解表散寒之功效。和膈散主治風寒咳嗽、痰多氣喘,芥子可助其疏風散寒,宣肺豁痰,使肺氣宣通,痰液易於排出。
  2.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 和膈散中常配伍其他藥材,如麻黃、杏仁、甘草等,芥子可與之相輔相成,共同發揮解表止咳、化痰平喘之效。例如,芥子與麻黃相配,可增強解表散寒之功;與杏仁相配,可增強宣肺化痰之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和膈散」由柴胡、白芍、生地黃、玄參、麥門冬、茯苓、竹茹、芥子組成,具有溫中和胃、理氣解鬱的功效。

柴胡具有疏肝解鬱、清熱退火的功效,可治療感冒發熱、頭痛眩暈、胸悶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的功效,可治療肝鬱氣滯、血虛萎黃、脾胃虛弱等症狀。

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滋陰補血的功效,可治療熱病傷陰、陰虛火旺、血虛萎黃等症狀。

玄參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可治療肺熱咳嗽、痰熱壅盛、咽喉腫痛、口乾舌燥等症狀。

麥門冬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的功效,可治療陰虛津虧、肺燥咳嗽、心煩失眠等症狀。

茯苓具有利水消腫、健脾益氣的功效,可治療水腫、尿少、脾虛泄瀉等症狀。

竹茹具有清熱化痰、清胃熱的功效,可治療痰熱咳嗽、膽火挾痰、煩熱嘔吐等症狀。

芥子具有溫中散寒、消積導滯的功效,可治療寒疝腹痛、嘔吐泄瀉等症狀。

「和膈散」常用於治療冬季受風寒引起的感冒發熱、頭痛眩暈、胸悶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此外,它還可用於治療肝鬱氣滯、血虛萎黃、脾胃虛弱等症狀。

中藥方劑「和膈散」組成如下:

柴胡:疏肝解鬱、清熱退火。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生地黃:清熱涼血、滋陰補血。

玄參:清熱涼血、滋陰潤燥。

麥門冬:養陰生津、潤肺清心。

茯苓:利水消腫、健脾益氣。

竹茹:清熱化痰、清胃熱。

芥子:溫中散寒、消積導滯。

「和膈散」主治功效如下:

溫中和胃:柴胡、白芍、生地黃、玄參、麥門冬、茯苓、竹茹、芥子均具有溫中和胃的功效。

理氣解鬱:柴胡、白芍、茯苓、竹茹均具有理氣解鬱的功效。

傳統服藥法


柴胡1錢,白芍1兩,生地5錢,玄參3錢,麥冬2錢,茯苓2錢,竹茹1團,芥子1錢。
補水濟木。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不宜在感冒初期使用,以免加重病情。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
  • 本方有出汗、口渴、小便黃等副作用,如有不適,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忽冷忽熱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嘔吐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和膈散, 出處:《辨證錄》卷一。 組成:柴胡1錢,白芍1兩,生地5錢,玄參3錢,麥冬2錢,茯苓2錢,竹茹1團,芥子1錢。 主治:補水濟木。主治:冬月傷寒,至5-6日,往來寒熱,胸脅苦滿,或嘔或吐,或渴或不渴,或煩或不煩,已用小柴胡湯和解後。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