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粥

FU LING ZHOU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7%
脾經 18%
胃經 18%
膀胱經 13%
肺經 13%
腎經 4%
大腸經 4%
心經
脾經
胃經
膀胱經
肺經
腎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茯苓粥中使用赤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滲濕功效: 赤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能改善水濕停滯所致的腹脹、水腫等症狀。而茯苓粥本身以米粥為基底,更容易被人體吸收,更能發揮赤茯苓利水滲濕的作用。
  2. 健脾益氣功效: 赤茯苓還具有健脾益氣的功效,能增強脾胃功能,改善脾胃虛弱所致的食慾不振、倦怠乏力等症狀。配合米粥的溫和滋補作用,更能起到健脾益氣的效果。

因此,赤茯苓的加入不僅能提升茯苓粥的利水滲濕功效,更能增強其健脾益氣的作用,使其成為一道適合脾胃虛弱、水濕停滯者食用的食療佳品。

茯苓粥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兩方面原因:

  1. 滋陰潤肺: 茯苓性平,利水滲濕,而麥門冬則性寒,味甘,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功效。兩者結合,可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潤肺止咳、清熱生津之效。
  2. 相輔相成: 茯苓擅長利水滲濕,而麥門冬則擅長滋陰潤肺,兩者在功效上互補,可以更好地發揮其藥效,共同改善因肺燥津傷引起的咳嗽、口渴、咽喉疼痛等症狀。

茯苓粥中加入粟米,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互補功效:

茯苓味甘淡,性平,具有利水滲濕、寧心安神之效。粟米味甘,性平,富含膳食纖維,有助於消化,並具有健脾益氣、補中益氣之功。兩者相配,既能增強利水滲濕之效,又能健脾益氣,相輔相成,更能增強療效。

二、 營養均衡:

茯苓性偏寒涼,粟米性偏溫和,兩者搭配可中和藥性,避免寒涼之氣損傷脾胃。同時,粟米富含維生素B族、礦物質等營養元素,能為身體補充所需營養,增強抵抗力,更利於疾病康復。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茯苓粥」介紹

茯苓粥的組成

茯苓粥是一個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赤茯苓、麥門冬和粟米。

  • 赤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心、肺、脾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寧心安神的功效。用於治療水腫、脾虛、心悸、失眠等症狀。
  • 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用於治療陰虛津虧的症狀,如乾咳少痰、口乾咽燥、舌紅少苔;心肺氣陰兩虛所致的咳嗽、氣喘、心悸、失眠;以及熱病津傷、煩躁、身熱、神昏等症狀。
  • 粟米:味甘性平,入脾胃經,具有益氣健脾、補中益氣、滋陰生津的功效。用於治療脾胃虛弱、食慾不振、腹瀉、嘔吐等症狀。

茯苓粥的功效

茯苓粥具有以下功效:

  • 心胸結氣:胸悶、氣短。
  • 煩悶恐悸:煩躁、不安、恐懼。
  • 風熱驚邪:風熱之邪侵襲身體,導致驚嚇。
  • 口乾:口乾舌燥。

茯苓粥的用法

茯苓粥的用法如下:

  1. 取赤茯苓、麥門冬、粟米各適量,洗淨後浸泡半小時。
  2. 將浸泡好的藥材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煮沸後轉小火熬煮至粥狀。
  3. 每日1-2次,溫熱服用。

茯苓粥的注意事項

  • 茯苓粥不宜與以下食物同服:蘿蔔、茶葉、酒。
  • 茯苓粥不宜在睡前服用,以免影響睡眠。
  • 茯苓粥不宜長期服用,一般服用1-2周即可。
  • 茯苓粥不適合以下人羣服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脾胃虛寒者。

茯苓粥的總結

茯苓粥是一個中藥方劑,具有益氣健脾、補中益氣、滋陰生津的功效。用於治療心胸結氣、煩悶恐悸、風熱驚邪、口乾等症狀。茯苓粥的用法簡單,可以每日1-2次,溫熱服用。但茯苓粥不宜長期服用,一般服用1-2周即可。茯苓粥不適合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脾胃虛寒者服用。

傳統服藥法


赤茯苓1兩,麥門冬1兩(去心),粟米2合。
上銼細。
先以水2大盞半,煎至1盞半,去滓,下米煮作粥,溫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茯苓粥具有健脾益氣、寧心安神的功效,但是脾胃虛寒、氣虛下陷者不宜食用。

相關疾病


牙齦潰爛心內膜炎高血脂心包炎慢性腎衰竭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心臟衰竭肥胖大腸激擾綜合症腹瀉無尿及少尿全身性水腫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口乾口渴

相同名稱方劑


茯苓粥, 出處:《聖惠》卷九十六。 組成:赤茯苓1兩,麥門冬1兩(去心),粟米2合。 主治:心胸結氣,煩悶恐悸,風熱驚邪口乾。

茯苓粥,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九○。 組成:白茯苓(去黑皮,取末)半兩,粳米2合。 主治:健脾益胃,利水消腫。主治:産後無所苦,欲睡而不得睡。老年性浮腫,肥胖症,脾虛泄瀉,小便不利,水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