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心生一散

寧心生一散

NING XIN SHENG Y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眼科臨症筆記》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7

熱/寒比例

中性 (1.0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3%
心經 22%
脾經 17%
腎經 15%
肺經 9%
大腸經 5%
膽經 5%
胃經 2%
肝經
心經
脾經
腎經
肺經
大腸經
膽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寧心生一散中包含柏子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安神定志: 柏子仁性平味甘,入心、腎經,具有養心安神、潤腸通便的功效。其富含的松脂醇能調節神經系統,緩解焦慮、失眠等症狀,有助於寧心安神,提高睡眠品質。
  2. 滋陰潤燥: 柏子仁能滋陰潤燥,緩解心神不寧、心悸失眠等症狀,同時也能改善因心腎陰虛引起的燥熱症狀。與方中其他藥材如生地、麥冬等配合,能更好地滋陰降火,達到寧心安神的作用。

寧心生一散中包含石菖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開竅醒神,化痰開鬱: 石菖蒲味辛、性溫,入心、脾經,具有開竅醒神、化痰開鬱之效。方中以其開竅醒神,以助寧心安神,並能化解痰濕阻滯,解除鬱結,使心神得以舒展。
  2. 補益心脾,健忘失眠: 石菖蒲兼具補益心脾的功效,可改善心脾虛弱所致的健忘失眠等症。方中以其補益心脾,增強心氣,促進心神安定,從根本上改善失眠症狀。

寧心生一散中加入龍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安神定驚: 龍骨性味甘鹹平,入心、腎經,具有鎮靜安神、收斂固澀之功效。其能平息心神不寧、驚悸失眠等症狀,與方中其他藥材如酸棗仁、茯苓等合用,增強安神定驚的效果。

2. 補益腎氣: 龍骨亦能補益腎氣,腎主骨,腎氣充足則骨骼強健,有助於改善因腎虛所致的失眠、健忘等症狀。方中加入龍骨,不僅能安神定驚,還能補益腎氣,起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寧心生一散方中包含遠志,主要是因為遠志具有安心寧神、益智開竅之效。

遠志味甘、性溫,入心、肺經,其主要功效為:

  • 安神定志:能安撫心神,改善心悸失眠、心煩不安等症狀。
  • 益智開竅:能促進智力,改善健忘、神志不清等問題。

因此,在寧心生一散中,遠志的加入有助於緩解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健忘等症狀,達到寧心安神、益智開竅的效果。

寧心生一散中使用茯神,主要基於其以下兩方面功效:

  1. 安神定志: 茯神性味甘平,入心脾經,具有養心安神、寧心定志的功效。其性平和,能緩解心神不安、失眠多夢、心悸怔忡等症狀,有助於改善患者睡眠品質,恢復心神安定。
  2. 健脾益氣: 茯神還具備健脾益氣的功效,能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氣血生化,進而達到滋養心神的目的。此功效可為心神提供充足的營養,有助於緩解因脾胃虛弱而引發的心神不安、失眠等症狀。

寧心生一散中加入磁石,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平肝潛陽,鎮心安神: 磁石性寒,入肝、腎經,具有平肝潛陽、鎮心安神之功效。對於因肝陽上亢、心神不寧所致的失眠多夢、心悸不安等症狀,磁石能有效平息肝火,安定心神,起到寧心安神的作用。
  2. 重鎮降逆,固腎安神: 磁石質重,具有重鎮降逆之效,能鎮壓上逆之氣,穩定心神,防止心神失守。同時,磁石入腎經,能固腎安神,對於腎氣虛弱導致的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磁石能起到補腎安神的作用。

寧心生一散中加入牡蠣,主要基於其鎮心安神平肝潛陽的功效。

牡蠣性寒,味鹹,歸心、肝經。其入心經,可清心熱,寧心安神,適用於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同時,牡蠣入肝經,可平肝潛陽,適用於肝陽上亢、頭暈目眩等症狀。

此外,牡蠣還有軟堅散結的功效,有助於改善因氣血瘀滯導致的心悸不安。因此,在寧心生一散中加入牡蠣,可起到多靶點作用,全面提升方劑的療效。

寧心生一散中加入龜板,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滋陰潛陽:龜板味甘鹹,性寒,入肝、腎經,具有滋陰潛陽、收斂固澀的作用。此方以治心悸、失眠、健忘、神志不安等症為主,而心神失養、陰虛火旺是其主要病機。龜板能滋陰降火,潛陽安神,有助於改善心神不寧,安定精神。
  2. 補腎健骨:龜板還具有補腎強筋、益氣補血的作用。腎主骨,而心主血脈,龜板能補益腎氣,強健骨骼,並滋養心血,進一步促進心神安定,改善睡眠品質。

寧心生一散中包含酸棗仁,其主要原因在於酸棗仁具有安神定志之效。

酸棗仁味甘、酸,性平,入心、脾經,能養心安神,緩解心悸、失眠、多夢、心神不安等症狀。其主要功效成分為皁苷類、生物鹼、黃酮類等,能調節神經系統,促進睡眠,改善心神不寧狀態,與寧心生一散的功效相符。

因此,酸棗仁的加入,可有效增強寧心生一散的安神作用,進而達到寧心安神、改善睡眠的效果。

寧心生一散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調和藥性: 寧心生一散多用於心神不寧、驚悸失眠等症,方中常有辛燥之品,如龍骨、牡蠣等,容易傷陰耗氣。甘草性甘平,入脾肺經,具有緩和藥性、調和脾胃、益氣生津之功,能中和辛燥之品,防止其傷陰耗氣,使藥性平和,更易於服用。

2. 緩解副作用: 部分方劑中會加入一些較為峻烈的藥物,如龍骨、牡蠣等,其寒涼之性若不加調和,容易導致脾胃虛寒、消化不良等副作用。甘草性溫,能溫補脾胃,緩解寒涼藥物的副作用,使藥效發揮更為安全有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寧心生一散」主治「兩眼白光自現」,此症狀屬中醫「目妄見」範疇,多與心神不寧、肝腎陰虛或虛陽上擾相關。古代醫家認為,「白光自現」可能因陰虛火旺、心神失養,導致虛陽浮越,上擾清竅;或肝腎精血不足,目失所養,兼夾痰濁蒙蔽所致。本方以安神定志、滋陰潛陽為核心,旨在調和陰陽,使神歸其舍,目視復常。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安神定志為本

    • 柏子仁(4錢)、茯神(3錢)、遠志(3錢):養心血、益心氣,交通心腎,專治心神不寧、健忘恍惚。
    • 石菖蒲(3錢):化痰開竅,醒神益智,助心神清明。
    • 棗仁(炒,3錢):養肝血、寧心安神,調節虛煩不眠。
  2. 潛鎮浮陽為標

    • 生龍骨(5錢)、生牡蠣(5錢)、磁石(2錢):重鎮降逆,潛斂浮越之陽,兼能安魂定魄,針對虛陽上擾之「目妄見」。
    • 生龜版(4錢):滋陰潛陽,補益肝腎,從根本固攝虛火。
  3. 調和諸藥

    • 甘草(1錢):和中緩急,調和諸藥之性,防金石類傷胃。

三、整體治療思路
此方結合「養心、鎮驚、滋陰」三法:

  • 心腎同治:以柏子仁、茯神、遠志養心安神,龜版滋腎陰,使水火既濟。
  • 標本兼顧:龍骨、牡蠣、磁石急則治標,鎮攝浮陽;棗仁、菖蒲標本兼調,化痰安神。
  • 目與神關係:中醫認為「目為神之使」,心神安則目自明。白光自現非獨目疾,實反映內在陰陽失調,故以調神為先,輔以潛陽,目症自消。

結論
「寧心生一散」透過安神定志、滋陰潛陽的組方邏輯,間接調節「目妄見」之症,體現中醫「治病求本」的整體觀,尤適於陰虛陽亢、心神失養之證。

傳統服藥法


柏子仁4錢, 石菖蒲3錢, 生龍骨5錢, 遠志3錢, 茯神3錢, 磁石2錢, 生牡蠣5錢, 生龜版4錢, 棗仁3錢(炒),甘草1錢。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較強的鎮靜安神作用,服用後可能會出現嗜睡、頭暈等副作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肝腎功能損害。
  • 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及老年人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寧心生一散, 出處:《眼科臨症筆記》。 組成:柏子仁4錢,石菖蒲3錢,生龍骨5錢,遠志3錢,茯神3錢,磁石2錢,生牡蠣5錢,生龜版4錢,棗仁3錢(炒),甘草1錢。 主治:兩眼白光自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