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鎖丸

JIN SUO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6

寒性指數

9

熱/寒比例

偏寒 (0.67)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0%
肝經 20%
心經 19%
脾經 14%
肺經 14%
膽經 5%
大腸經 5%
腎經
肝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金鎖丸中包含茯神,主要有以下原因:

  1. 安神定志: 茯神性味甘平,入心經,具有寧心安神、健脾益智的功效,可緩解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狀,有助於穩定患者情緒,增強抵抗力。
  2. 補益心脾: 金鎖丸主要用於治療心脾兩虛所致的失眠、健忘、心悸、體虛乏力等症狀。茯神能補益心脾,增強心脾功能,有助於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態,提高療效。

金鎖丸中加入遠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安神定志,緩解心悸失眠: 遠志味甘性溫,入心經,具有安神定志、益智開竅的功效。金鎖丸主治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遠志可幫助緩解心神不寧,改善睡眠質量,起到協同作用。
  2. 通絡止痛,改善心胸痺痛: 遠志還具有通絡止痛的作用。金鎖丸亦可治療心胸痺痛、胸悶氣短等症,遠志可幫助疏通心脈,改善胸痛不適,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金鎖丸中加入龍骨,主要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鎮驚安神: 龍骨性寒,入心經,具有鎮驚安神、收斂固澀的功效。金鎖丸多用於治療小兒驚癇、夜啼、失眠等症狀,龍骨能起到安神定驚的作用,緩解患兒的不安、易驚等表現。
  2. 固澀止汗: 龍骨還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能止汗止瀉,對於汗多、盜汗等症狀有一定的療效。金鎖丸中加入龍骨,有助於控制汗液分泌,減少因汗液過多造成的虛弱。

金鎖丸中加入牡蠣,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鎮心安神:牡蠣性寒鹹,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之效,可緩解心悸、失眠、驚恐等症狀。金鎖丸常用於治療心神不寧、煩躁不安等症狀,牡蠣的加入有助於平心定志,緩解精神壓力,起到安神的作用。

2. 斂陰潛陽:牡蠣有收斂陰液的作用,可有效抑制汗液分泌,對於陰虛盜汗、虛煩不安等症狀有緩解作用。金鎖丸中加入牡蠣,能夠起到斂陰潛陽的作用,進一步增強其安神鎮驚的效果。

金鎖丸中加入茯苓,主要是為了其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功效。

茯苓味甘淡,性平,歸脾、腎經。其利水滲濕作用可助於化解體內濕氣,改善因濕邪困脾所致的脾虛乏力、食慾不振等症狀;同時,茯苓的健脾寧心作用可安神定志,緩解因脾虛所致的心悸、失眠等症狀。

因此,茯苓在金鎖丸中能協調各味藥物,發揮整體療效,達到健脾利濕、寧心安神的目的。

主治功效


金鎖丸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金鎖丸,主要用於治療男子滑精、遺精,以及婦人相關病症。根據古籍記載,其組方包含多味中藥,各具獨特功效,相互協調,達到整體治療目的。以下為其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主治功效

  • 男子滑精、遺精: 這是金鎖丸最主要也是最突出的功效。滑精、遺精乃腎氣不固、精關不守所致。金鎖丸通過多種藥物協同作用,達到補腎固精、收斂止遺的效果。
  • 婦人相關病症: 古籍記載金鎖丸可治「婦人鬼交,小便白濁」,雖描述較為隱晦,但可推測其針對女性生殖系統相關病症亦有一定療效,可能與白帶異常、泌尿系統感染等有關。
  • 補虛損,壯元氣,益精髓: 此功效見於《奇效良方》和《聖濟總錄》。金鎖丸中多味藥材具有補益作用,可增強體質,改善虛弱狀態,補充精髓,提升整體健康水平。
  • 治腎心氣痛: 見於《聖濟總錄》。金鎖丸中某些成分具有行氣活血、通絡止痛的功效,因此對於腎心氣痛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治療原理

金鎖丸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

  1. 補腎固精: 方中龍骨、牡蠣皆有收斂固澀之效,可固腎精,防遺泄。肉蓯蓉、山茱萸補益肝腎,充盈精血。芡實、蓮花蕊也具有固澀作用,有助於改善滑精、遺精的症狀。
  2. 滋陰降火: 遺精、滑精等症狀,除腎虛之外,亦常與陰虛火旺有關。方中牡蠣滋陰潛陽,可降虛火。茯神、遠志則能安神定志,有助於緩解因心神不寧導致的相關症狀。
  3. 健脾化濕: 方中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化痰,有助於排除體內多餘濕氣,改善因濕濁下注引起的小便白濁等症狀。
  4. 益氣養血: 覆盆子、山茱萸等藥材具有益氣養血的功效,能夠補充人體氣血,改善體質,提升整體健康水平。
  5. 消堅破積: 根據《本草綱目》記載,方中可能使用烏芋(荸薺)的成分,具有消堅破積的作用,可能有助於消除體內的瘀滯和積塊。

總結

金鎖丸是一個以補腎固精為主要功效的方劑,通過多味藥物的協同作用,達到補虛損、壯元氣、益精髓、安神定志等效果。其治療原理綜合了補腎、滋陰、健脾、化濕等多個方面,針對男性滑精、遺精以及婦女相關病症有較好的療效。古籍中也提到它對於腎心氣痛也有一定作用。總體而言,金鎖丸是一個具有較廣泛應用範圍的傳統中藥方劑。

傳統服藥法


龍骨一兩(茅香湯浴三遍,研如面) 雞頭粉三兩 沈香(銼) 山茱萸(酒浸,取肉,焙) 桂(去粗皮) 附子(炮裂,去皮臍) 肉蓯蓉(酒浸去皺皮,切,焙) 蓮花蕊(七八月來,乾)各二兩
壯元氣,益精髓,補虛損。
上為末。以金櫻煎膏為丸,如無即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20-30丸,空心酒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固精止遺、安神定志的作用,但陰虛火旺者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前列腺炎遺精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精囊炎(精囊炎性疾患)骨質疏鬆症多痰尿中混挾精液吞咽障礙小便渾濁不清

相同名稱方劑


金鎖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九十一。 組成:巴戟天(去心)2兩,龍骨1兩,山茱萸1兩,韭子(炒)4兩。 主治:補骨髓,去腎邪。主治:虛勞失精。

金鎖丸, 出處:《普濟方》卷二一七引《瑞竹堂方》。 組成:茯神2錢,遠志(去心)3錢,五色龍骨3錢(煅紅),牡蠣4錢(左顧者,炒赤色),堅白茯苓3錢。 主治:男子滑精,遺泄;婦人鬼交,小便白濁。

金鎖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五十五。 組成: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桂(去粗皮)1兩,硇砂半兩(研),巴戟天(去心)1兩,人參半兩,山茱萸半兩,吳茱萸(湯洗,焙乾,炒)半兩。 主治:腎心氣痛。

金鎖丸, 出處:《普濟方》卷一八四引《博濟》。 組成:雞爪三棱1兩(補根是也),白三棱(枯根是也)1兩,黑三棱(乾芙茈是也)1兩,石三棱(荊三棱內小者是也)1兩,荊三棱1兩,桃仁2兩,肉豆蔻(去殼)5個,木香1兩,鱉甲2兩(醋炙,去裙襕),青橘3兩(去白),吳白朮1兩,官桂1兩(去皮),附子1兩(炮,去皮臍),阿魏1兩(研末),厚朴1兩(去皮薑汁塗燒),破故紙1兩,仙人骨3兩(故蘿菔是也,炒令黃),檳榔3個(雞心者)。 主治:五積冷氣攻心,變爲五膈,及腎虛風勞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