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孔聖枕中丹」方劑中含有龜板,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補腎: 龜板性寒,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滋陰潛陽、益腎強骨之效。古人認為龜壽命長,其甲殼堅硬,具有強健筋骨、延年益壽之功效,故以龜板入藥,旨在補益腎陰,改善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失眠多夢等症狀。
- 鎮心安神: 龜板性寒,可清心火、降虛火,有助於安神定志、改善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與其他方藥合用,可增強鎮心安神之效,更能起到補腎安神、調和陰陽的作用。
孔聖枕中丹中加入龍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安神定志:龍骨性寒,味甘鹹,入心、腎經。具有鎮靜安神、斂汗止瀉之效。方中加入龍骨,可助於安神定志,使患者心神寧靜,睡眠安穩。
- 固本培元:龍骨具有補益腎氣、強健筋骨之功。方中加入龍骨,可助於固本培元,增強體質,提高抵抗力,有利於疾病的康復。
總之,龍骨在孔聖枕中丹中發揮著安神定志、固本培元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提升身體機能。
孔聖枕中丹方劑中包含遠志,主要原因有二:
一、安神定志,改善睡眠:遠志味甘辛,性溫,入心、肺、腎經,具有安神定志、益智開竅的功效。方劑中以遠志改善失眠、多夢、心神不安等症狀,使人安然入睡,達到“枕中丹”之名。
二、輔助其他藥材,提升療效:遠志與其他藥材配伍,如茯苓、柏子仁等,可相輔相成,提升整體安神效果。例如,遠志可增強茯苓的利水滲濕作用,促進水液代謝,有助於安神除煩。
孔聖枕中丹方劑中加入石菖蒲,主要源於其以下兩點藥性:
- 開竅醒神: 石菖蒲味辛、性溫,入心、脾、胃經,具有開竅醒神、化濕健脾的功效。其芳香之氣可醒脾開胃,並能通利腦竅,改善失眠、健忘等症狀。
- 祛風止痛: 石菖蒲還具有祛風止痛的作用。方劑中加入石菖蒲,可起到舒筋活絡、緩解頭部疼痛等功效,有助於改善睡眠質量。
因此,石菖蒲在孔聖枕中丹方劑中起到開竅醒神、祛風止痛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失眠、健忘、頭部疼痛等症狀,進而達到安神助眠的效果。
主治功效
孔聖枕中丹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主治功效:
綜合各古籍記載,孔聖枕中丹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症狀:
- 健忘: 尤其是稟賦不足(先天體質虛弱)所導致的健忘。
- 心腎不交: 表現為怔忡、遺精、頭昏、失眠等。
- 神志虛擾: 由於陰魄不足或痰火擾亂心神所致,表現為精神恍惚、心神不寧等。
- 癲癇: 久治不癒的癲癇。
治療原理:
孔聖枕中丹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中醫的滋陰潛陽、補益心腎、化痰開竅、寧心安神等理論。
滋陰潛陽,補益心腎:
- 龜板: 滋陰補腎,強筋壯骨。龜為介蟲之長,性屬陰,入腎經,能夠滋補腎陰,填精益髓,從而改善因腎陰不足導致的遺精、頭昏等症狀。
- 龍骨: 鎮驚安神,平肝潛陽。龍為鱗蟲之長,性屬陽,入肝、心、腎經。龍骨重鎮,能收斂浮越的陽氣,安定神志,改善心神不寧、失眠等症狀。
- 兩藥合用,滋陰潛陽,交通心腎,使水火既濟,陰陽平衡,從而改善心腎不交導致的諸多症狀。
化痰開竅,寧心安神:
- 遠志: 苦溫性燥,入心、腎經,既能開心氣而寧心安神,又能通腎氣而強志不忘,還可祛痰止咳。遠志能促進心腎相交,使清陽之氣上升,灌注心腦,改善健忘、失眠等症狀。
- 石菖蒲: 辛溫芳香,入心、肝、脾經,具有開竅豁痰、醒神益智、化溼和胃的功效。石菖蒲能化痰濁、開清竅,使心神清明,從而改善因痰濁蒙蔽清竅導致的健忘、神昏等症狀。
- 二藥合用,一化痰濁,一通心竅,使心神得養,智慧乃生。
方劑配伍特點:
- 陰陽並調: 龜板滋陰,龍骨潛陽,陰陽雙補,以調和人體陰陽平衡為基礎。
- 心腎兼顧: 龜板、遠志補腎,龍骨、遠志、石菖蒲養心,心腎同治,以改善心腎不交、心神失養的狀態。
- 標本兼治: 龜板、龍骨治本,滋補腎陰,鎮靜安神;遠志、石菖蒲治標,化痰開竅,寧心益智。
總結:
孔聖枕中丹通過滋陰潛陽、補益心腎、化痰開竅、寧心安神等作用,調整人體陰陽平衡,改善心腎功能,使神清志明,從而達到治療健忘、心腎不交、神志虛擾、癲癇等症狀的目的。其配伍精當,標本兼治,是一個療效確切的古方。各古籍中也提到了可以根據個人體質加減運用,例如《醫方論》中提到「體氣不甚強者,更加當歸,芍藥,丹參,柏子仁為丸,常服可也。」
傳統服藥法
龜甲、龍骨、遠志、石菖蒲各等分。滋陰補腎,養心益智。
上為末。
食後服方寸匕,日3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滋陰補腎之功,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孔子枕中神效方, 出處:《醫心方》卷二十六引《葛氏方》。 組成:龜甲、龍骨、遠志、石菖蒲各等分。 主治:滋陰補腎,養心益智。主治:好忘;癲久不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