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湯

FANG J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本事》卷一

熱性指數

23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膀胱經 22%
肺經 18%
肝經 18%
腎經 18%
脾經 13%
心經 9%
膀胱經
肺經
肝經
腎經
脾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防己湯的組成中,包含「防己」,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主治水腫: 防己性味苦寒,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防己湯用於治療水腫,正是利用其利水消腫的特性,配合其他藥材,達到祛邪扶正的效果。
  2. 解表散寒: 防己亦有解表散寒之效,可用於治療風寒溼邪引起的表證。防己湯中加入防己,除了利水消腫外,亦能兼顧解表散寒,更全面地治療疾病。

防己湯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協同解表散寒: 防風性溫,善於解表散寒,與防己的寒性相配,一寒一溫,相輔相成,有助於更有效地驅散外感風寒之邪,緩解表證。
  2. 疏散風寒,兼顧止痛: 防己湯的主要功效為祛風止痛,而防風具有疏散風寒、止痛的功效,可配合防己更有效地止痛,尤其適用於風寒溼痹所致的疼痛。

防風與防己的配伍,既可增強解表散寒的效果,又可兼顧止痛作用,提升了防己湯的整體療效。

防己湯的組成中包含桂枝,是因其辛溫發散,能助防己、黃芪等藥物疏解表邪,並溫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

桂枝的加入,一方面可以緩解防己、黃芪等藥物可能造成的寒涼之性,避免過於寒涼而損傷陽氣;另一方面,桂枝的溫通作用,可以幫助藥物更好地到達病竈,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因此,桂枝在防己湯中起到協調藥性、增強療效的作用。

防己湯的組成中包含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寒邪入表,兼有寒飲內阻:防己湯主治表寒濕邪,而附子性溫,能溫陽散寒,驅散寒邪,並能溫通經絡,使寒飲消散,進而達到祛風除濕之效。
  2. 扶正祛邪,溫陽補氣:附子具有補陽益氣,溫補脾腎之功效,可提升正氣,增強人體抵禦外邪的能力,同時,也可溫陽化氣,促進血液循環,幫助藥物更好的到達病竈部位。

總而言之,附子的加入可增強防己湯的溫陽散寒、祛風除濕功效,並能扶正祛邪,促進藥效發揮。

防己湯中加入威靈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協同作用: 防己湯以清熱利濕為主,威靈仙具有祛風濕、通經絡之效。二者合用,既能清熱利濕,又能祛風止痛,對於濕熱阻絡所致的關節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能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2. 增強藥力: 威靈仙味辛性溫,可助防己湯中其他藥物更好地發揮藥效,進一步達到清熱解毒、祛風止痛的功效。同時,威靈仙的加入也能使方劑的藥性更加溫和,避免寒涼過甚。

防己湯方劑中包含麻黃,其主要原因有二:

  1. 發汗解表,散寒除濕: 麻黃性溫,具有發汗解表、散寒除濕的功效,可驅散外感風寒,並利水消腫,與防己、桂枝等藥材協同作用,共同發揮治療風寒濕痹的功效。
  2. 宣通腠理,助藥力達邪: 麻黃能宣通腠理,使藥力更容易到達病竈部位,有助於藥物發揮更好的治療效果。尤其對於寒濕凝滯、經絡阻滯的病症,麻黃可幫助其他藥材更有效地驅散寒濕,解除痺痛。

主治功效


防己湯是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防己、防風、桂枝、附子、威靈仙、麻黃。此方劑具有祛風除濕、溫經通絡、止痛化瘀之效,主治長期的風病,邪氣侵入了肝臟和脾臟二經,導致言語含糊不清。

麻黃性辛溫,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麻黃能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表證,如感冒、流行性感冒等;麻黃能利水消腫,勝濕止痛,常用於治療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痛風等;麻黃能解痙止痙,常用於治療肌肉痙攣、抽搐等;麻黃能活血通經,常用於治療瘀血經閉、痛經等;麻黃能解毒透疹,常用於治療溫熱病、瘡瘍腫毒等。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桂枝常與其他中藥材搭配使用,以增強藥效。桂枝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水腫、痛經、血瘀等症狀。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防風能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表證,如感冒、流行性感冒等;防風能祛風除濕,勝濕止痛,常用於治療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痛風等;防風能解痙止痙,常用於治療肌肉痙攣、抽搐等;防風能活血通經,常用於治療瘀血經閉、痛經等;防風能解毒透疹,常用於治療溫熱病、瘡瘍腫毒等。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附子能溫暖身體,促進血循,增強心臟功能,加速新陳代謝,排毒。此外,附子能補腎陽、益火消陰,治療腎陽虛寒性陽萎宮冷、腰膝冷痛、夜尿頻多等症。另外,附子還能活絡止痛,治療寒邪內侵之胃腹疼痛、洩瀉,以及寒濕阻絡之痹痛。

威靈仙味甘、辛,性溫,歸腎、膀胱經,具有祛風除濕、清熱利尿、通經絡、清熱解毒、活絡止痛等功效。用於風濕痹痛、筋骨疼痛、關節炎、腮腺炎、扁桃體炎、骨哽咽喉、肢體疼痛等症狀。但威靈仙毒性較大,使用時應謹慎,切勿過量或長期服用。

防己味苦、辛,性微溫,歸脾、肺、腎經。具有祛風除濕、利水消腫、散風寒、健脾胃、止咳化痰、利水滲濕、活絡止痛、破血消癥等功效。適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身痛、胸痺腹痛、水腫臌脹、濕熱腳氣、手足攣痛、癬疥瘡腫、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瀉、痢疾、咳嗽、痰多、濕風口面歪斜、手足疼痛、散留痰、肺氣咳嗽喘鳴、諸癥屬瘀滯不通、濕熱蘊結等症狀。

總結:防己湯的主要成分是防己、防風、桂枝、附子、威靈仙、麻黃,具有祛風除濕、溫經通絡、止痛化瘀之效,主治長期的風病,邪氣侵入了肝臟和脾臟二經,導致言語含糊不清。

傳統服藥法


蒼朮、川柏(炒)、防己、苡仁、獨活、赤苓、防風、萆薢、豨薟草、車前子。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發汗解表的作用,陰虛體質者慎用。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氣喘坐骨神經痛腳氣病麻痺腮腺炎半身不遂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嗜眠症(嗜睡症)痲風 [漢生氏病]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肺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

相同名稱方劑


防己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五六。 組成:防己1兩,白藥子1兩。 主治:妊娠咳嗽,喘滿短氣。

防己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二十。 組成:防己2兩,甘草(炙)1兩,黃耆(薄切)1兩,麻黃(去根節,先煎,掠去沫,焙)1兩,白朮1兩半。 主治:風濕痹,脈浮身重,汗出惡風。

防己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六五。 組成:防己1兩,枳殼(去瓤,麸炒)1兩,桑根白皮(銼)1兩,川芎1兩,萎蕤1兩,當歸(切,焙)1兩,葶藶(隔紙炒)1分,木香半兩。 主治:産後通身腫滿,氣喘煩悶。

防己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六五。 組成:防己2兩,防風(去叉)1兩,川芎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甘草(炙,銼)1兩,當歸(切,焙)1兩,陳橘皮(去白,焙)1兩,赤小豆(揀)2合。 主治:産後腫滿,不能食。

防己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二十。 組成:防己2兩,白朮1兩半,桂(去粗皮)1兩,茵芋1兩,丹參1兩,五加皮(銼)1兩,牛膝(回浸,切,焙)半兩,細辛(去苗葉)半兩,甘草(炙)半兩。 主治:風濕痹,肌膚不仁,體重。汗出惡風。

防己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八十引《膜外氣方》。 組成:防己1兩,大戟1兩,木香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海蛤1兩,犀角屑1兩,胡椒1兩,白朮1兩,葶藶1兩,防風(去叉)1兩,木通1兩,桑根白皮1兩,紫蘇1兩,陳橘皮(炙)1兩,牽牛子1兩,訶黎勒(去核)1兩,鬱李仁1兩,白槟榔1兩,大黃2兩,麝香少許(湯成下,不用研)。 主治:膜外氣水病,不限年月深淺,洪腫大端。亦治腳氣,時時衝心。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