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白皮飲

SANG BAI PI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19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1%
肺經 16%
小腸經 15%
心經 14%
肝經 10%
大腸經 6%
膽經 5%
膀胱經 3%
腎經 3%
胃經 1%
脾經
肺經
小腸經
心經
肝經
大腸經
膽經
膀胱經
腎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桑白皮飲中包含桑白皮,乃因桑白皮具備以下兩大功效:

  1. 清肺止咳:桑白皮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肺熱、止咳化痰之效。對於肺熱咳嗽、痰多粘稠等症狀,桑白皮可有效改善。
  2. 利水消腫:桑白皮亦可利水消腫,對於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亦有輔助療效。

桑白皮在桑白皮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達到清熱解毒、止咳化痰、利水消腫的功效。

桑白皮飲中加入赤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桑白皮飲以清熱化痰為主,但若肺熱壅盛,兼有血瘀,則需加入赤芍以清熱涼血,活血化瘀。赤芍性寒,入肝經,可涼血止血,散瘀止痛,配合桑白皮清熱化痰,更能有效解決肺熱壅盛,血瘀阻滯所致的咳嗽、咯血等症。
  2. 緩解藥性:桑白皮性寒,長期服用容易傷脾胃,赤芍性平,能緩解桑白皮的寒性,避免其損傷脾胃,提高藥物的安全性。同時,赤芍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藥物更好地吸收和發揮作用。

桑白皮飲中包含鬱李仁,主要是因為兩者在功效上互相配合,共同發揮潤腸通便、利水消腫的效果。

桑白皮性寒,善於清肺熱、降氣止咳,而鬱李仁則性平,擅長潤腸通便、利水消腫。二者搭配,可以增強潤腸通便的效果,並促進水液代謝,達到治療肺熱咳嗽、痰多、水腫等症的功效。同時,鬱李仁的潤腸作用也能緩解桑白皮的寒涼之性,避免其過於寒涼,造成脾胃不適。

桑白皮飲中加入百合,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肺潤燥:桑白皮性寒,善於清肺熱、止咳化痰,但其燥性較強,容易傷陰。百合性微寒,具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之效,可緩解桑白皮的燥性,避免傷陰,並增強其清肺潤燥的作用。
  2. 養陰生津:桑白皮飲多用於肺熱燥咳、咽喉腫痛等症,患者常伴有口乾舌燥、津液不足等症狀。百合富含黏液質,入肺經,能養陰生津,滋潤肺燥,緩解口乾舌燥,提升療效。

桑白皮飲中包含木通,主要原因在於兩者藥性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治療功效。

桑白皮性寒,善於清肺熱、降氣止咳,但其性較緩和,對某些頑固性肺熱、痰多難解者效果有限。而木通性寒,味甘,入肺、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水、通淋止痛的功效。其性較猛烈,可以快速化解痰濁,並促進水液代謝,輔助桑白皮更好地清熱解毒。

因此,桑白皮飲中加入木通,可以增強其清肺熱、化痰止咳的功效,使其治療效果更顯著。

桑白皮飲中加入大腹皮,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消腫: 桑白皮飲以清肺化痰爲主,但同時兼具利水消腫之效。大腹皮性寒,味辛,入脾、膀胱經,具有利水消腫、行氣導滯的功效,與桑白皮協同作用,增強利水消腫之力,使藥效更佳。
  2. 調和藥性: 桑白皮飲中桑白皮性寒,而大腹皮性寒但味辛,二者相配,寒而不滯,辛而不燥,可以更好地調和藥性,使藥效更加平和。

主治功效


桑白皮飲:改善水腫,促進排尿

桑白皮飲,是中醫常用的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由桑白皮、赤芍、鬱李仁、百合、木通、大腹皮等藥材組成,具有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身體水腫、臉部浮腫、胸部悶脹、呼吸短促、小便不利等症狀。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1. **桑白皮:**具有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止血化瘀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咳嗽、痰多、水腫、尿少、血瘀等症狀。

  2. **赤芍:**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熱病、吐血衄血、水腫、淋巴水腫等症狀。

  3. **鬱李仁:**具有瀉下、利水滲濕、降氣和潤燥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腹瀉、便祕、痔瘡、水腫等症狀。

  4. **百合:**具有滋陰潤肺、清心安神、補中益氣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肺燥、咳嗽、心悸、失眠等症狀。

  5. **木通:**具有清熱瀉火、清熱利尿、利水滲濕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熱病、尿少、水腫等症狀。

  6. **大腹皮:**具有理氣行氣、健脾胃、利水消腫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腹部脹滿、食慾不振、水腫等症狀。

**適應症:**身體水腫、臉部浮腫,胸部有悶脹感,呼吸短促,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用。

注意事項:

  1. 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兒童應慎用。

  2. 本方含有木通,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因此,有出血傾向的患者應慎用。

  3. 服用本方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等食物。

  4. 如果服用本方後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師。

總結:

桑白皮飲是中醫常用的一種中藥方劑,具有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身體水腫、臉部浮腫、胸部悶脹、呼吸短促、小便不利等症狀。在服用本方時,應注意適應症、用法用量、注意事項等,以確保安全有效地使用本方。

傳統服藥法


桑根白皮(銼,炒)1兩半,赤芍藥1兩半,鬱李仁(研)1兩半,百合1兩半,木通(銼)2兩,大腹5枚。
上為粗末。
每服3錢匕,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食前溫服,如人行5里再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服用過量可能會導致腹瀉、腹痛等症狀。因此,在服用本方前,患者應先諮詢醫師,並在醫師的指導下服用。

相關疾病


排尿困難氣喘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腎絲球腎炎咳嗽腹瀉無尿及少尿全身性水腫呼吸氣短言語無力手指緊繃難以伸直四肢筋肉筋攣僵硬呼吸急促,氣不接續之症

相同名稱方劑


桑白皮飲, 出處:《養老奉親》。 組成:桑白皮4兩(切),青粱米4合(研)。 主治:老人水氣,面目手足浮腫,腹脹氣急。

桑白皮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五七。 組成:桑根白皮(銼,炒)1兩,商陸根1兩半,赤小豆3合,羌活(去蘆頭)半兩。 主治:妊娠四肢腫,皮肉拘急。

桑白皮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七十九。 組成:桑根白皮(銼,炒)1兩半,赤芍藥1兩半,鬱李仁(研)1兩半,百合1兩半,木通(銼)2兩,大腹5枚。 主治:水氣。面目浮腫,胸滿短氣,小便不利。

桑白皮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四十九。 組成:桑根白皮(銼)1兩半,木通(銼)1兩半,紫蘇莖葉1兩半,桔梗(炒)1兩半,大腹皮1兩半,款冬花1兩,紫菀1兩,檳榔1兩,旋覆花1兩,前胡(去蘆頭)半兩,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麸炒微黃)。 主治:肺氣壅熱,喘息咳嗽,不得安卧,咽嗌乾燥。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